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
『壹』 怎样构建科学合理的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
一复要坚持“业务制分类,重点选拔”原则。可以在遴选前公布遴选所空缺的职位和相应业务条件要求,以业务能力为标准定向遴选,使实践经验真正有所发挥,确保遴选出的检察官更加专业化,以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胜任新的工作岗位,承担起新的责任。
二要在遴选人数上坚持“少而精”原则。真正将能力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检察人才通过遴选选拔到上级检察机关参与大要案的办理和检察工作管理中,在逐级遴选制度上必须坚持宁缺毋滥,走精品路线。
三要坚持“比例遴选”原则。即在单次的遴选工作中,采取对各下级院限定最高遴选人数或比例限制的办法,防止在同一下级院由于遴选人数过多而影响该院的稳定和发展。现阶段由于基层检察院仍面临检察官断档、专业化人才缺乏、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逐级遴选制度必须要在检察事业的大格局中加以谋划,统筹兼顾,实行“限定遴选人数、保护基层发展”的稳妥政策,即在保证遴选质量的基础上,还应兼顾基层院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问题。
『贰』 如何理解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
初任法官、检察官职位的报考条件为:(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专法》、《中属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任职条件和资格;(二)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三)年龄在23周岁至40周岁之间(1972年3月15日至1990年3月15日之间出生);(四)身体健康、五官端正;(五)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或b证)。对具备法官、检察官任职条件,并已经通过律师考试取得律师资格的执业律师和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可以视为已经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六)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符合上述条件的已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科级以下干部,经所在单位推荐、党委组织部门同意,满最低服务期限的,可以报考。已经被任命为法官、检察官(包括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的,不得报考初任法官、检察官职位。
初任法官、检察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