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法官先进事迹
❶ 有哪些 法官的感人事迹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马玉萍1994年大学毕业进入法院系统工作至今,从事民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先后被评为“绵州女杰”、绵阳中院“人民满意好法官”、江油市政法委“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绵阳中院“庭审标兵”、绵阳中院“优秀裁判文书制作一等奖”、“江油市十佳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尽管得到了上级法院及市委市府的多次嘉奖,但是马玉萍同志仍然兢兢业业工作,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心系群众”。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办理了大量高质量的案件。成绩的背后,记载着她立足平凡岗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足迹;记载着她用良知和辛勤传承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用忠诚和实干谱写的一曲当代女法官的青春之歌。
她在刑庭工作多年来,审结大量的刑事案件,每一件案件都能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被告人认罪伏法,检察院也予以认可,上级法院予以肯定。
与她同事多年,在我看来,她是在行动践行着“群众利益重千钧”的理念。2010年,在她审理的被告人李某某交通肇事案件中,由于死者包括一对年轻夫妻(仅剩的女儿才刚刚两岁)以及一名骑两轮摩托车的无责任男士(家中包括两名未成年子女以及年老的母亲);而被告人李某某家在广元市青川县,属于地震后的极重灾区,并且其妻已经身怀六甲,马玉萍考虑到如果判决,则附带民事原告人可能仅能得到部分经济赔偿,而被告人也会因此被判处实刑,而使其孩子出生即见不到爸爸。马玉萍从早上八点半还未上班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直到晚上八点,双方总算握手言和,由被告人亲属借债40余万元向被害人家属进行了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当即向本院撤回了附带民事诉讼,并向被告人李某某出具了谅解书。虽然近九点才吃了晚饭,但是马玉萍仍然很高兴,她说:“你看,这样虽然多费点时间、精力,但是受害者家属能够拿到现钱,抚养孩子、赡养老人;而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缓刑,与家人团聚,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相当于挽救了三个家庭。”
她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其承办的杨某犯故意伤人罪一案中,被告人杨某因怀疑其妻子有外遇而将其妻谷某砍成重伤,其妻谷某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状,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而被告人杨某的父母亲拒绝替被告人向谷某进行赔偿,马玉萍在了解了案件的情况后,从保护被害人谷某的权益出发,既向被告人反复做工作,又向其父母反复做工作,说得口干舌燥仍不放弃,最终马玉萍同志的耐心感动了其父母,同意代杨某向谷某支付相应数额的赔偿款,从而使被害人谷某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最大程度保护了被害者的合法权益。
她深知判决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不能仅仅是一判了之。在其承办的被告人林某某故意杀人案件中,被告人林某某由于家庭矛盾在留下遗书后到其前妻家中企图故意杀害其前妻的男友,也是其以前的挚友,后未遂。考虑到事发原因,以及被告人林某某独自抚养其读高一的女儿,在向其以前工作单位所在地领导及居住地所在村委了解其平时表现以后,分别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由林某某的前妻及其前挚友向林某某出具谅解书,最后判处被告人林某某缓刑。在判决以后,又与林某某以前工作所在领导沟通,对方同意继续聘请林某某为其工作;单独又对林某某进行了开导,鼓励其认真工作、疏导心情、开心生活,对父母尽孝,对子女负责。之后,在对林某某工作所在地领导及居住地所在的村委进行回访时,对方均对林某某进行了较高评价。林某某工作所在的领导、居住所在的村委领导都由衷地对她说:“您真不愧是为民办事的好法官啊!”
马玉萍处处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对当事人满腔热情。在当事人中,有的情绪激动,有的脏话连篇,有的哭哭啼啼。然而,面对各种各样的当事人,她都认真倾听当事人诉说心中的怨气,认真作解答,常常使当事人满腔怨气而来,带着满意的笑容而去。
马玉萍始终以 “公公正正办案,堂堂正正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她从不为之所动,经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验,体现了一名法官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当事人或当事人委托朋友送钱送物、设法宴请,她总是婉言谢绝,切实做到“嘴不馋、手不沾、心不贪”。马玉萍以廉洁从政的作风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也深得民心
❷ 孙炎明的先进事迹
孙炎明从警29年来,对党和公安事业无限忠诚,立足本职,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把公安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他牢记宗旨,情系人民,仁心宽厚,平等对待在押人员,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干净干事,不图名、不求利,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尤其是他身患重病,从容淡定,珍惜生命价值,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顽强与病魔抗争,一直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把全部精力和心血奉献给了公安事业,自觉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期人民警察、基层公务员、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他先后荣获“金华市优秀人民警察”、“浙江公安百名优秀基层民警”、“金华市十佳实干型干部”、“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浙江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公安部“2010警界骄傲”等荣誉,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今年,又被评为“浙江骄傲”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和“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
正值孙炎明同志生命和工作的黄金时期,2004年3月,他经医院诊断患有脑癌,面对穿了20多年的警服,他慢慢地调整心态:既然病魔已经来临,就直面它,精神上绝不能被它击倒。他三次大手术,三闯鬼门关,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2007年6月份,经过杭州医院检查,医生告知他的病情有所恶化,叫他立即停止工作,在家休息养病。面对组织和医生的劝告,他说:默默地在家里等死,还不如在工作上干死。所领导提议:“你想来就来,具体岗位就不要安排了,协助其他同事做做工作。”孙炎明说:“那不行!我都没有把自己当病人,希望你们也不要把我当成病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人顶一个人用,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干好工作一天。”
2007年11月,新上任的何所长第一次找孙炎明谈话,“孙,工作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吃不消的话,随时提出来,不要硬撑着。”孙炎明说:“我自己很清楚,老天留给我的日子不会很多,你如果让我休息,让我去整天想着病情,愁都要把我愁死。我正因为有这份工作,才感到快乐,才使我的生命延续到现在。我不要组织照顾,工作有什么难事尽管分配,千万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
孙炎明始终认为,自己在监管岗位上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经常主动要求把一些难管、不服管的在押人员放到自己的监室。他相信在押人员扭曲的心灵在自己的细心、耐心、诚心和爱心管教下肯定会有感化。
安徽人叶某因杀死妹夫并分尸,2008年1月进了看守所,叶某意识到死期已近,经常不服管教、屡犯监规。叶某起先并不在孙炎明的监室,在孙炎明的强烈要求下,叶某调到他的监室。通过了解叶某的成长经历,分析他的内心世界,剖析他的犯罪过程,孙炎明开始有针对性地找他交心谈心,耐心引导。同时,生活上给予关怀。一段时间后,叶某的情绪渐渐平稳。但一封家信使他暴跳如雷,家人的指责使他悔恨、惶恐,万般情结纠结在一起,叶某想到的是早点死。“我知道你现在想什么。想一死了之,是吧?”孙炎明把话挑明了说,“但是你这样死,对你妹妹及一家人有什么意义?你要做的是如何还这份债!”见叶某无语,孙炎明进一步说道:“如果你在押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死刑是可以减成死缓的,死缓也可减为无期乃至有期徒刑。”当第三天孙炎明再次找到叶某时,叶某表示:“孙管教,我知道你身体不好,但仍这样关心我,我向你道歉,今后我一定遵守监规,服从管教。”叶某被执行死刑那天,孙炎明押送他到金华。临刑前他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含着眼泪说了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孙管教,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孙炎明分管的监室在全所始终保持两项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转化的效果最好。
作为管教民警,孙炎明始终认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曾经危害社会,如何让他们认罪伏法、改造自我、重新回归社会是自己的责任。
2010年湖南人文某,因涉嫌抢劫于2009年3月被刑事拘留。文某怕被法律严惩,内心恐惧,但表面装强,极不配合办案民警审查,拒不交待犯罪事实。孙炎明不顾身体的严重不适,屡屡推迟复查的时间,用自己真心、诚心、热心,解开了文某心头的死结,最后供认伙同他人在义乌、宁波等地抢劫、盗窃作案30多起。随着审判时间临近,文某情绪又起波动,文某说自己对不起同伙,是自己的交代连累了同伙。孙炎明教育说:“应该是他们对不起你,要不是同伙带你作第一起案子,你会落到这个地步吗?现在你主动坦白交代,在法官量刑的时候肯定会考虑的。”后文某被顺利审判。
2009年,一名东阳小伙子在杭州干了大半年,没挣到啥钱,怕两手空空回家被父母骂,坐车回老家东阳后,就到小巷内偷了辆摩托车,结果被抓,感到没有面子,一天到晚嚷着要自杀。孙炎明把他叫出监室,扭过头让他看看后脑的疤痕,“我得的是脑癌,我现在跟你谈话,说不定明天就死了,可我今天仍要好好过。你还这么年青,知错就改,仍有美好的未来呢!”此后,这个小伙子打心底里佩服管教民警孙炎明。
孙炎明生病7年来,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有一次,孙炎明向所长请假,说在老家乡下的老母亲身体不好,去探望一下。所长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要给他派车。孙炎明说:“我自己坐公交车走。”所长说:“我给你派车,是希望你能早点回所做工作。”孙炎明没话说,坐上了公车。谁知,没过多久,驾驶员就回所了,原来孙炎明到车站后,还是自己坐公交车走了。
2008年6月,孙炎明感觉身体不太好,找教导员请假,问所里老马的年休假是不是批了?教导员说,老马家里盖房子,年休假已经批了。看出孙炎明心思的教导员说:老孙,你的身体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感觉不舒服,你任何时候要休息,我们都会批给你的。孙炎明说,我没事的,所里本来最近人手就少,我还可以坚持,等老马回来我再休息。
孙炎明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的情怀和默默地奉献。一朝爱岗不难,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爱岗才难,孙炎明难能可贵的做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与岗位的执着坚守,让他这个平凡的基层监管人民警察不再平凡。
❸ 有那些时代先锋人物的先进事迹(名字)
93岁的侯祥复麟院士是世界制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炼油技术的重要奠基人,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社会活动家。
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顾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高级顾问,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荣誉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和祖国一起走过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历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今天的祖国感到骄傲;作为一个有60多念党龄的中国共产党,我对自己的政治信仰终身不悔;作为一个新中国的科学家,我对科学的力量从不怀疑,我为自己一生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感到欣慰。”——侯祥麟
❹ 跪求政法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近年来,我市政法各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执法规范、办案文明、服务热情的先进单位和优秀政法干警。近日,省委政法委授予我市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陕县检察院为全省政法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罗新亚等7名干警为执法先进个人。为进一步宣传先进,树立典型,现简要刊登先进个人的主要事迹。希望全市政法干警以他们为榜样,始终牢记“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宗旨,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罗新亚事迹简介
罗新亚,男,40岁,现任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主诉检察官。他公正执法,三年来共办理各类一审刑事案件57件,均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有罪判决率达100%。特别是他成功办理的许翔黑社会性质犯罪等一批在我市、我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认真审查证据,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是罗新亚坚持的原则。他成功追诉漏犯2人,追诉漏罪4条,均被法院判决采纳。他办理刑事抗诉案件14件,抗诉案件的采纳率达100%,做到了件件有结果。通过审查一起法院生效判决,他发现被告人金某贪污案、杨某抢劫案生效判决的认定事实错误,判决错误。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他依法提出抗诉意见。再审法院全部采纳了抗诉意见,被告人金某由原判有期徒刑10年改判为14年,被告人杨某由原判有期徒刑5年6个月改判为6年,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讲究办案效果,主动化解社会矛盾,是罗新亚追求的目标。在办理被告人王某故意杀人,被告人孔某、王某某、李某等包庇一案时,他主动深入案发地,调查了解情况,倾听村民反映,在查明事实、完善证据的基础上,对王某等3人依法起诉、对王某某等2人作出不起诉处理的决定。他又与法院协商,在案发地开庭审理,教育涉案人员和广大群众,实现了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李建春事迹简介
李建春,男,46岁,现任三门峡市司法局监狱劳教科科长。他严格执法,勤奋工作,积极促进我市劳教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他在办理劳教审批执法事项中,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审批,从不徇私情,对呈报的每一起审批事项都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必要时及时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复核,把相关材料搞扎实。去年以来,他共审核批准劳教人员延长劳教期限1人次、减少劳教期限70人次,审查呈报省劳教局8名劳教人员所外就医事项,并对1起所外就医案件另指定医院进行了重新检查,维护了劳教法律法规的尊严,有效调动了劳教人员认真改造的积极性。他加强管理指导,坚持抓好劳教所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了工作程序,完善了各项制度,促进了依法、严格、文明管理,保证了劳教执法的公正性。他努力提高劳教警察执法水平,积极探索三种管理模式,使我市劳教工作教育挽救质量明显提高。他进一步强化了劳教场所人防、物防、技防三道防线,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长效安全机制,劳教所连续多年实现了场所安全“四无”目标,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2007年,三门峡市劳教所被司法部授予部级生活卫生先进单位。
柯予新事迹简介
柯予新,女,33岁,现任湖滨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她1993年从事审判工作以来,累计审结民商事案件千余件,多次实现年终结案超百件,连续三年没有发生错案和赴京赴省上访案件。2007年,她被评为全市法院民商事审判先进个人,并被推荐为全市法院优秀法官。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完美结合是她的一贯追求。她所在的民一庭受理案件类型多、数量大、矛盾突出,有的当事人情绪激烈,加之一些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经常会把误解和怨愤加到法官身上,艰辛的工作有时还很难收到成效。对此,她正确对待当事人,以自己的耐心、热心、细心、诚心,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仅2007年,她就审结民事案件104件,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300余件。在民事审判过程中,她注重从立法本意、立法精神上理解和掌握法律的精髓,在把好事实关、法律关的同时,坚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耐心细致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调判结合,实现案结事了。她主办的案件调解率多年来在院内名列前茅,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她爱岗敬业,勤奋吃苦,克服母亲患病、孩子年幼等困难,把精力倾注在工作上,白天开庭和接待当事人,晚上查阅案卷、写庭审提纲及制作裁判文书,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段宇飞事迹简介
段宇飞,男,29岁,现任卢氏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员。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奋敬业,勇于奉献,所办案件质量和数量均名列全院前茅,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07年获三门峡市“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先进个人”及该县“十佳政法干警”荣誉称号。“执行难”被全国法院系统喻为一个大难题,2001年,他调入执行局后,主动承办大案、难案,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执行卢氏县洛神生化有限责任公司诉讼案中,他与同事们一道,远赴广西、江苏、四川、山西等地,克服重重困难,为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0余万元。在执行工作中,他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卢氏县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在执行一起返还财物案时,被执行人家住深山,路途遥远,近10公里不通车。他三次前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了被执行人,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使该案顺利执结,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作为一名普通的执行法官,他恪守法官职责,一心为民,追求公正与效率,努力提高执行艺术。工作中他通过耐心宣讲法律,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达成执行和解,促使了案件的妥善解决。
贾俊锋事迹简介
贾俊锋,男,36岁,现任渑池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局长。他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贪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了一套以“严、密、快、巧、准、全”为特点的办案方法。他不仅注重办案数量,而且视办案质量如生命,每一起案件,每一份笔录,每一件法律文书,他都认真斟酌,仔细推敲。他先后参与查办上级交办的原信托投资公司“12·16”专案、原卢氏县委书记杜某受贿案等,查处大要案100余起,所办案件侦结率、移送法院案件有罪判决率均达100%,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特别是2007年6月担任渑池县检察院反贪局局长以来,在他的带领下,该院立案查处11案18人,其中大要案占8件,所立案件全部得到有罪判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他的先进事迹先后在《河南法制报》、《三门峡日报》上报道,先后荣记个人三等功5次,被授予三门峡市“十大杰出青年卫士”、“五一劳动奖章”,被三门峡市政府记个人二等功1次。
何建春事迹简介
何建春,男,33岁,现任灵宝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多次获得三门峡市“破案能手”、“优秀刑警”称号,被评为“三门峡市优秀人民警察”。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参与破获了2006年“9·11”特大杀人案,“10·26”特大跨省抢劫、强奸杀人案,2007年“3·17”故意杀人案、“4·6”故意杀人案等重特大命案20余起。在侦破每一起案件中,他始终把严格执法放在第一位,坚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坚决杜绝刑讯逼供,达到每起命案“破一诉一”,他每年办理的几十起案件无一错案、积案,全部顺利移送起诉,案件退补率为零。他坚持原则,不办人情案、不办关系案。2007年4月,在办理一起邪教案件过程中,他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查清了涉案人员的违法事实,及时移交检察部门,维护了法律的正义与尊严。他坚持把人性化执法贯穿公安执法工作全过程,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办理一起故意杀人案中,他为犯罪嫌疑人史某(16岁)买来衣服和食物,深深感动了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使他不但坦白交代了自己的杀人犯罪事实,还主动揭发了多起他人违法犯罪案件。
沈建军事迹简介
沈建军,男,38岁,现任义马市公安局新义街派出所所长。入警14年来,他一直在公安基层工作,多次被评为义马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警察。2006年担任派出所所长后,他从严要求自己,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赞誉。在三门峡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的“三严一创”竞赛活动中,他带领全所民警成功侦破3个盗窃团伙、1个强迫卖淫团伙,刑事拘留49人,逮捕69人,强制戒毒16人,劳动教养5人,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他严格执法办案程序,完善各项执法制度,对所办案件认真把关,确保了执法办案质量。他所办理的数百起案件,无一上访上诉。他充分利用警务社区建设,积极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2007年他所在辖区群众见警率达到90%以上,满意率达到95%以上,在当年辖区办事处对区内十余家职能单位进行的行风评议中,派出所的满意率名列第一。2006年至2007年,新义街派出所作为义马市公安局唯一推荐的模范执法单位,接受了上级公安机关的检查考核,受到了高度评价。该所连续三年被义马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单位,被三门峡市公安局授予“优秀基层执法单位”。
❺ 时代先锋人物的先进事迹
15年铸成倚天剑:黄伯云
他花了15年,终于磨成了一柄倚天长剑——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制成的大型民用飞机刹车片,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4个拥有航空制动材料生产技术的国家。去年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
有件事让黄伯云至今感到屈辱:当时跟一个航空大国同时起步研究航空制动材料时,他们说自己的技术很先进了,你花几百万美金来买我们的技术。但黄伯云没料想到的是,对方提供的试验样品竟是废料。
历经15年的坎坷,黄伯云和他的课题组终于收获了成功。就在中国科学家欢庆胜利之时,人们发现,当年卖废料的那个国家,在航空刹车片技术方面仍未实现突破。
【颁奖词】 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3万里回国路,20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37年坚守诺言:陈健
上海知青陈健用37年的光阴,书写着中华民族信守诺言的大德大义。
1969年8月15日,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 来到黑龙江逊克插队的近5000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当年跟金训华一同跳入洪水中的陈健。
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有金训华的牺牲才有我今天的活着。金训华留在了逊克这片土地上,我一个活着的人为什么不可以陪伴他呢?我们坐一趟火车来的,住在同一个宿舍,一起在煤油灯下学《毛泽东选集》,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不后悔,明天也不会后悔,我始终珍惜我的诺言,走我的路,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30多年里,无论刮风下雪,陈健每年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他信守着当年战友下葬时自己心底默默许下的一个诺言:一辈子留在此地,陪伴这位长眠黑土地、再也不能还乡的战友。
【颁奖词】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刘翔
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
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❻ 朱志的先进事迹
朱志1989年10月调入鱼台法院。从进法院的第一天起,就给自己定下了座右铭:实在做回人,干净做事,勤恳工答作,用心服务。他扎根在基层人民法庭21年,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努力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承诺,心系群众,秉公执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审理的2000多起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引发上访,80%的案件都是以调解方式结案,化解了纠纷,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赞誉,被誉为“真情为百姓,公正促和谐的基层好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