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院体制
A. 法国委员会制度和德国宪法法院制度区别
法国宪法委员会:负责事先对法案进行合宪性审查。公民个人无权向回宪法委员会提起违宪审查答的请求。裁决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均具有约束力。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解决联邦与各州在权限划分上的分歧。受理对议会的决定而提起的控诉,也可受理对政府或总统的决定所提出的异议。公民个人有权提起违宪审查的请求。
B. 宪法法院的德国宪法法院
德国宪法法院分联邦宪法法院和州宪法法院两种,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独立行回使职权。答
联邦宪法法院内设两个评议庭,由人数相等的法官组成。第一评议庭负责管理公民基本权利和法律保障问题的宪法诉讼;第二评议庭负责管理涉及国家利益的宪法性争端。
宪法法院的基本职能有两项:一是对公民实现法律保障并对国家机关的各项活动进行宪法监督;二是解决联邦机关之间、联邦与州之间以及各州之间在职权及权利义务问题上发生的争执,保持国家体制的正常运转。
联邦宪法法院受理宪法诉讼主要通过三种程序:具体的法规审查程序,抽象的法规审查程序,个人宪法申诉程序。
C. 德国与中国在法院体系上有什么差别
区别在于,中国的法院都是公务员。德国法院是独立的,
D. 德国行政纠纷除了法院还有什么机关
德国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德国是世界的第四大经济体。政治体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于1949年5月生效。1956年、1968年曾作过较大修改。1990年8月两德“统一条约”对《基本法》某些条款又作了适应性修订,10月3日起适用于全德国。《基本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监督法律的执行,选举联邦总理,参与选举联邦总统和监督联邦政府的工作等。联邦议院选举通常每四年举行一次,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拥有组阁权。德国实行两票制选举制度。根据德国《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具有德国国籍的公民都有选举权,每位选民拥有两张选票。第一票用于选出选民所在选区的议员候选人,并根据简单多数原则,由获得选票最多的人当选。选民的第二票用于选举政党。各党获得第二票的多少将决定其在联邦议院中拥有席位的比例,对该党能否上台执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参加联邦议院的各党议员分别组成议会党团。联邦参议院参与联邦立法和对联邦的行政管理施加影响,维护各州的利益。按各州人口比例由各州政府指派3~6名州政府成员组成参议院,共69席。议长由各州州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总统因故不能行使职权时代行总统职务。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联邦宪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主要负责解释《基本法》,监督《基本法》的执行,有16名法官,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各推选一半,由总统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长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轮流推举。此外设有联邦法院(负责民事和刑事案件)、联邦行政法院(负责一般行政司法案件)、联邦惩戒法院(负责公职人员违纪案件)、联邦财政法院(负责财政案件)、联邦劳工法院(审理劳工案件)、联邦社会法院(审理社会福利纠纷)和联邦专利法院(审理有关专利问题的案件)。各级法院设检察机关,任务是对违法、犯罪提出起诉,但不受法院的管辖,不干预法院的审判工作,也不独立行使职权,而受各级司法部门的领导。联邦行政法院设联邦最高检察院,由联邦检察长和数名联邦检察官进行工作。德国的政党有:德国社会民主党、绿党、基民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德国共产党、共和党等.
E. 德国 上告审
在德国司法制度中,实行的是三审终审制度。
所谓上告,一般是针对州高等法院在控诉审专中所作的终局判决向属联邦最高法院申明不服。上告审即“第三审”。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针对州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的判决,也可以向联邦法院提起“飞跃上告”。与控诉程序不同的是,当事人在上告程序中只能就法律问题提出上诉。
德国民诉法对于上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仅当诉讼涉及财产请求权并且价额超过6万马克时,当事人才可以不经州高等法院许可提起上告;如果诉讼不涉及财产请求权或虽涉及财产请求权但价额低于6万马克,只有经州高等法院许可才能提起上告。
通常仅在案件有原则性法律意义或州高等法院判决所依据的理由与联邦法院过去的裁判相抵触时,州高等法院才会作出上述许可。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当关于财产请求权的诉讼价额低于6万马克时,通常不会获得州高等法踪的上告许可。
F. 德国政治制度的行政制度
德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原理是,公民把立法权和行政权交给议会,议会又把其中的行政权交给以联邦总理为首的内阁政府。而行政权主要由联邦政府、联邦总理和联邦总统来担负。
联邦政府的存在以联邦与联邦议院的信任为条件,对联邦总理提出“不信任案”是联邦议院最重要的权力之一。 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全部法律都已成文法或制定法为主,不仅有体系完备的各种法典,也有大量的单行法规,涉及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从而形成十分完备的司法体系。
德国联邦法包括1900多项法律和3000多项法规,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公法、私法和社会法。
公法是调整国家机关相互之间关系、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财政法、刑法和诉讼法。
私法是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主要包括民法和商法两大部分。
社会法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中间领域,它是以社会保险为中心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方面的法律,德国的社会法主要包括劳动法和经济法。 法院:按照《基本法》和《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德国设立6种法院,即宪法法院、普通法院和四种专门法院(劳动法院、行政法院、社会法院、财政法院)
除宪法法院外,其他5种法院则由各个法院各自独立的进行司法审判,这样往往会出现对同一个案件因认识不一样而导致量刑不同。为防止这种情况产生,协调彼此工作,保证判决的统一性,于是由5
种法院的联邦法院共同组成一个联合审判委员会,从组织上保证各个联邦法院的沟通与协调。 德国社联邦检察院、州高等检察院和州检察院,州检察院自成一体,上下级是命令与领导的关系,州高等检察院检察长统一领导州的检察工作,但联邦检察院和州检察系统没有垂直的的领导关系,各自独立。
G.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
德国宪法法院定义及解释:
联邦宪法法院是根据德国基本法特别设立的。从一开始,宪法法院就有意设立在卡尔斯鲁厄而不设在联邦首都(当时是波恩),以彰显其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独立性。
H. 德国法院法公益代表人制度是多少条
第Ⅰ章法院第4节公益代表人第35至37条
共回3条
链接地答址
http://www.docin.com/p-61159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