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微信
❶ 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包括: 电子数据。证据必须查证属实专,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属据。” 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综上,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一种。微信作为证据想让法院得到认可并支持,必须要完成以下的举证(一)必须确认微信的使用主体就是当事人双方。如果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了微信证据,但是却不能证明使用微信的当事人为案件的当事人,这在原则上就不符合主体的条件。(二)保证获取微信聊天记录的方式方法的合法性。通过非法的方式获得证据是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的,比如非法搜查、非法扣押等方式。(三)必须提供真实和完整的微信证据,必须保证微信证据和其他证据之间存有关联性,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在诉讼案件中,若想得到法官对证据的认可和支持,必须保证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❷ 法院可以调出微信聊天记录吗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的。
法院查看可认定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的裁判规则:
导读:微信聊天记录作为新型的电子证据与其他电子证据一样,都具有使用者身份隐蔽且信息易被篡改等特点,影响了微信证据的证明效力。本期法信小编整理《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8期相关案例,结合其他案例、观点及法条,对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的证明效力作出了阐释,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人民司法·案例》未实名认证微信聊天记录满足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条件的,可以成为定案证据——肖金平诉简时抡借款合同纠纷上诉案。
网聊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但应当确定使用者身份及内容未被删除篡改。
2. 庭审中,通过被申请人手机微信提取并拨打的电话号码为申请人的,可以确认被申请人手机微信中微信号的真实身份即为申请人。
3. 满足条件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以成为定案证据。
❸ 法院怎样查询被执行人的支付宝和微信账户
如果被执行人有支付宝和微信账户,而法院需要这些资料。那么法院可以直接向支付宝公司发出协查公函,支付宝会把指定账号所有信息提供给法院。同理微信公司收到协查公函也需要向法院提供账号所有信息。
执行前提是需要知道被执行人有支付宝和微信账户,不能在无法确认的情况下乱发协查通知。
(3)最高人民法院微信扩展阅读:
1、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2013年11月14日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明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相关工作操作规程。
今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被整合至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予以衡量考虑。
2、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2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规定中所指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六类人名单。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3、通俗叫法是"失信者黑名单",例如,2013年7月19日央视新闻和新华社的新闻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俗地称之为"失信者黑名单"。这意味着全国法院将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制度,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
参考资料:
网络——被执行人
网络——法院权力
❹ 微信聊天作为证据如何上交法院
可以,但能不能成为证据必须要能够证明微信使用人就是当事人双方。
如果不能证明微信使用人是当事人,那么微信证据在法律上与事发案件没有联系。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确认问题,目前的司法实践主要有四个途径:
对方当事人自认。
微信头像或微信相册照片的辨认。
网络实名、电子数据发出人认证材料或机主的身份认证。
第三方机构即软件供应商腾讯公司的协助调查。
当事人陈述,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以及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就有关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在本案开庭审判时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案件事实陈述;
鉴定意见和专家辅助人意见,是指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或者专家辅助人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所作的结论性或者倾向性意见;
物证,是指以外形、质量、规格、特征等形式载有案件事实信息的物质和痕迹;
书证,是指以纸张为主要载体,以文字、数字或者图形为主要形式,记录有关案件事实内容或者信息的文件;
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是指有关人员依职权对现场、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活动所作的记载;
音像、电子证据,是指以磁带、光盘、胶片或者电子芯片等储存的信息,记述有关案件事实的资料。
如果采纳,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不公正伤害或者对判决结果造成不公正的影响,并且这种伤害或者影响将在实质上超过其证明价值;
与已有证据明显重复,为采纳该证据所进行的举证和质证活动将不必要地浪费诉讼资源、拖延审判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
证据是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任何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证据,审判人员可以酌情排除:
❺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方面内容发布,有那些微信号可以关注的
gssujvc
❻ 失信被执行人银行卡和微信能不能用
1、失信被执行人的银行卡和微信是可以用的。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版公厅印发的《关权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与相关协执单位签署的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里,对失信被执行人共采取了11类100余项惩戒措施,失信被执行人的银行卡、微信等移动交易使用工具不在上述惩戒范围之内。
2、但是如果申请强制执行的情况下,银行卡、微信支付等交易账户中的资金会被法院冻结,或者转走偿还债务。
(6)最高人民法院微信扩展阅读:
失信被执行人涉及对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