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论最高法院

论最高法院

发布时间: 2020-12-31 21:32:28

A. 试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

网友你好:现将你所说的文件转发给你,不知你要的是否这个文件。版
最高人民法院权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
(法复〔1996〕6号)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有委托贷款协议的借款合同如何确定诉讼主体问题的请示》(川高法〔1995〕19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坚持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

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的讨论

第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应当在司法解释草案报送之次日起三个月内专进行讨论。逾属期未讨论的,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可以报常务副院长批准延长。
第二十四条司法解释草案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由院长或者常务副院长签发。
司法解释草案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的,由起草部门会同研究室根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进行修改,报分管副院长审核后,由院长或者常务副院长签发。
审判委员会讨论认为制定司法解释的条件尚不成熟的,可以决定进一步论证、暂缓讨论或撤销立项。

C.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在哪个方面解释不一致

两高司法解释不一致,导致司法解释相互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1995年2月28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犯罪的决定》,该决定是我国刑事立法对国家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犯罪区分的重要转折,它的出台使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和范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观点分歧较大,突出表现在1995年最高检和最高院对《决定》分别做出的司法解释上。

一、1995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办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侵占和挪用公司、企业资金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规定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和军队工作的人员、2、在国家各类事业机构中工作的人员;3、国有企业中的管理工作人员;4、公司、企业中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者委派的管理人员;5、国有企业委派到参股、合营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员;6、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1995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该解释第四条规定,“根据《决定》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决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处罚。《决定》第十二条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三、通过比较,这两个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表现在:

1、高检的解释淡化身份,强调管理职能,采纳的是“公务论”;高法的解释强调身份特征,采纳的是“身份论”。

2、在界定的方法上,高检的解释与以往的立法、司法解释相似,高法的解释以“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作为认定的标准,这突破了以往沿用的按照人员所属单位性质和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具有公务性的特征作为认定标准的习惯做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界定方法。

3、高检的“公务论”虽然基本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但“公务”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不利于司法实践的操作;高法的“身份论”界定的范围虽然明确,但没有说明身份的具体含义,陷入了以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解释同一概念的循环论证误区,也没有明确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与国家干部编制的关系。

D. 不服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怎么办

如果你对省高院的终审判决不服,可以向省高院或最高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到检察机关申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

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两审终审制,就是一起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也就是说,地方各级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权的规定对由它审判的第一审(初审)案件做出判决或裁定以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若同级的检察院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抗诉。上一级法院有权受理针对下一级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的上诉或抗诉,有权经过对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改变或维持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这时,上级法院的第二审判决、裁定,就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审级制度的实质是要求审判必须按审判程序严格进行,不得越级审理案件。

两审终审制度主要针对发生了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诉讼案件,这里强调诉讼案件,法院审理的案件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经过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的诉讼案件,另一类是非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具体争议而请求法院确认一定的事实状态的非诉讼民事案件。

针对诉讼程序适用两审终审制度,而非诉讼民事案件适用一审终审,主要包括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结束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刑事判决或裁定,被告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提起抗诉;但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被告人不服的不得再提起上诉,同级人民检察院也不得提起二审抗诉,除死刑案件外,二审判决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它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判决或裁定,不得上诉或抗诉;死刑案件除了适用普通程序,还适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二审关于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实行两审终审制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的裁判,有利于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由于两审终审审级不多,可以方便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防止案件因久拖不决而影响结案效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E.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版组织法》第三十权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

司法现实中,对于案件是五花八门的,而我国的法规是粗线条、也不可能面对每一个具体主导性细节的;所以就要请示具有法定权力的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依法对具有普遍性案件细节、对下属法院、法官审理进行指导性、具有司法效力的解释。

广义上是指,每一个法官审理每一起案件,都要对法律做出理解,然后才能够具体适用。因此,必须对法律做出解释,才能做出裁判。由最高法院对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作出的解释就是司法解释。中国的司法解释有时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

F. 宪法经典案例之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联邦制的塑造

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联邦制的塑造

——以马丁诉亨特承租人案和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为例
李晓兵

美国是联邦制的发源地和创始国,其宪法文本和修正案中不少的条文的内容涉及到纵向的联邦和各州之间的分权,最为基本的规定是宪法第一条中关于国会立法权的列举和各州不得行使的各项权力的禁止,而宪法第十条修正案中则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或人民保留。这一些条文为美国的联邦制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此外,联邦制作为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还体现在其他的各个方面,比如宪法第六条宣告联邦宪法和法律至上,联邦总统的选举经过各州的选举团选举产生,联邦国会两院制的确定,联邦宪法的批准和修改程序要经一定数量州的批准,联邦法院体系和各州法院体系的分立等等。从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其联邦制的确立和完善并不仅仅限于宪法文本规定和修正案本身,其中重要的一环来源于其联邦最高法院对于联邦制运行过程中各种基本问题的澄清和创造性的解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说宪法文本是美国联邦制的静止规定的话,那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其联邦制积极的塑造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建立之初面临着两个重要的使命:一个是树立自己的权威,这主要是通过解释法律和宪法攫取到司法审查权,进而挟宪法以自重,实施违宪审查;另外一个是就是塑造联邦,这一项使命的伟大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前者,这可以说是挟宪法以令诸侯,逐渐的削弱州权至上的观念,一步步地建立联邦的大厦。
本文就以马丁诉亨特承租人案和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为例来对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联邦制形成中的作用和和贡献进行分析,并对法院的角色进行初步的探讨。
。。。。。。

G. 高级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区别

高级人民法院,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设立的法院,如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铁路运输高级人民法院等。
最高人民法院,是指国家依法设立的最高级法院,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H. 司法大于行政,那么理论上最高法院可以否决国务院的命令吗

司法大于行政压根就不正确。。。或者不是你这个理解法 司法和行政是有一定的 制约的关系 但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无法左右行政命令

I.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意见法律效力如何

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令很多法官和律师困惑,一较真谁也说不好答案。
关于回司法指导文答件、司法解释的定义的问题。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对司法解释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在这之前凡属于对应用法律、法令解释的,不论形式,不管是通知、纪要、决定、答复等等,全部归于司法解释。比如最高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就是司法解释。其余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的,属于司法指导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见”一类。
关于司法指导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最高院的司法指导文件不能作为裁判依据,即不能在裁判文书的裁判依据部分写“依据最高院×××的意见之第××条之规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于说理,也就是说司法指导文件在实际上法律效力还是很高的,因为它是最高院用于统一裁判的规定。
本答案的依据:由周强院长主编的《司法解释汇编》(迄今为止周院长唯一挂名主编的书)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梳理司法解释,作出了以上说明,绝对权威。

J. 我想知道 中国最高法院与美国最高法院有什么职能 地位 原则 宗旨上的

两法院的职能

1、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1)对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一州为诉讼一方的案件有初审权

(2)对州最高法院或联邦上诉法院审理的案件,有权就法律问题进行复审

(3)有权颁发调审令,调审下级联邦法院或法院审理的案件

(4)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联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为是否违宪。不论是初审案件,还是复审案件,都是终审判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1)审理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2)审理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申请再审与申诉案件;

(3)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4)核准本院判决以外的死刑案件;

(5)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决定国家赔偿;

(6)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7)除审判案件外,最高人民法院还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全国法院的执行工作。

两法院的地位

1、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是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最高审级和最高审判机关,是唯一由宪法规定的联邦法院。联邦最高法院有权裁定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违宪而不被采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是宪法法律的忠诚守护者

两法院的原则与宗旨

1、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罚原则与宗旨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判罚原则与宗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

热点内容
网络需不需要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2 06:16:00 浏览:9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2 05:59:37 浏览:631
新泰法院继成 发布:2025-09-12 05:46:38 浏览:561
道德逆淘汰 发布:2025-09-12 05:37:24 浏览:516
2014段波民法一 发布:2025-09-12 05:37:21 浏览:870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考妍难吗 发布:2025-09-12 05:31:44 浏览:246
高敏敏法院 发布:2025-09-12 05:22:25 浏览:570
定西找律师 发布:2025-09-12 05:21:42 浏览:335
民刑先修班刑法 发布:2025-09-12 05:15:01 浏览:848
普陀区法院领导 发布:2025-09-12 05:14:31 浏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