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偏向
如果原告觉得法院的法官在判决时明显偏向被告,在上诉期限内是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的,让二审法院审理本案。
㈡ 法官有点偏向另一方当事人,当事人可否申请该法院回避此案如何申请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
如果只是感觉上偏向另一方当事人,没有法定回避情形的或没有证据的,无法要求法官回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条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一)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
(四)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第三条 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第四条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第五条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担任其所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或者根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举报,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经核查属实,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七条
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认为审判人员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将有关意见反馈举报人。
第八条
审判人员明知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规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依法自行回避或者对符合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的规定予以处分。
审判人员明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具有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作出正确决定的,参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第九条
本规定所称审判人员是指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本规定所称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是指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
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司法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执行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㈢ 打官司法官偏向对方怎么办
判决后上诉……
㈣ 主审法官有偏向对方当事人,可不可以向院长反应情况
如果主审法官确实有偏向对方当事人的情节,您可以向院长如实反应情况。
㈤ 法官明显偏向另一方,该如何处理
打官司打的来是证据,准备充源分的证据,熟悉相关的法律条文,做好答辩,法官只可能在判决中利用自由裁量权做出偏袒,但一般不会违反相关法律,如果发现在庭审中法官确实有违规操作行为,可以向其领导或上级主管单位反映,如果发现其与对方有利害关系,可以向法庭申请回避,
㈥ 一审二审法官都有明显的偏向怎么办
一审和二审是依法公开审理的。一审判决之后你有权上诉。如果你对于法版院的工权作缺乏基本的信任,坦白说,就没有必要继续要求法院通过诉讼渠道予以解决了。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看看庭审笔录以及法院判决的理由,想想是否与自己的理解有出入,如果认为自己有道理,且一审法院没有采纳,或者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有误,就上诉吧。在上诉状中把你的理由陈述清楚。
㈦ 有证据证明法官偏向被告该怎么投诉
“有证据证明”,这句话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也只是本方自己认为的。如果是一审,可以提起上诉(二审法官不会再偏向的);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如果有证据证明,判决错误的,可以立即申请再审。因此,在这里提醒一句:打官司,关键靠证据,最好不要有这种只要判决不利本方,就是“法官偏向对方”的想法。如前所述,一个法官无法一手遮天!有证据在手,必定能够得到纠正。
至于投诉,可以直接向其庭长反映情况;也可以向其分管院长或院长直接反映情况;也可以向法院的纪检监察部门投诉;还可以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的纪检监察部门投诉;同时,如果涉嫌违法犯罪的,可以向当地的纪委或检察机关控告或举报;还可以向当地的党委办公室、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反映情况;如果有确凿证据的,时机成熟时,可以在当地知名网站上披露相关的事实(必须实事求是,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工作办法》
1、第二条 举报中心受理对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机关其他工作人员,高级人民法院正、副院长以及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下列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
(一)贪污受贿;
(二)徇私枉法;
(三)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隐瞒或者伪造证据;
(五)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秘密;
(六)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七)故意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八)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九)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十)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
(十一)乱收费、乱拉赞助等违反诉讼费管理规定的行为;
(十二)为案件指定律师或者为律师介绍案件;
(十三)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2、第十三条 举报事项经查证属实,使违法违纪者受到应有的惩处,并为国家、集体挽回或者减少损失的,对举报人可酌情给予奖励。
㈧ 法官如果偏向哪一方,这官司还能在这打吗
你可拒绝调解。等一审判决后,如不服,可到上一级法院上诉。
㈨ 二审中法官偏向一方怎么办
对于一审法院审理和判决不服的,可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提起上诉的一方是上诉人,回一审的相对一方是被除数上诉答人。上诉人可以就法庭对证据的调查是否清楚、采信是否得当,适用法律法律是否准确,审理程序是否违法等提出异议,但不可以直接攻击法院或法院。但若有法官违法、违纪的直接证据,也可以向同或上级法院的审判监督部门揭发或检举,或向检察院举报,这是必须要指名道姓的。如是对二审(终审)不服,则不能上诉了,只能审诉。也可以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由检察院提起抗诉。对违法、违纪的法官也可以向同或上级法院的审判监督部门揭发或检举,或向检察院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