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遇袭击

法院遇袭击

发布时间: 2021-01-04 10:10:38

A. 遇到法院工作人员不讲理的人怎么处理

法院就是不讲再的地方,你讲不过他们,可以向政府信访部门投诉。

B. 老百姓遇到法院组织的便衣警察袭击、抢劫、搜查、检查、审问、抓捕,这种事情该怎么办

如果确定是由法院派出的执行公务的司法警察,在查验了相关手续无误之后,建议你配合他们,否则可能涉嫌妨碍公务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C. 已在法院执行中的案件遇到涉及刑事案件立案侦查该怎么办

法院在刑事案件审复理期间可以调查制取证,但主要是核实证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调查核实证据,必要时,可以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到场。上述人员未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
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时,发现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新的证据材料的,应当告知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提取,并及时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查阅、摘抄、复制。

D. 和人吃饭起纠纷,民警处置遇刺牺牲,法院怎么判决的

仅44岁民警许传宝在安徽霍邱出警牺牲,许传宝处理警情过程中,遭遇袭击,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于8月8日,霍邱有关部门发布消息,袭击民警许传宝的罪犯汪云利被执行死刑。

随后犯罪嫌疑人汪云利和汪某被刑事拘留,之后罪犯汪云利刺死民警在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汪云利死刑,并剥终身的政治权利,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原告人经济损失人民币33963.5元。法院认为,被告人汪云利犯罪手段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坏等。汪云利虽然能够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但尚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宣判后,汪云利表示不服,提出上诉,经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E. 当你遇到对自己不利的法律规定或法院的判决时你应当怎样做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从何时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二条规定:“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此可见, 仲裁时效应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算。但“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如何理解?实践中容易产生不同意见,为此,《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85条规定:“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即使有了这样具体的解释,在实践中仍然会出现不同的理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李某系某企业的一名职工, 后因某种原因被单位辞退,李某在接到单位辞退决定后, 认为单位不应将其辞退,开始找单位领导反映, 要求单位撤回对其的辞退决定,单位领导告知他会认真考虑的, 让其回去等候消息,后来李某又催问了几次, 得到的仍是让他再等等。六十日过去了, 单位领导拒绝了李某要求撤回辞退决定的请求, 李某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却被告知已经过了仲裁时效,不予受理,后李某又诉至法院。 一种意见认为仲裁委的决定是正确的,理由是: 李某在接到单位的辞退决定之日,已经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故按照劳动部的规定,该日即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由于已经过了六十日,故超过了仲裁时效,不应受理。 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李某接到了辞退决定, 但其找单位领导反映后,单位领导并没有明确表示拒绝其请求, 而是让其等候消息,说明事情还有可能发生有利于李某的变化, 李某此时并不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一直到过了六十日之后单位领导拒绝了李某的请求, 此时才应当视为李某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其申请仲裁并没有超过仲裁时效。 第三种意见认为,从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理解来看, 单位向李某发出错误的辞退决定应该被认为是对李某权利的侵害, 李某接到该决定之日即为权利被侵害之日,仲裁时效应由此日起算; 而李某向单位领导反映及后来领导未作出及时答复造成超过六十日的 情况,应当视作虽已超过仲裁时效但有正当理由,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之规定,应当受理, 不能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其诉讼请求。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因为,单位对李某作出辞退决定, 显而易见侵害了李某的权利, 李某受到该辞退决定时就已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故将该时间确定为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一是符合立法的本意, 二是有书面的辞退决定,便于审理时的认定; 虽然按照此意见李某申请仲裁时超过了仲裁时效, 但并不妨碍其保护自己的权利, 其向单位领导反映以及领导延缓答复造成仲裁时效超过的情况完全可 以视为其有正当理由才造成了时效的超过, 法院不能以仲裁时效超过为由而驳回其诉讼请求。劳动部关于“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解释和《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七条关于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的规定是一致的, 都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这样规定无论从保护当事人行使权利的角度还是司法技术操作的角度 都是合理的,便于划分界限,同时从程序上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我们不能因为个案产生了歧义就否定其合理性。法官在审理案件时, 遇到当事人对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有不同理解时,要严格按照规定, 同时根据经验法则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其他正当理由”的理解。 该解释第三条规定“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 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反过来理解就是: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 但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 不应以此为理由驳回其诉讼请求。这里的“不可抗力”和“ 其他正当理由”没有作出进一步解释,当然,由于不可抗力在《 民法通则》与《合同法》中均有明确解释, 司法实践中一般不会产生分歧,但何为“其他正当理由”, 由于没有详细的规定, 导致法官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作出判断, 容易产生不同的认识,造成混乱;另一方面, 在当前部分法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情况下, 将此问题交由法官自由裁量,也容易产生司法不公的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其他正当理由”作出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 其他正当理由”一般包括下列情形:(1) 职工患重大疾病或遭受其他身体伤害影响其行使权利的;(2) 职工与用人单位曾经协商的;(3)职工请求工会、 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主管部门、 劳动监察部门等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争议的;(4)申请仲裁的。 主张上述情形存在的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 3、对《劳动法》应当增加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中止、中断、 延长规定的建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规定“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 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其中的“不可抗力”和“其他正当理由”实际上是仲裁时效的中止、 中断情形,但《解释》没有作出更明确的解释,也没有使用“中止、 中断”的用语。 而目前大量的司法实践表明六十日的仲裁时效和十五日的诉讼时效问 题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常见问题, 并且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造成司法实践中的混乱, 往往基于同样的理由,有的法院认为是“正当理由”, 有的法院认为不是“正当理由”。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议《劳动法》参考《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 延长的规定, 对劳动争议六十日的仲裁时效和十五日的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 延长作出专门规定,加以明确,不仅能够消除分歧, 而且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按撤诉处理与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法律后果是否相同的问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 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第一条规定: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又申请撤诉, 经人民法院审查准予撤诉的, 原仲裁裁决自人民法院裁定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但没有规定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开庭时无 故不到庭而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的情况下劳动仲裁裁决是否生效。 一种意见认为:当事人起诉后不到庭人民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后, 原仲裁裁决自人民法院裁定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即与当事人起诉后又申请撤诉的法律后果相同。理由是: 作为原告的当事人开庭时无故不到庭的, 表明当事人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 不愿再通过诉讼来改变仲裁裁决对自己不利的结果, 也就是当事人愿意服从仲裁裁决, 故人民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后仲裁裁决书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送达当 事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的很明确, 不包括当事人不到庭按撤诉处理的情形,我们不应扩大解释; 规定按撤诉处理后原仲裁裁决自裁定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例如有的原告因为发生了紧急情况, 无法按时到庭并向法庭说明情况, 法院在此情形下就会以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裁定按撤诉处理, 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而法院按撤诉处理的裁定一经发给当事人, 原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就丧失了胜诉的机会。 在普通的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在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后, 还可以通过重新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前者则不能。因此,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不应适用裁定按撤诉处理的情形。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是:按现行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 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后, 当事人开庭时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表明当事人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愿意服从仲裁裁决。 人民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在此情况下, 仲裁裁决书当然自人民法院裁定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上述第二种意见关于裁定按撤诉处理的情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 释中并未提及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疏漏, 可通过完善该司法解释加以解决; 关于第一种意见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其所举的例子实际上说的是原告有正当理由不到庭, 而法律规定的按撤诉处理是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实践中法院为了方便操作,不管原告有没有正当理由, 只要原告在预定的开庭时间没有到庭,就裁定按撤诉处理。 笔者认为,原告有正当理由不到庭包括庭前通知和事后告知, 即原告在开庭前确定自己有正当理由无法按时到庭的, 可以申请法院延期开庭,但无法与法院联系或来不及联系的, 在原定开庭时间过后应及时和法院联系, 说明其未能到庭的理由并举证证明,如果查证属实, 应当另定开庭时间,不宜盲目裁定按撤诉处理。 如果原告未按时到庭且后来也未向法院说明有正当理由的, 法院应裁定按撤诉处理。这样,凡是按撤诉处理的案件, 均是由于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其不到庭只能认为是原告本人不愿到庭,放弃了其诉讼权利, 也就不存在第一种意见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之说, 即使出现了原告有正当理由法院未采纳而裁定按撤诉处理的情形, 原告可通过申请再审的方式来撤销错误的裁定。再者, 如第二种意见所说, 按撤诉处理的裁定发给当事人之后不引起原仲裁裁决发生法律效力的 后果,则应引起何种法律后果? 如果当事人接到裁定后没有再次起诉又该如何?恐很难回答,因此, 人民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后原仲裁裁决应自裁定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发 生法律效力。

F. 法院办案中遇有违法犯罪行径时怎么处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若发现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裁定驳回起内诉,并将全案移容送公安机关侦查。若公安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或检察院做出不起诉决定,或法院刑庭判决不构成犯罪。则当事人可以重新起诉民事纠纷。

G. 法院遇到转贷的案子如何判决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内高利转贷他容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高利转贷罪判决书中,高利转贷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自然人犯本条所定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本条所定之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H. 遇上老赖怎么办,我是该报警还是到法院起诉他

遇上老赖,需要向法院起诉。民事纠纷、报警或报案后,公安机关无能为力。

想要对方还钱,在无法协商的情况下,只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需要写出书面民事诉状,并向法院提供对方欠钱不还的证据。

《民诉法》规定的起诉要求和对起诉状基本内容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I. 遇到当事人在法庭上闹事怎么处理

对于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法官有权给予警告、训诫、拘留等制裁措施。

J. 一法官在法院内遇害,被杀害的原因是什么

近期,哈尔滨一法官因审理一起离婚案件,而被被告杀害。由于出现了家暴,因此妻子起诉离婚,男子不满法官的判决,认为不应该给妻子那20万的养猪收益,后在法官休庭之时,准备向法官要回妻子提交的房产证,法官告知其需要等二审结束方可返还,故此,其将法官杀害。据悉,该男子在进入法院之前是喝过酒的,属于酒后行凶,但不管是因为何种缘由,都不应枉顾人的性命。

一、因不满离婚判决,将法官杀害

因男子有家暴倾向,故其妻子起诉离婚,在离婚判决中,该男子对判决给妻子的20万的养猪收益表示不满,其认为,妻子在过程中没有怎么工作,因此不应得此收益。故在法官休庭之时,携刀进入法院,向法官要求返还妻子上交的房产证,在法官告知其房产证需要在二审结束后才能给他后,他将法官拽至收发室,并将法官杀害。

热点内容
征地款分配的法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1 19:50:20 浏览:100
法律援助协会专业性强 发布:2025-09-11 19:25:59 浏览:219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加油吧乔麦7 发布:2025-09-11 19:02:30 浏览:866
行政法中口头书面 发布:2025-09-11 19:01:56 浏览:793
法律援助三种情形 发布:2025-09-11 18:52:38 浏览:493
司法产权证 发布:2025-09-11 18:52:37 浏览:420
深圳法官挣多少 发布:2025-09-11 18:25:32 浏览:326
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班 发布:2025-09-11 18:15:21 浏览:508
理性为自然立法德文 发布:2025-09-11 18:15:11 浏览:634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行政法辅导书 发布:2025-09-11 18:09:21 浏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