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民事审判庭

法院民事审判庭

发布时间: 2021-01-07 18:36:26

法院的民事庭有几个 分别是处理什么案件

民事审判一庭
(一)负责审理第一、二审有关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人身权专利、房地产及相关合同等纠纷案件属;
(二)负责指导基层人民法庭工作;
(三)负责牵头对下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进行指导;
(四)负责审批基层法院相关案件延长审限的申请。
民事审判二庭
(一)负责审理第一、二审有关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人身权利、房地产及相关合同等纠纷案件;
(二)负责审理合同、证券、票据及破产案件;
(三)负责审理申请撤销仲裁的案件;
(四)负责对下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进行指导。
民事审判三庭
(一)负责审理第一、二审有关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人身权利、房地产及相关合同等纠纷案件;
(二)负责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
(三)负责审理知识产权案件;
(四)负责对下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进行指导。

Ⅱ 法院民事审判庭

民事审判来庭的分工最高院并没自有同意的规定,但是现在的民事一庭、民事二庭是由早先的民事庭和经济庭转化过来的。因此,基本上民事案件在民一庭审理,合同等经济纠纷案件在民事二庭审理。很多地方设立民事三庭一般都是审理房地产纠纷。因为最高院并无统一的规定,各地还会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Ⅲ 民事案件庭审的详细步骤是什么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庭审准备


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


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出庭通知书送达其他诉讼参与人,传票和通知书应当写明案由、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参加庭审做好准备。


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张贴,巡回审理的可以在案发地或其他相关的地点张贴。其目的是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了解和监督,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是否到庭,并向审判长报告。同时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全体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必须遵守。


4.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核对的顺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对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和住所。


(二)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

2.出示证据和质证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各类证据按以下顺序出示,由当事人进行质证:


(1) 证人证言。


(2) 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3)鉴定结论。


(4)勘验笔录。


(三)法庭辩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7条的规定,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3. 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4.互相辩论。


(四)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1.合议庭评议

2.宣告判决

(3)法院民事审判庭扩展阅读:

开庭审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阶段,是当事人行使诉权进行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审判活动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对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开庭审理能够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通过开庭审理,审判人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案件的事实进行客观的认定,对证据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清是非责任,对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从而实现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

其次,有利于对审判活动的有效监督。开庭审理将案件的审理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

第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民事诉讼法对开庭审理中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规定,开庭审理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履行诉讼义务,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保护了当事人的民事实体权利。

第四,有利于充分发挥开庭审理的教育作用,扩大法制宣传效果。

Ⅳ 民事审判庭和立案庭哪个好他们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民事审判庭负责管辖案件的具体审理。轻松点的比较依据不足:立案量大。民庭活细。相对说,民庭略好。
民事审判庭的职责是:包含职务职责和司法活动中的职责。
第一条业务庭庭长(副庭长、局长、主任、科长等)在院党组、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团结全庭同志认真抓好工作,保证完成审判、执行等任务,业务庭副职协助正职开展工作。
第二条按照本院各项管理目标和上级有关部门布置的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并负责督促、检查,年底负责完成本庭科室的工作总结。
第三条主持召开庭务会议,及时掌握全庭科室的工作动态和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传达贯彻有关会议精神,通报情况,部署相关工作,讨论审判、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复杂、疑难问题,保证本院的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第四条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做好本庭科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纪律、作风教育,鼓励和支持全庭科室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增强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五条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征求和听取同志们的意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直接负责处理或指定审判员办理上级交办的案件,处理当事人的批评、表扬和其他反映等事项。
第六条依法决定是否受理案件,确定适用审判程序,指定承办案件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或者独任庭人员,以及指定合议庭审判长;决定更换合议庭成员。
第七条支持本庭审判工作,审核签发有关法律文书。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主动办理和指导审判员办理疑难案件,完成或超额完成办案指标。
第八条根据本庭科室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并认真组织好调查研究工作。
第九条根据本院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负责做好本庭科室人员的行政管理、考勤考绩和提请奖惩等工作。
立案庭自成立以来,作为法院的窗口单位,对外通过信访接待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对内通过立案审查,启动诉讼程序。信访接待和立案审查一直作为立案庭的主要工作职责。几年来,立案工作也是以立审分立为改革重点的。这主要是针对原来存在的“立审不分、先审后立”现象。立审分离后,规范了立案程序,统一了立案标准,杜绝了立案上的“暗箱操作”,消灭了“抽屉案、人情案”,同时加强了对诉讼费的管理。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法院审判改革的深入,流程管理也被纳入了立案庭的职责范围,以大立案的格局展示。然而随着流程管理的不断完善,这种深层次的改革,不仅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也被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纲要”中加以推广。在2002年2月召开的“全国部分高级法院立案、信访座谈会”上,最高法院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行以案件审判流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大立案”改革,这就需要对立案庭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对立案庭作出更准确的定位。我认为结合法院目前的改革,立案庭应定位于它是审判业务庭,更是辅助服务机构。

Ⅳ 中级法院的庭长是什么级别

中级人民法来院民事庭庭长级别为:自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法官等级设下列四等十二级: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级、二级;

(三)高级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四)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中级人民法院职务对应的级别:

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5)法院民事审判庭扩展阅读

中级人民法院主要职责:

1、主要负责审理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2、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

3、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4、中级人民法院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根据需要可以设其他审判庭。

热点内容
2017年初级经济法试题 发布:2025-09-10 18:33:28 浏览:402
法律硕士主干课程 发布:2025-09-10 18:32:21 浏览:691
行政法法律地位 发布:2025-09-10 18:31:46 浏览:223
建设银行是经济法主体 发布:2025-09-10 18:22:16 浏览:111
一个月23天劳动法 发布:2025-09-10 18:18:32 浏览:712
过度道德强迫 发布:2025-09-10 18:18:31 浏览:542
中国民法全文 发布:2025-09-10 18:02:32 浏览:510
江苏司法改革 发布:2025-09-10 17:46:06 浏览:330
法院放款仪式 发布:2025-09-10 17:35:37 浏览:509
民法典快递 发布:2025-09-10 17:03:14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