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偏向一方怎么办

法官偏向一方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1-01-08 18:01:31

法官明显偏向另一方,该如何处理

打官司打的来是证据,准备充源分的证据,熟悉相关的法律条文,做好答辩,法官只可能在判决中利用自由裁量权做出偏袒,但一般不会违反相关法律,如果发现在庭审中法官确实有违规操作行为,可以向其领导或上级主管单位反映,如果发现其与对方有利害关系,可以向法庭申请回避,

法院法官明显偏袒另一方,我该怎么办

没有证据抄,任你再有理也没袭办法。你空口无凭,让人怎么相信?
民事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如果原告方没有合理全面的证据,你可以反驳他,或者上诉。但如果在原告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你口头承认了原告方主张的对你不利的事实,法院是可以视为你自认,是不需要证据的。
我家里有个亲戚和其他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三个人散伙的时候有个人为合伙企业提供了10万块钱的活动资金,后来散伙的时候财物和债务全算清楚了。现在那个人起诉说合伙企业未做分割,而且借他的钱没有还。
我那亲戚和另一个人都说借的钱已经在散伙的时候算清了,但是没有留下任何证据。法官认为他们承认了借款事实,同时由于他们俩没有还款的证据,法官就认定他们没还,最后判决他们俩人连带赔偿对方借款和利息。
如果他们矢口否认借款事实,这个案子绝对不可能这么判。他们承认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同时又提不出证据,就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③ 二审中法官偏向一方怎么办

对于一审法院审理和判决不服的,可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提起上诉的一方是上诉人,回一审的相对一方是被除数上诉答人。上诉人可以就法庭对证据的调查是否清楚、采信是否得当,适用法律法律是否准确,审理程序是否违法等提出异议,但不可以直接攻击法院或法院。但若有法官违法、违纪的直接证据,也可以向同或上级法院的审判监督部门揭发或检举,或向检察院举报,这是必须要指名道姓的。如是对二审(终审)不服,则不能上诉了,只能审诉。也可以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由检察院提起抗诉。对违法、违纪的法官也可以向同或上级法院的审判监督部门揭发或检举,或向检察院举报。

④ 如法院判决偏向一方该怎么办

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六条 被告人、自诉专人和他们的属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第二百一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第二百一十八条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第二百一十九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⑤ 行政审判一审判决书下达,法官有偏向一方,怎么办

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对法院的一审判内决不服容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来重新审理并作出裁判。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⑥ 打官司法官偏向对方怎么办

判决后上诉……

⑦ 法官审理过程中明显偏坦一方怎么办

法院不会偏袒任何一方的,他们需要证据来说话的,你在找有利于你的证据就可以了,这样你申请二审,可能就会改判

⑧ 法官有点偏向另一方当事人,当事人可否申请该法院回避此案如何申请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

如果只是感觉上偏向另一方当事人,没有法定回避情形的或没有证据的,无法要求法官回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条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一)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
(四)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第三条 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第四条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第五条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担任其所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或者根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举报,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经核查属实,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七条
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认为审判人员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将有关意见反馈举报人。
第八条
审判人员明知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规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依法自行回避或者对符合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的规定予以处分。
审判人员明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具有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作出正确决定的,参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第九条
本规定所称审判人员是指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本规定所称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是指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
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司法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执行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⑨ 法官有偏袒一方,有意作出妄判怎么办

如果真有你说的这种情况的话,你最好收集相应的证据,向高一级的法院提起上诉

热点内容
客户须知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0 09:28:14 浏览:943
性贪法官吃奶照片 发布:2025-09-10 09:28:13 浏览:846
美国法院数 发布:2025-09-10 09:23:04 浏览:58
1000万诉讼法多少钱 发布:2025-09-10 09:08:52 浏览:293
新婚姻法修改重点 发布:2025-09-10 09:07:54 浏览:69
法院判的赔偿怎么办 发布:2025-09-10 09:07:13 浏览:231
关于法律知识的广播稿 发布:2025-09-10 09:05:53 浏览:378
gsp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0 08:51:32 浏览:18
道德教育的图片 发布:2025-09-10 08:45:29 浏览:687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论文 发布:2025-09-10 08:45:29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