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异地审理
这涉及到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专门对管辖问题作出了规定。根据案件类型的不同管辖法院是不同的。通常而言,在排除专属管辖及合法的约定管辖情况下,被告所在地法院均有管辖权。被告所在地是指户籍所在地法院,如果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可以到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但必须在经常居住地一年以上并且应有证据证明的才可以在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② 被告方有亲戚在法院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可以申请异地审理吗
不行。
如果被告人亲戚是案件审判法官的话,你在开庭时可以对该法官申请回避,但无法对法院申请异地审理。
③ 中级法院指定异地法院审理的案件检察机关也要换吗
中级法院指定异地法院审理的案件。检察机关是不需要进行庚庚换的
④ 中法民事发回重审由于被告是地方政府,可以要求地方法院回避,异地审理吗
法院,检查院属于独立办案单位,地方政府无权干涉,审理这样案件不需要当地法院回避,如果有证据表明偏向当地政府,可以申请异地审理。
⑤ 经济案的当事人能要求异地审理吗
可以在立案的同时来,向法院提出要求自上一级法院指定其他同级法院审理的申请书,一般情况下,该法院会向上一级请示,要求指定其他法院审理的。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⑥ 如何查询外地法院诉讼审判案件
如果是抄查询自己在袭外地法院的案件,可以在网上搜索外地所在地的省一级法院网,在网上找到诉讼服务网,在诉讼服务网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找到在该地全省法院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情况。如果查询无,则说明没有诉讼案件。
如果是原告,可以在立案时获得案件密码,在诉讼服务网上可以查询到案件进展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6.人民法院应当整合各类审判流程信息,方便当事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凭密码从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获取以下信息:(1)案件名称、案号、案由、立案日期等立案信息;(2)合议庭组成人员的姓名、承办法官与书记员的姓名、办公电话;(3)送达、管辖权处理、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情况;(4)庭审时间、审理期限、审限变更、诉讼程序变更等审判流程节点信息。
⑦ 可以异地法院审理行政复议吗
行政复议一般都是异地审理。
⑧ 案件牵扯到法院工作人员可以申请异地审理吗
是属于回避规定,不可以申请异地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法发〔2000〕5号
第一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
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
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
的;
(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
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一)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
理该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
托的人报销费用的;
四)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
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
第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或者根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举报,认为
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经核查属实,
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⑨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异地审理
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指定管辖等。其中,指定管辖是指由上级人民法院依法指定某个法院管辖。
异地审理,主要是为了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可以防止官员利用在其任职地区的权力影响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妨碍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高官职务犯罪案件异地审理是一种司法惯例,而这些“跨省异地”审理的案例,也被舆论认为能够有效排除案件查处中的各种干扰和阻力,有效消除了一部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担忧和误解。
(9)法院异地审理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全文》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4、第二十二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5、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6、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异地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