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司法推理与法官思维

司法推理与法官思维

发布时间: 2021-01-09 13:23:42

1. 2、司法三段论推理的逻辑规则有哪些

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内3、在前提中容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5、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也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6、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7、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则结论也是特称的。

2. 司法工作中为什么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版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
矛盾权律——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
排中律——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

3. 试述法律逻辑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

(一) 法律推理符合法治精神美国法学家伯顿指出,法律推理增强了判决的一致性和正当性,可以为法律问题提供健全的经过充分论证的答案。无论是法律推理的形式还是法律推理的内容与法治的精神和要求都是一致。
(二)法律推理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法律推理从思维方式上规定了法官判决的思维路径。如果法官严格遵守法律推理的程序,不违反逻辑规则和法律规则,并以此种方式论证判决结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那么我们就得承认法官的判决在形式上就是公正的。
(三)法律推理是通过法官的职业化思维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法法律推理是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逻辑方法,因而带有明显的职业性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推理是法官的思维方式。法官队伍的职业化是法官独立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法律推理使法官依靠理性,而不是依赖经验做出判决理性被认为是人的心智的结构,其首要特性,就是“对观点、意见或结论提供证据”。理性的思维和分析的手段是逻辑,它要求运用逻辑推理,合乎规律地从一定的根据和理由中得出结论法律推理的过程表明法官的判决是有充分的法律根据和理由的,而不是法官的主观擅断或主观意志的产物。总之,公正判决结果的形成,离不开法律推理,无论是形式推理还是实质推理,都是为法院公正判决结果提供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的一个法庭决策过程。

4. 如何看待彭宇案的法官推理认定

法官滥抄用了司法推理,错误的推理袭导致错误的结果。
如果说,彭宇案的法官,预设了一项人性本恶的推理前提,按照这个前提,得出了如果彭宇不是肇事者,为什么要就被害人;因此救了被害人,就说明你是肇事者。
其实,作为法律人彭宇案的出现并不能简单的认为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而是反映了目前司法界盛行的普遍观念:在侵权案件中不问是非、保护弱者;谁是受害者,谁就有理;和稀泥,和谐第一等等。因此,我们关注彭宇案不能只放在做好事被冤枉上,更要放在无辜者被冤枉上,侵权判决绝对不能成为法院不问是非、寻找替罪羊的工具。
彭宇案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法官是司法者,但是这个司法者是会犯错的,有时甚至是很低劣的错误。因此,法官的身份不能导致必然承认法官做的判定都是正确的这一结论。既然法官会出错,法院的判决也就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质疑。认为司法独立,就是法官的判决不受“民意监督”的观点是不符合逻辑的,也是专横的。

5. 研究司法审判和法律推理的必要性

(一) 法律推理符合法治精神
美国法学家伯顿指出,法律推理增强了判决的一致性和正当性,
可以为法律问题提供健全的经过充分论证的答案。无论是法律推理
的形式还是法律推理的内容与法治的精神和要求都是一致
(二)法律推理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
,法律推理从思维方式上规定了法官判决的思维路
径。如果法官严格遵守法律推理的程序,不违反逻辑规则和法律规
则,并以此种方式论证判决结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那么我们就得承
认法官的判决在形式上就是公正的
(三)法律推理是通过法官的职业化思维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法
法律推理是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逻辑方法,
因而带有明显的职业性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推理是法官的思
维方式。法官队伍的职业化是法官独立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司法公
正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法律推理使法官依靠理性,而不是依赖经验做出判决
理性被认为是人的心智的结构,其首要特性,就是“对观点、意见
或结论提供证据”。理性的思维和分析的手段是逻辑,它要求运用逻
辑推理,合乎规律地从一定的根据和理由中得出结论
法律推理的
过程表明法官的判决是有充分的法律根据和理由的,而不是法官的主
观擅断或主观意志的产物。总之,公正判决结果的形成,离不开法律
推理,无论是形式推理还是实质推理,都是为法院公正判决结果提供
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的一个法庭决策过程。

6. 司法辩证推理与司法形式推理之间的关系

1、司法辩证推理是指在两难选择的情况下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性质,进行价值判版断权作出抉择并予以说明论证的一种法律推理形式。司法裁判中之所以存在辩证推理是因为有各类疑难性案件。辩证推理在司法实践中的规范运用依赖于适格的主体、完备的客体和价值判断的方法三大要素。也可称:司法实质推理。
2、司法形式推理,是从法律推理的形式结构上加以认识,着重对法律推理大小前提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暂时撇开了法律推理中前提和结论判断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它主要包含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3、两者之间关系:辩证推理和形式推理的联系非常紧密,辩证推理是对形式推理的有益补充,而形式推理是辩证推理的前提,两者共存于司法实践当中,缺一不可。

7. 司法推理与法律推理的关系

法律推理,是指在法的适用过程中,适用法的人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回知判断为前提,运用一定的答方法和规则,得出结论的思想活动或方法。包括形式推理(严格按照形式推理的逻辑要求进行的法律推理,要求尽量排除价值考虑。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实质推理即司法推理又称辩证推理,针对疑难复杂案件的高层次推理,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为前提,对相互冲突的价值作出公正合理决定。

8. 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思维方式

法官与律师的不同点
换一个角度看,法官和律师又是“阶级立场”截然不同的两种法律职业。
中立与非中立在诉讼中,法官处于绝对中立的地位,超脱于公诉人和被告人,超脱于原告和被告,其主要工作就是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裁判。而律师在诉讼代理活动中,总是为其中一方的利益进行诉讼代理,处于非中立的地位。尤其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或者作为原告的诉讼代理人,或者作为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律师总是以被代理人的意志进行着诉讼代理活动。当事人所期望的利益最大化,也决定了律师必须以自己的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来实现被代理人的最大利益。这样的出发点决定了律师的非中立性。
多向度与单向度法官是作为中立的裁判者来审视整个案件事实,从超越当事人各自利益的立场来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因此,他的思维与律师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法官的理念是根据案件的事实情况正确适用法律。这样必然会全盘地来考虑整个案件的情况,而不会从一方当事人的角度来考量案件事实。在许多情况下,法官甚至会将一个特定的具体案件置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之下,来考虑案件的处理。而律师基于其职业特点,在诉讼活动中会从尽可能有利于被代理人的角度去理解法律的规定。法律无论它规定得多么详细也不可能将社会上的万千现象加以具体规定,总会给人们以解释的空间和余地。而且法律作为一种规定或表述,总会因解释不同而有所不同。作为当事人代理人的律师也就必然要利用法律的解释空间,最大限度地为被代理人争取最大的利益。律师作为代理人时,只能作为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这就决定了律师在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时,仅仅是从被代理人的角度,也只能从被代理人的角度来思考如何为自己的被代理人争取最大的利益,因此,他的视角是单向度的。
平衡与失衡不管是原告的律师,还是被告的律师,他们代表的都是各自当事人的利益,必然会向法官提出自己对案件法律适用的主张,尽可能以自己的法律认知去影响法官对案件的法律认知。然而在诉讼中,一方利益的受保护必然导致另一方利益的受损,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状态是失衡的。法官必须从案件的全盘来加以考虑,他在具体案件中对于法律认知的正确实施,需要通过一种冲突来实现。这种冲突,即双方律师代理观点的碰撞,这种碰撞和冲突是实现法律正义所必须的。因为如果没有来自律师的意见,法官就可能完全从自己的认识角度来理解、适用法律。只有充分了解了双方律师的代理观点,先从失衡的角度来看待案件的情况,然后才能达到视角的多向度,实现公平和正义,达到法律原则上的平衡。

9. 律师和法官的思维方式都有哪些差异

律师和法官的思维方式,显著差别就是:律师在无罪或者罪轻方面做文章,法官在有罪或者罪重方面做文章。所占位置不同,思维方式必然不同。

10. 谈谈你对法律逻辑与推理的看法


推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其中最典型的是逻辑推理。通常认为法律推理是逻辑推理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在法律及法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一开始就不自觉的运用逻辑进行法律推理。目前学者们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并未取得一致的见解。在本文中,试就法律推理的含义及其分类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法律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法律推理是人们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法律推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法律实践活动,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司法,甚至守法,都离不开法律推理。特别是在法律适用阶段,法律推理几乎成为法官审判活动的全部内容。

法律推理的概念

关于法律推理的概念有很多观点,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观点认为,法律推理是法官将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查明的案件事实相结合得出判决结论的演绎推理,寻找法律规范的职责应由法律论证,价值衡量、漏洞补充、法律解释等方法来承担,因此确定大前提不属于法律推理的范畴。①第二类观点认为,法律推理不仅包括演绎推理,还包括确定法律规范大前提所运用的一切方法,如类比、归纳等,均为法律推理的内容。②第三类观点认为,法律推理不仅包括演绎推理的过程,还包括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③法律推理是法律使用方法,而适用法律的前提是基本案件事实已经明确,而且案件事实认定主要涉及证据能力、证据标准等诉讼法问题,因此案件事实认定不应涵盖于法律推理的概念之中。从现阶段来看,法律推理既包括根据法律的推理,表现为从法律规范到裁判结论的演绎推理;又包括法律根据的推理,表现为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多种推理形式。

其实,对于法律推理来说,他的范围是相当的广泛地,我们知道,在法律的执行中和法律的适用中尤其是法官在对那些具体的案件作出裁判的整个过程当中,法律推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对待相同的情况时,我们所得出的结论也应该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样,我们在适用法律时,也要同样的情况同样去对待。对于这个过程我们首先要查明案件的事实,然后才能够正确的适用法律。我们还应当知道,在适用法律推理过程的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法律推理是一种理性的、严密的思维活动,特别在特定情况下,这种推理活动就可能更为复杂。

法律推理的分类

休谟指出:“一切推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证明的推理,亦即关于观念之间的关系的推理;另一类是或然的推理,亦即关于事实与实际存在的推理。”④这两类推理可以概括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

我们知道,在对于一些简单的案例中,可以直接适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一三段论的思想。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案例,直接适用就比较困难了,要和其他的推理一同适用。主要存在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表现为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第二种途径表现为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在当今的理论分类中,形式推理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法律推理作为司法过程的重要步骤,演绎推理固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演绎推理具有确定性,它比较多的适用在司法实践的过程当中,任何裁判的结论都需要经过演绎推理才能得出。对于演绎推理的适用,我们首先应当先确定案件事实,然后再找到他的法律依据,最后得出结论。有这样一个案例:甲、乙达成一个房屋买卖合同,后因国家政策的变化,乙不能继续履行该合同,甲起诉乙,要求其履行他们之间的合同。我们在解决这个案例的时候,首先根据案件事实确定大前提,适用于本案的法律应当是规定合同效力及有关问题的法律;然后通过查找法律推出小前提;最后推出结论。

归纳推理是指由特殊观察实例导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在法理学研究及立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归纳推理的性质来看,它确实与演绎推理所具有的证明作用不同,具有发现逻辑的明显特征。

热点内容
广东法院冷 发布:2025-09-09 16:20:25 浏览:498
法律硕士教学视频 发布:2025-09-09 16:20:07 浏览:427
经济法调整的是什么关系 发布:2025-09-09 16:09:25 浏览:540
广东深圳劳动法产假规定2018年 发布:2025-09-09 15:43:09 浏览:309
守道德作文 发布:2025-09-09 15:28:31 浏览:796
李庄案对法治进程的影响 发布:2025-09-09 15:28:17 浏览:171
昌吉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09 15:24:37 浏览:39
请不要道德 发布:2025-09-09 15:20:14 浏览:115
杭州法律援助要本地户口吗 发布:2025-09-09 15:20:14 浏览:630
劳动法兄弟是直系亲属吗 发布:2025-09-09 15:19:16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