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日本法院诉讼

日本法院诉讼

发布时间: 2021-01-10 06:16:09

㈠ 驻日美军在日犯有刑事罪,日本法院有无权利审判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英文]:Treaty of Security and Safeguard Between Japan and United States
[ 日本和美国签订的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9月8日由日本首相 吉田茂 和美国代表D.G.艾奇逊签署。正式名称为《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安全保障条约》。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驻扎陆海空军,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发生的暴动和骚乱。1952年2月28日,日美两国根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又在东京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详细规定了驻日美军的地位及特权,如日本向美军提供基地和设施,承认美国使用、管理和保卫这些基地及设施的权利;美国军人及其家属犯罪,日本无审判权;日本每年向美国支付1.55亿美元的防卫经费等。1952年4月2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日美行政协定》同时生效。1960年1月19日,日本首相 岸信介 和美国总统D.D. 艾森豪威尔 在华盛顿签署《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是为《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与旧条约相比,增加了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合作,以及在日本行政管辖下的领域内日美任何一方受到攻击时将采取共同行动,行使武力时两国事前协商等内容;删除了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新条约于1970年期满后,以两国不通告废除而自动延长的方式延续至今。1972年5月美国把冲绳归还日本,该条约同样适用于冲绳。

注意看

㈡ 在日本怎么起诉离婚

首先这要看日本法复院制是怎么规定的,否则要根据以下情形分别对待。
1、如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在国外,且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必须由婚姻登记地(指国内)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那么可以在结婚登记所在地或者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2、如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在国外,且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必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那么可以在一方原住所地或者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3、如果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管哪一方起诉,国内一方住所地法院都有管辖权。国外法院已经受理的,国内一方也在国内起诉的,受理法院有权管辖。
4、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法院起诉离婚,应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㈢ 求日本细菌战诉讼案的细节情况

日本东京高等法院19日下午宣判,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案二审败诉。 原告和律師團表示不服判決,表示將向日本最高法院提起上訴。原告和律师团表示不服判决,表示将向日本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這次宣判和2002年8月27日東京地方法院一審宣判一樣,承認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實施過違反國際法的細菌戰的事實,但不判定日本政府需要向中國受害者道歉賠償,理由還是所謂的“國家無答責”,民眾沒有向國家要求賠償的權利。这次宣判和2002年8月27日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宣判一样,承认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实施过违反国际法的细菌战的事实,但不判定日本政府需要向中国受害者道歉赔偿,理由还是所谓的“国家无答责”,民众没有向国家要求赔偿的权利。 日本731部隊從1940年10月到1942年10月,先後6次在浙江衢州市、寧波市、湖南常德市進行細菌戰,奪去了無數中國人的生命。日本731部队从1940年10月到1942年10月,先后6次在浙江衢州市、宁波市、湖南常德市进行细菌战,夺去了无数中国人的生命。 這次赴日打官司的原告代表之一張禮忠的兩個弟弟和爺爺均死于日軍投放的鼠疫細菌,奶奶和父親也因無法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相繼去世,這一切給當時只有10多歲的張禮忠帶來極大的打擊。这次赴日打官司的原告代表之一张礼忠的两个弟弟和爷爷均死于日军投放的鼠疫细菌,奶奶和父亲也因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相继去世,这一切给当时只有10多岁的张礼忠带来极大的打击。 聽到敗訴的判決後,張禮忠無比憤怒,他說,這是一次沒有人性的野蠻判決,他一定要戰鬥到底,討回公道。听到败诉的判决后,张礼忠无比愤怒,他说,这是一次没有人性的野蛮判决,他一定要战斗到底,讨回公道。 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者訴訟原告團法律顧問中國律師樓獻在法院宣判後發表了3點聲明:一、“7·19”判決是對細菌戰中國受害者的再一次傷害,是對人道主義的踐踏;二、“7·19”判決使我們對日本法官道德感深深地失望,日本法官已喪失了良知和獨立性。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法律顾问中国律师楼献在法院宣判后发表了3点声明:一、“7·19”判决是对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的再一次伤害,是对人道主义的践踏;二、“7·19”判决使我们对日本法官的道德感深深地失望,日本法官已丧失了良知和独立性。 從2004年12月15日東京高等法院駁回慰安婦的訴訟,到2005年5月13日再駁回平頂山慘案的原告的訴訟,2005年6月23日再駁回劉連仁的訴訟,再到今天的“7·19”判決,東京高等法院離良知越來越遠了。从2004年12月15日东京高等法院驳回慰安妇的诉讼,到2005年5月13日再驳回平顶山惨案的原告的诉讼,2005年6月23日再驳回刘连仁的诉讼,再到今天的“7·19”判决,东京高等法院离良知越来越远了。 三、“7·19”判決使我們聯想到小泉純一郎不斷參拜靖國神社,我們為日本的民主和法治擔憂,為中日關係的未來擔憂。三、“7·19”判决使我们联想到小泉纯一郎不断参拜靖国神社,我们为日本的民主和法治担忧,为中日关系的未来担忧。 原告律師團團長土屋公獻發表談話說,最近,日本法院一係列判決都是這樣的結果,即使一審勝訴,二審也會敗訴,這說明日本法院和日本政府預先都是商量好的。原告律师团团长土屋公献发表谈话说,最近,日本法院一系列判决都是这样的结果,即使一审胜诉,二审也会败诉,这说明日本法院和日本政府预先都是商量好的。 他對日本的三權分立制度出現如此怪現狀感到憤怒。他对日本的三权分立制度出现如此怪现状感到愤怒。 他表示,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永遠友好,他決心堅持戰鬥到底,上訴到最高法院。他表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永远友好,他决心坚持战斗到底,上诉到最高法院。 判決之後,中國原告聲援團和日本友好人士舉行了抗議示威,日本友好人士打出的標語是“要求日本政府調查731部隊在中國進行細菌戰的事實”,“對細菌戰受害者謝罪和賠償”。判决之后,中国原告声援团和日本友好人士举行了抗议示威,日本友好人士打出的标语是“要求日本政府调查731部队在中国进行细菌战的事实”,“对细菌战受害者谢罪和赔偿”。 中國原告聲援團打出的標語是:“還我尊嚴,還我公道,還我正義”。中国原告声援团打出的标语是:“还我尊严,还我公道,还我正义”。 聲援團秘書長陳玉芳女士告訴記者:“我們就是要通過正義的行動,向全世界人民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讓人們提高警惕,防止歷史悲劇重演。”(完)声援团秘书长陈玉芳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通过正义的行动,向全世界人民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让人们提高警惕,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㈣ 女方在日本 男方在中国 怎样才能离婚

离婚诉讼。离婚诉讼是指夫妻中的一方基于法定离婚原因,向人民法院提起的、由人民法院对婚姻关系的维持与否进行判决的诉讼。
离婚诉讼的手续(过程)如下: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一般是到立案大厅,由立案大厅进行审查,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给予立案。如果你们双方不在同地居住的,则按“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你要到男方的所在地提出诉讼。提出离婚诉讼申请时,须提供以下证件:
A、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
B、户口本
C、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
D、结婚证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你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50元)。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向男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
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这是必经程序)。调解的结果有3种:
A.经调解后双方愿意维持婚姻的,则由你撤回起诉,婚姻继续有效。
B.经调解后,他同意你的离婚请求的,并且对子女及财产问题作出处理的,则由你撤回起诉,由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离婚。
C.经调解后,你仍坚持要求离婚而他不同意的,或双方同意但对子女及财产问题的处理存有争议的。则由法院进行审理判决。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法院以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其中,《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了准予离婚的以下例示性的法定理由:
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D.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满2年的
E.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另须注意的是,如果他是现役军人,他如果不同意离婚,那么你不能提起离婚诉讼。

㈤ 请求法律帮助我在中国起诉和日本人离婚,法院已受理,可没有明确的法

1、对于涉外婚姻的离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当事人不版知道而已。依据《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47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的,适用于婚姻缔结地的法律。离婚的,适用于受理离婚法院所在地的法律。
就本案而言,当事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起诉涉外婚姻的当事人,且被受理。显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因此,当事人应当按照本国法律的规定,制定诉讼策略,实现所涉的离婚问题、财产分割问题、子女抚养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问题。

2、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判决准予或不准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为界限,判定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应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现状、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综合判断。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32条、36条、37条、38条、39条、40条、41条、42条、46条
司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
司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1条、2条、28条、29条、30条

㈥ 关于日本法律的一些问题...

1、日本在除奴隶社会的氏族法以外,没有自己创设的法律。奴隶制时期,日本使用固有的氏族法,主要表现为不成文的命令和习惯。公元645年的“大化革新”,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创建了以唐朝法律为模式的日本封建法律制度。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法承袭中国唐代和明代法制的传统,是中华法系的重要成员。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加入了大陆法系的行列,以德国法为样板建立了六法体系,但也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又吸收了英美法的许多精华。因此,日本法同时具有两大法系的特征。

2、而中国的现代法律,是在民国时期,效仿法租界和德租界的大陆法系建立的,后来也借鉴吸收了英美法系同时也难免具有封建思想的残余。新中国的法律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剔除了封建思想的残余,经历了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过程。

由于近代以来法的现代化方式的影响,加上建国后引入的前苏联法律模式也是受民法法系的影响,所以,我国总体上仍然倾向于民法法系,但吸收了普通法系的一些经验,如审判程序等。

日本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组织

1.近代司法组织的形成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还没有系统的法院组织体系,司法与行政不分。1871年成立司法省,民刑裁判权统一由其监管,地方则由地方行政官兼任司法官。1875年制定《大审院各级法院职制章程》,规定大审院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下设上等法院、巡回法院、府县法院,废除了地方官兼任司法官的制度,初步实现了司法与行政的分离。

明治宪法颁行后,按法国和德国的模式建立了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两个系统,并于1890年颁布了《裁判所构成法》和《行政裁判法》。《裁判所构成法》参照德国法院组织体系制定而成,规定全国设区法院、地方法院、控诉院、大审院,实行四级三审制。《行政裁判法》规定了行政法院组织以及行政诉讼原则和制度,共4章47条。法律规定在东京设立行政法院,只负责审理依法律、敕令及有关行政裁判文件所规定的行政违法案件。

1893年制定了《律师法》,规定律师须在各地方法院的名簿上登记,而且要加入所在地的律师会,地方律师会则须接受地方检事局首长的监督。

2.战后司法组织的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日本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制定、颁布了《法院法》、《检察厅法》和《律师法》,从而使日本的司法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

1947年颁布实施的《法院法》废除了明治宪法体制下设立的行政法院和特别法院,实行单一的法院体系;法院为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简易法院四个审级。

1947年颁布实施的《检察厅法》按法院审级设置独立的检察厅,分为最高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和区检察厅四级;作为统一执行国家检察工作的机关,下级检察厅受上级检察厅领导,法务大臣有权对检察厅进行一般的指导监督;检察官不再是司法官,而是国家行政官吏,其地位受法律保护。

1949年颁布的《律师法》确立律师自治原则,改变了日本律师处于国家机关严密监督之下的的旧体制,并规定:律师的主要使命是维护人权、伸张正义,在地方法院辖区内设立律师会,在全国设立日本律师联合会;律师联合会是所有律师都必须参加的团体,它是指导、联系及监督全国的律师及律师会的最高机关;律师有权设置律师事务所,但须向所在地的律师会办理申报手续。现在日本的律师事务所分单独事务所和共同事务所两种,大部分的律师都集中在日本的大城市,其主要业务活动是参加法庭诉讼。

日本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的社会地位很高,均有严格的考试、录用、培养制度,对日本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法律实践的完善都有很大的贡献,三者一起构成日本的“法曹三者”,被誉为“法制建设上的三根支柱”。

(二)诉讼制度

1.近代诉讼法典的制定

(1)《刑事诉讼法典》的制定

1890年,日本参照德国刑事诉讼法,颁布了《刑事诉讼法》,它分为8编15章,共 334条,其基本特点是:将诉讼分为公诉与私诉,公诉由检事提起、以证明犯罪和适用刑罚为目的,私诉由被害人提起,以返还赃物及得到因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为目的;具体规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把预审作为公判审理前必须的诉讼程序;规定了4种上诉形式,即控诉、上告、非常上告、抗告。

(2)《民事诉讼法典》的制定

1880年日本曾仿照1807年的法国民事诉讼法制定过一个草案,但因政府已准备改效1877年的德国民事诉讼法而未能交付审议。1884年聘请德国专家帮助起草民事诉讼法典,经法律调查委员会的几度修改,于1890年4月获得通过并公布,次年1月开始实施。该法典是日本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分为8编12章,共805条,主要特点有:贯彻当事人进行主义、法院不干涉的原则;肯定了通过和解解决民事纠纷的传统做法,诉讼提起前可以申请法院和解,在第一审程序中的任何阶段法官都有权进行和解尝试,若和解不成再进行判决;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只限于在原审提出的请求和上诉申请的范围内进行。

2.战后诉讼制度的变化

二次大战以后,刑事诉讼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1)1948年日本《刑事诉讼法》体现出新的特点:① 规定各种强制处分都须有令状,新设宣告拘留理由制度,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原则;② 明确刑事案件的追诉权专属于检察官和检察官根据罪犯的情况享有起诉或不起诉的裁量权,但又规定职权滥用罪,以防止检察官行使职权的不公正;③废止预审,扩大辩护制度,限制被告人自供的证据能力,体现了对被告当事人地位的尊重;④检察官提起公诉时只向法院提交一份起诉状,而不移送案卷和证据材料,贯彻了以庭审为中心和辩论原则;⑤废除了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对被告有利的按其请求可以再审,第二审的控诉从原来的复审制改为事后审查制。总之,这个法典体现了大陆刑诉制度与英美刑诉制度相结合的特点。

(2)1929年开始实施的《民事诉讼法》在二次大战后并没有被全面修改,但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受美国法律制度的影响,对《民事诉讼法》作了部分修改,颁布了单行法规,在减轻诉讼双方的负担、削弱父权干涉主义及诉讼程序民主化等方面有所改进。后又出现将本来属于《民事诉讼法》的事项分离出来的趋势,如1979年制定了《民事执行法》、1989年制定了《民事保全法》等单行法规,使民事诉讼制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战后废除了行政法院的设置,行政诉讼案件也由普通法院审理,但由于行政诉讼案件的特殊性,1948年制定《行政案件诉讼特例法》。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则主要体现在1962年制定的《行政案件诉讼法》中。行政案件的诉讼程序有其相对独立性。

㈦ 中日贸易合作,一旦发生问题上法庭,定在在日本以日本法律判决,这种说法合理吗

国际贸易,通常有约定管辖方式(是诉讼还是仲裁),管辖的法院(中国的法院还回是日本国的法院)和适用答的法律(中国的法律还是日本国的法律,还是国际贸易规则等),这是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的,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都是合法的,当然如果存在侵犯国家主权的规定,那就无效。你和日本企业做生意,最好当然是约定适用中国的法律进行判决,且要在中国大陆法律管辖,这样对你肯定是有利的。

㈧ 中国民间对日本的诉讼为什么都失败了

日本不承认中国法院作出的判决的法律效力,中国同样如此,也不承认日本法院判决的法律效力;因此,在以前,中国的受害者只能赴日本起诉,判决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一、日本政府人为设置法律障碍,日本公司刻意回避法律责任
随着中日政治关系的变化,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对日本的需要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中国已经改变态度!在京部分劳工幸存者及遗属委托康健律师团于2014年2月26日,率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三菱公司等被告企业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目前,已有63名受害劳工执意追究三菱公司的法律责任,并先后获得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立案。
在此之前,三菱公司曾口头表示,愿意与中国劳工全面和解,但长期拒绝和解谈判。直至中国法院立案后,三菱公司感受到了压力,这才积极地抛出“和解协议”,意欲一揽子解决所有劳工的诉权问题。三菱公司摆出和解的姿态、积极推动全面和解的目的,难免有逃避中国法院的管辖、逃避法律责任之嫌。
二、中国法院审理日本血债企业案件意义重大
迄今为止,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赴日诉讼的近30个案件,大多被日本各级法院以中国政府放弃了个人对日索赔诉权为由驳回。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声称:“日中之间关于上次大战的索赔权问题,在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发表后便已经不再存在。这是日本政府一贯的立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中国劳工坚持在中国法院起诉、追究三菱公司的法律责任就显得意义重大。
此前日本最高法院的判决明显歪曲历史,偏袒三菱公司,肆意剥夺了中国受害劳工的合法权益。但任何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奴役劳工的侵权行为实施者都无法逃脱法律责任。日本司法机构和日本政府诬称中国政府放弃了民间对日索赔的诉权,这是片面的、十分不负责任的说辞。中国受害劳工在国内起诉加害者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同时,法庭的审理必然会涉及澄清中国政府的立场和依据,作出依法维护国家主权、维护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尊严和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的判决。通过开庭依法审理有助于粉碎日本司法机构和日本政府肆意挑拨中国政府和人民之间关系的阴谋。
在对日民间索赔的问题上,法律争端尽可能用法律手段进行解决为妥。此案一旦在中国法院获胜,如果这些企业还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必将促进其他日本加害企业主动与受害劳工进行和解谈判,因此,中国法院的一纸判决,不可或缺且意义重大!

㈨ 请问我跟日本人在日本登记了,并且我已经回国,而他还在日本,如果我要诉讼离婚应该怎么做。

涉外离婚诉讼是解除涉外婚姻关系而引发的诉讼。依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涉外婚姻是指婚姻关系中具有涉外因素的婚姻,这里的涉外因素包括夫妻一方是港、澳、台居民、华侨、外国人,或者婚姻登记在国外办理。对于在国内办理结婚登记,一方或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的离婚诉讼,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涉外离婚诉讼。
涉外离婚诉讼的管辖问题较非涉外离婚诉讼案件的管辖要复杂的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对于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案件,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注:从文意可知上面提到的是应是夫妻双方为华侨的情况,不单指一方;婚姻缔结地即婚姻登记地)
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国内一方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以经常居住地为准。如国外一方向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受诉的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出国留学后分道扬镳的不在少数,若一方提出离婚,则在管辖问题上适用这一规定。)
对在国外办理结婚登记的离婚诉讼,如果双方均为外国人,我国法院原则上不予受理;如果双方为中国公民(不管有未在国外定居),则我国法院在受理时一般要求原告提交婚姻登记地法院出具的“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的证明。
被告若为外国人,在我国国内合法居留的,以被告的居所地为管辖地。比如:被告是美国人,被派遣到美国一家公司在武汉的代表处工作,则武汉的法院有权管辖。(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等交流、合作的加强,我国公民同外国人的结婚率也日益攀升。作为在我国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在我国没有法律意义上的“住所”、“经常居住地”,只有所谓的“居所”。从“原告就被告”这一一般性的管辖原理出发,应以居所地作为管辖地)
“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承认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这一民事诉讼法关于“默认管辖权”的规定。对于涉外离婚诉讼而言则不适用。对于一件涉外离婚案件,如果本应属于他国管辖,原告却向我国法院起诉,则不能因为被告没有异议而使我国法院成为管辖法院。

热点内容
劳动法规定的病假时间 发布:2025-09-08 16:14:00 浏览:834
萬安法院拍 发布:2025-09-08 16:08:19 浏览:639
新疆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9-08 15:50:45 浏览:292
法院判决字体 发布:2025-09-08 15:40:01 浏览:8
草书书法学而 发布:2025-09-08 15:39:59 浏览:575
民法通则41条 发布:2025-09-08 15:29:21 浏览:640
综合治理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08 15:20:42 浏览:320
济南维权律师 发布:2025-09-08 15:19:50 浏览:196
新婚姻法房子归属问题新婚 发布:2025-09-08 15:19:47 浏览:585
群内通知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08 15:18:22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