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逃逸法院

逃逸法院

发布时间: 2021-01-10 13:35:36

⑴ 交警认定是逃逸 法院怎么量刑

1.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专致人重伤、死属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逃逸行为有可能加重处罚,具体幅度如该法条所示。但加重的前提是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是出现重大损害(包括死一人以上或重伤三人以上,或有其他重大伤害),如果未造成重大损害,是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当然谈不上加重处罚。
3.建议你详细描述事实,再作商量。
望采纳,谢谢!

⑵ 交通肇事逃逸法院可能会判缓刑吗

1、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且有逃逸情节,是不能判处缓刑的。
2、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3、《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⑶ 交通事故逃逸,法院判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不服上诉中院,会改判吗

是否能够改判需要根据诉讼双方提出的证据进行复核。
很难说一定能改判。
不过还是有机会的。
不过一般情况肇事逃逸,保险公司可以不予理赔。

⑷ 法院对逃逸如何界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专》第三属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该解释关于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如下: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如下: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从以上法律规定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交通肇事后逃逸”所指的各种行为。

⑸ 交通事故涉及第三方逃逸法院如何判决

要看案件具体情况,1人重伤+逃逸并负主要责任以上的判年以下;交通肇事罪后+逃逸判3-7年;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7年以上。
依据《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⑹ 肇事逃逸法院如何处理

要看是否构成犯罪,如果不构成犯罪的话,处罚如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内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容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⑺ 交通肇事逃逸是由谁来判定的,是交警部门还是法院

《道路交通安全复法》的规定:制“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从这条上看,交警就可以进行逃逸的判断了。毕竟这时候有可能仅仅是行政处罚。

但是,如果在法庭上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没有逃逸,则可以提出,法院会在庭审中不采信交警的判断。

热点内容
工商总局指导意见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07 13:43:37 浏览:616
李佳行政法强化班 发布:2025-09-07 13:37:35 浏览:864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区别 发布:2025-09-07 13:32:17 浏览:644
兰大法律硕士有奖学金制度么 发布:2025-09-07 13:20:03 浏览:179
证据法法学 发布:2025-09-07 12:53:23 浏览:897
财务专用章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7 12:51:08 浏览:619
录音借钱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07 12:50:58 浏览:76
法律援助工作经费项目简介 发布:2025-09-07 12:50:12 浏览:428
2018年初级经济法重点笔记 发布:2025-09-07 12:48:04 浏览:542
法院系统公务员 发布:2025-09-07 12:47:54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