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官东京审判
① 请介绍一下参加过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如题 谢谢了
梅汝璈(1904年~1973年),字亚轩,江西人,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代的梅汝璈在江西省立模范小学读书。因父亲梅晓春家教极严,梅汝璈每日必须早早起床到外面拾猪粪牛粪当农田的肥料。每日出门拾粪时,他总要带本英语书,一边拾粪一边苦读,常常到了忘我的境界。 12岁那年,梅汝璈小学毕业,旋即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留学预备班(清华大学前身)学习。1924年,梅汝璈赴美国留学。1926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文科学士学位。1926年夏—1928年冬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29年回国以后,他考虑到山西大学历史悠久,而且与清华大学同样有“庚子赔款”的渊源,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特点,加上梅汝璈的同学冀朝鼎的父亲、时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的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创始人冀贡泉的邀请,到山西大学法学院出任教授。任教期间,他主要讲授英美法、政治学、民法概论、刑法概论、国际私法等课程。 梅汝璈在强调“法治”重要性的同时,还经常以清华人“耻不如人”的精神勉励学生。他谆谆告诫同学们:“清华大学和山西大学的建立都与外国人利用中国的‘庚子赔款’有关,其用意是培养崇外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明耻’,耻中国的科技文化不如西方国家,耻我们的大学现在还不如西方的大学,我们要奋发图强以雪耻。” 4年后即1933年,梅汝璈又应聘到张伯苓担任校长的南开大学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南开迁往昆明与北大、清华合并成立“西南联大”。梅汝璈途经重庆,应在中央政治学校兼职的清华校友顾毓琇的邀聘,担任中央政治学校的法律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梅汝璈回到上海,出任复旦大学法律系的教授。 以上出自http://www.daynews.com.cn/mag6/20060907/ca485836.htm
② 中国法官在东京审判中起诉日本“东条英机,……等人时。为什么没有起诉日本天皇
远东军事法庭只是审判日本战犯,并没有审判日本国民
起诉天皇意味着起诉全日本国版民,权日本人是不可能接受的
(虽然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但是天皇在日本民众中的地位并没有太大影响)
日本当时虽然已经宣布战败,但是本土武装并没有被完全解除
一旦决定审判天皇并宣布有罪,极可能再度引发战争直到大和民族回到石器时代无力抵抗
二战美国对东京进行了多次轰炸,轰炸机也无数次从日本皇宫上方飞过
不过美国严禁伤害天皇,原因就是因为天皇是日本民众的精神领袖,至高无上的神
③ 东京大审判的中国法官是谁,为我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东京大审判的中国法官是谁,为我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一、东京大审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东京大审判是在二战结束之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的东京对二战中的日本战犯进行的审判。当时的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在审判中,中国代表团受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然而,整个法庭上不赞成对这些战犯处以死刑的人居然占了大多数。中国的法官和检察官们在面对其他各国法官们的偏见和刁难的时候,他们斗智斗勇,克服了对美国法律了解等种种的不利因素,终于在庭审辩论上取得了上风。这次审判持续了长达两年的时间。最终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被判处死刑。
④ 《东京审判》中的那个中国法官叫什么,还有那个检察官
法官 梅汝璈 检察官 向哲浚
⑤ 东京审判指的是什么当时有哪些法官在场
东京审判,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
在1945年9月3日,日本正式投降,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的好战分子也在东京被处以严厉的审判,世界才得以回归人人向往的和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惨痛的经历,我们才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在当下复杂的世界格局下,回顾这些令人心痛的事可以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很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时刻享受着和平的喜悦与国家带给我们的无尽的美好。
社会的各个阶层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⑥ 《东京审判》中那个中国法官和那几个日本犯人叫什么
《东京审判》中日本战犯的名字与中国法官的详情
中华民国: 梅汝璈 律师;立法院立法委员 (吴学义法律顾问)
共有28个被告被审判,大部分是军事或政治的领导者。两个被告(永野修身、松冈洋右)于审判期间自然因素死亡。大川周明在审判期间装疯,而逃脱了正义的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绞刑
七名甲级战犯因为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而判决绞刑。他们于1948年12月23日在池袋的巣鸭监狱执行死刑。
东条英机,陆军大将,日本前关东远征军指挥官、前陆军大臣、前首相。
板垣征四郎,陆军大将,日本陆军大臣、前关东军参谋长、前中国派遣军参谋长。
木村兵太郎,陆军大将,前驻缅甸日军总司令。
土肥原贤二,陆军大将,特务、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军官。
广田弘毅,男爵,日本前首相。东京审判被绞死的唯一文官战犯。
松井石根,陆军大将,日本前华中派遣军总司令。
武藤章,陆军中将,日本前第十四师团参谋长、前陆军省军务局局长。
▲终身监禁
16个被判决终身监禁。三个(小矶国昭、白鸟敏夫、梅津美治郎)死于狱中,而其他的于1955年假释出狱。
荒木贞夫,陆军大将,日本前文部大臣。
梅津美治郎,陆军大将,日本前陆军参谋总长、前关东军司令。死于狱中。
大岛浩,日本前驻德国大使。
冈敬纯,海军大将,日本前海军省军务局局长、海军次官。
贺屋兴宣,日本前大藏大臣。
木户幸一,侯爵,日本前内大臣、前文部大臣。
小矶国昭,陆军大将,前朝鲜总督,日本前首相。死于狱中。
佐藤贤了,陆军大将,日本前陆军省军务局长。
嶋田繁太郎,海军大将,日本前海军大臣、前海军军令部总长。
白鸟敏夫,日本前驻意大利大使、外务省顾问官。死于狱中。
铃木贞一,陆军中将,日本前内阁企划院总裁兼无任所国务大臣。
南次郎,陆军大将,日本前关东军司令、前朝鲜总督。
桥本欣五郎,陆军大将,中日战争的煽动者、日本翼赞政治会(法西斯统治下的议会)总裁。
畑俊六,陆军大将,日本前华中派遣军总司令。
平沼骐一郎,男爵,日本前国务大臣。死于狱中。
星野直树,日本前书记官长兼国务大臣。
▲有期徒刑
重光葵(7年),日本前内阁外务大臣 ,假释后于鸠山一郎内阁服务。
东乡茂德(20年),日本前内阁外务大臣,死于狱中。
判决前病死
永野修身,海军元帅,日本前海军军令部总长(1947年1月2日死亡)。
松冈洋右,日本前内阁外务大臣(1946年6月27日死亡)。
▲免予起诉
大川周明,日本法西斯文人、种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理论家、九一八事变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受审后即患梅毒性脑炎而引起的精神异常而被认为免除追诉
[编辑本段]审判前已死战犯
杉山元 ,陆军元帅、第一总军司令(战败畏罪自杀)
本庄繁 ,陆军大将、前关东军司令(战败畏罪自杀)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近卫文麿,公爵(继承),前日本首相(战败畏罪自杀)
山本五十六,海军元帅(追赠),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战时击毙)
南云忠一,海军大将(追赠),联合舰队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官(战时战败自杀)
阿南惟几,陆军大将,陆军大臣(战败当天自杀)
中岛今朝吾 ,陆军中将,原第十六师团的师团长(抓捕前一天病死)
柳川平助,陆军中将,原近卫内阁国务大臣,原第十军司令(战时病死)
⑦ 东京审判后中国法官去向
东京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美、英、法、苏、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印度、菲律宾11国指派的11名法官组成。
中国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国方面参加东京审判,任中国驻国际法庭法律代表团团长,首席检察官和首席法官。向哲浚和倪征燠:为远东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
梅汝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在北京逝世,终年68岁。
向哲浚(1892-1987),湖南省宁乡县双江口人,远东国际大审判结束后,拒绝了国民党政府让其出任“最高法院首席检察长”的任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法政大学、上海大夏大学、东吴大学担任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又先后在复旦大学法律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担任法律教学和研究工作。1960年担任上海财经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兼外语教研室主任,1965年退休,1987年8月31日逝世,享年96岁。
倪征燠 (读音:yù),1906年出生于苏州府吴江县 (今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镇,中学毕业后,他立志学法,报效国家。
倪征燠,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新中国成立后,倪征燠调到外交部条约法律司任法律顾问。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后,他多次作为代表出席国际海洋法大会;1981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1984年,倪征燠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资深的阅历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国际司法界最高荣誉的国际法官。倪征燠于2003年9月3日晚19点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⑧ 在东京审判中谁担任中国方面的律师
东京
公元1946年5月3日,东京。
10时30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庭执行官高声宣布开回庭,法庭里的所答有人起立,迎候法官入场。在一片肃静中,卫勃庭长率领着身着黑色法袍的法官们威严地走入法庭,登上审判席。一位中国法官紧随其后坐在卫勃的左侧。在以后的庭审中,这名中国法官在这个位置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名中国法官就是梅汝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