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献血法院

献血法院

发布时间: 2021-01-10 22:55:48

㈠ 单位可以强制员工献血吗

强迫员工无偿献血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在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的前提内下,容提倡自愿献血。强迫员工无偿献血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员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
法律依据:
《宪法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献血法》第二条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六条 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和本居民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现役军人献血的动员和组织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第九条 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㈡ 献血法中定义的直系亲属是什么概念急,有知道的请讲一下。

1、“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1)《献血法》没有明确规定和相关解释:如果有明确规定和解释的,应按针对《献血法》的规定和解释处理。
(2)如果需要解释,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是由防卫部门作出规定。
(3)在没有以上解释或规定时:我认为应适用《民法通则》中关于近亲属的解释。
(4)《民法通则》中关于近亲属的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5)如果是刑事诉讼中,近亲属只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2、“我献血证有用没? 血液中心解释的是只有父母、子女、配偶,直接把爷爷和孙子女不当直系亲属? ”:
(1)应该是没用,俺记得好像是有一个内部规定确定临床用血中近亲属的范围,但具体的记不清了:你可以向血液中心的人索要依据。
(2)如果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就只能依照规定确定不同情况下“直系亲属”的范围,不能把世俗的看法或是一般情况下对直系亲属的认识拿来说理:因为不同的情况下法律和政策可能对近亲属范围作出不同的规定,最明显的就是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时,近亲属有严格的限制和区别。

3、“如果真是这样,那咱再也不去献血了,大家也不用去献血了,自己亲人都没法用,献给别人用个啥劲啊。”:
(1)这话应是气话:献血还是应该鼓励的,你爷爷这次虽然不能享受优惠,但以后你父母、你自己、你妻子儿女还可以享受优惠的,这些也都是你的亲人,不能说爷爷不能用血就是“自己亲人都没法用”,只要法律和政策是对所有人都一样适用就公平。
(2)不是说大话鼓励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俺也是献血志愿者,也有义务献血证的。献血助人也自助,至于能够享受优惠的亲属范围有限,那是国家的规定,只要对所有人都是这样,也无可厚非。

4、“那意思就是说 爷爷可以得到我献血的优惠了? 那血站的人解释却不行”:我认为不行:应遵照血站的规定。你可以向血站索要文件依据看看。

5、 “直系亲属是包括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的呀。 直系血亲里面就有爷爷孙子,直系姻亲包括配偶的啊。 这到底怎么规定的?”:
(1)不同的法律中对直系亲属的范围有不同的规定,应区分不同情况来适用。
(2)如何规定:上面已有分析。

6、另外,你所在地的省级政府的条例是更具体的规定,可以查看一下。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期待更多朋友精彩的回答。

㈢ 献血法中定义的直系亲属是什么概念急!!

  1. 爷孙关系是直系亲属。

  2. 献血法没有直接规定直系亲属,在地方的献血条例中有规定,献血者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无偿用血。

  3. 按亲属间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可分为直系亲与旁系亲。直系血亲,是指相互间具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直系血亲是被一系列的直线式的出生事实连结在一起的。所以,爷孙关系是直系血亲。

  4. 献血法没有直接规定直系亲属,在各地方的献血条例中,一般都有规定献血者及其近亲属可以无偿用血,但一般规定享受无偿用血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请注意,规定可以无偿用血的是近亲属,而不是直系亲属,这两个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5. 直系亲属的范围广于直系血亲,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直系亲属不仅包括自然血亲还包括拟制血亲,直系血亲只包括自然血亲。例如:父母,子女。直系血亲仅指亲生父母和子女,直系亲属既包括亲生父母和子女,还包括养父母和子女以及有抚养和赡养关系的继父母和继子女。

  • 直系亲属包括部分直系血亲和配偶。例如:在户口和有些表格中直系亲属为:配偶,父母,子女三者。

  • 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配偶、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例如:有些丧假的适用条件为:配偶、子女、父母,(外)祖父母,(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的死亡。这里的血亲包括拟制血亲。

  • 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配偶,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例如:会计回避制度中的“直系亲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解释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配偶亲关系。

(3)献血法院扩展阅读:

  • 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和奖励的权利。

  • 金奖 :无偿献血40次。

  • 银奖:无偿献血30次。

  • 铜奖:无偿献血20次。

  • 献血者人格不受侮辱,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力。献血者参加献血可享受免费体检、血液检查的特遇。根据江苏省公民临床用血及互助保证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免交用血互助保证金,并且自己或本人直系亲属用血可以免费用血。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享有如下用血权利:无偿献血的公民,本人有享受免费用血的权利。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指父母、子女)需要临献血证哪些直系亲属能享受。

㈣ 单位组织义务献血,不献的话还得交钱,我有领导发布交钱信息的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求懂法律的人帮忙!

  1. 既然是义务献血, 员工就有权自主决定献血或不献血,不想献血的,单位无权要求员另外交钱回。

  2. 聊天记录属于答音像证据,只能聊天记录证明力比较低,但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可以证明事实。

  3. 你起诉,诉讼请求是什么?无非是要求单位返还已经交的20元吧?到法院起诉解决,一般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成本太高,建议你直接带证据向上一级单位或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投诉,比到法院解决要快得多。

㈤ 公司强迫员工无偿献血是否违法

强迫员工无偿献血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在确保专献血者身属体健康的前提下,提倡自愿献血。强迫员工无偿献血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员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
法律依据:
《宪法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献血法》第二条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六条 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和本居民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现役军人献血的动员和组织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第九条 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㈥ 输血后感染“丙肝”如何诉讼

案情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之后,先后出现了数起“丙肝”患者起诉医院要求民事赔偿的案件,这数名患者均是多年前在医院有过输血的经历,最长的已经18年了。最终人民法院的判决各异,有的根据该《规定》以医院无法证明患者在输血前就患有“丙肝”、医院为患者所输的血液也没有进行“丙肝”检测为由判决医院承担赔偿责任;有的则认为根据当时对于献血员的体格检查的要求和采集血液过程中病毒检验的有关规定,并没有要求进行“丙肝” 的检测,且医院所输的血液来自于血液中心提供的成品,医院在进行输血操作的过程中没有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判决驳回原告(患者)的诉讼请求。 律师点评山东诚亦成律师事务所张洪涛: 对于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之前若干年前有过输血经历并且若干年后被诊断为“丙型肝炎”的患者提起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谨慎地适用该《规定》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除应当考虑根据当时卫生部的要求血站进行采集血液时应当进行“丙肝”检测的开始时间,也要考虑临床上应当增加“丙肝”检测的开始时间,必要时可以征求传染病科专家的意见,这样才能作出公正公平的认定,而不能机械地适用《规定》中的证据分配原则。 对于在临床血液检查和采集血液过程中应当进行“丙肝”检测的要求实施之后没有进行采血时的“丙肝”检测以及在输血前对患者没有进行“丙肝”检测从而不能排除患者在输血前即患有“丙肝”的案件,可以直接依照《规定》中的过错推定原则推定医院存在过错责任。 而输血事件发生在临床血液检查和采集血液过程中应当进行“丙肝”检测的规定实施之前的,只要医院在输血过程中没有违反输血规范的,医院就不存在过错责任。但是,在此种情况下并不代表医院没有任何责任,而是应当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认定由患者、医院、血站分担民事责任。 当然,即便是当前输血后发生了感染“丙肝”的事件,即使血液中心在采血过程中进行了“丙肝”的检测,仍不能保证所提供的血液制品中一定不含有“丙肝”病毒,仍然存在由于该血液中的“丙肝”病毒处于“窗口期”而无法被检验出的可能。因此,一旦发生诉讼,在认定医院在输血过程中没有违反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如果无法排除献血员在献血之后发生了“丙肝”的可能,也应当按照公平原则判决患者和血站分担民事责任。 在此,提醒患者和医院:在可能是因输血导致的感染事件而引发的民事诉讼中,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血液中心共同参加诉讼,以便人民法院查清事情的真伪,正确认定责任。

㈦ 关于献血法的一些法律问题

从案情来看,1周某的行为只是一般的民事委托关系——周某委托孙某找人进行献血。是民事法律关系。2孙某的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的333条,构成了犯罪,因为刑法具有强制性,所以受到了刑罚。

㈧ 打架如果判3年也曾无偿献血7次,其父又是抗疫志愿者能否减刑

比较难,是否能减刑主要取决于收监后的悔罪态度和接受教育改造的表现,专献血只能说明你改造属的难度,量刑时法院可灼情考虑,至于你父亲是抗疫志愿者,那对减刑更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根据1997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1项的规定,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认罪伏法;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二是立功表现。这里的立功表现,根据前引司法解释第1条第2项的规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揭发、检举监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2)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3)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4)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5)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

㈨ 不献血就罚款50元,合理么

不合理.而且还是违法的.
但是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权大于法的.

㈩ 加拿大华裔女孩因为什么献血被拒

华裔女孩嫣红·德万(Yanhong Dewan)4岁时被加拿大人伊冯娜·苏利耶收养,17岁时萌生了通过献血去帮助别人的想法。然而5年过去了,她依然未能成功献血。



多伦多ARCH残疾人法律中心的特丝·谢尔登说:“此事关系到残疾人平等参与的机会,关乎确保献血者可以参与筛选过程。”

德万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姑娘,比如她会留长头发然后剪下来送给癌症病人做假发,会给残疾人奥运会筹集资金。加拿大联邦法院法官艾伦·迪纳也认为,德万是个“特别善良和慷慨的年轻女性”。

人家不就想献个血吗,又没有什么传染疾病。

热点内容
中级经济法讲的比较好的老师 发布:2025-09-02 07:02:21 浏览:544
鄂州市法院 发布:2025-09-02 07:01:44 浏览:558
劳动法病假要扣工资吗 发布:2025-09-02 06:55:53 浏览:755
住房公积金经办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2 06:49:47 浏览:769
法官和警察工资 发布:2025-09-02 06:24:50 浏览:136
港澳立法会 发布:2025-09-02 06:11:35 浏览:239
2015二建法规精讲班 发布:2025-09-02 06:10:53 浏览:521
反驳站在道德制高点 发布:2025-09-02 06:10:52 浏览:570
收据盖项目部公章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02 05:58:50 浏览:308
劳动法中有对考勤的规定吗 发布:2025-09-02 05:53:53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