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服务大局
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秉持“三个至上”的工作理念,围绕“公正与效率”的核心,确立了“服务大局、公正司法、深化改革、树立形象、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通过一系列荣誉的认可,证明了他们的工作成效。
自2006年起,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重点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审判职能强化:法院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厉打击严重犯罪,同时注重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促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改造。民事审判方面,他们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和农民权益,推动经济发展。
- 信息化与公开透明:法院实施阳光工程,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审判管理效率,并通过公开透明的审判过程,增强司法公信力。
- 便民诉讼:法院制定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如设立诉讼绿色通道、网上立案等,致力于创建人民满意的司法环境。
- 弱势群体保护:他们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保障其合法权益,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 装备现代化:在面对经济条件的挑战下,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投资建设现代化设施,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实现了物质装备的现代化。
人民法庭的规范化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以“人品要正、管理要严、待民要亲、断案要明”的要求,助力基层服务和和谐社会建设。
(1)法院服务大局扩展阅读
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现有正式干警15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3.8 %,其中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6人。辖8个基层法院,35处人民法庭。两级法院共有法官682人,其他工作人员496人,年办案4万余件,其中中院年均办案在2700件以上。
Ⅱ 桑植县人民法院简介
桑植县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8月,至今已搬迁三次,变更四个地点。现有90名在职工作人员,内部设有15个机关庭、局、室、队,以及7个基层人民法庭。
近年来,在县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桑植县人民法院坚持“三个至上”的执法理念,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以“服务大局、定纷止争、提升形象”为着力点,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发展。
桑植县人民法院现有90名在职干警,设有15个机关庭、局、室、队以及7个基层人民法庭。近年来,在县委的领导下,法院坚持“三个至上”的执法理念,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以“服务大局、定纷止争、提升形象”为着力点,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桑植县人民法院致力于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定纷止争,提升形象,坚持“三个至上”的执法理念,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发展。
桑植县人民法院在县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三个至上”的执法理念,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以“服务大局、定纷止争、提升形象”为着力点,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法院现有90名在职干警,设有15个机关庭、局、室、队以及7个基层人民法庭。
Ⅲ 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工作实绩
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的工作实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判执行工作成效显著:
- 近年来,法院积极履行审判职责,高效处理各类案件。例如,2009年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837件,结案3534件,结案率高达92.10%,显示了法院在处理案件方面的高效性。
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 通过诉讼标的调整,法院为社会提供了价值1.5亿元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服务大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法院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积极开展审判执行工作,为推动重庆市忠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法院的工作不仅关注个案的公正处理,更注重通过司法手段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 法院通过公正审判,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法院的工作实绩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服务大局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工作实绩,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