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外国法院啥样

外国法院啥样

发布时间: 2021-01-12 06:55:47

Ⅰ 国外法院门口蒙面拿天平的石像是谁,是什么故事、神话的人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这样的人没别提包公狄仁杰

1、西弥斯抄,主管神界的公平女神袭,是天空之神优利纳斯(Uranus)和大地女神盖亚(Gaea)的后代。在神话的描绘中,西弥斯一手持“公正之天平”,另一手持一把剑。她的双眼总是闭合的,意味着她在做出决定时的依据,全凭心中的公平

2、泰美斯:是希腊正义与法律女神,以头脑清晰见称.她用布蒙住双眼,代表一视同仁;右手捧着天平,代表公平、公正;左手握着长剑,代表正义权威

Ⅱ 外国法院对中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什么原则

崇洋,媚洋,惧洋,已成惯例。还对外国公民的权利限制?你看看现在,要是同样的违法犯罪,外国人没事,中国人就要受制裁,或外国人被处罚得轻,中国人被处罚得重。

Ⅲ 如何起诉外国人请懂法律的朋友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第二百五十九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第二百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

第二百六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应当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当事人要求提供翻译的,可以提供,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二百六十三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

第二百六十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第二百七十六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人民法院和外国法院可以相互请求,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以及进行其他诉讼行为。

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有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

第二百七十七条: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

外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除前款规定的情况外,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准许,任何外国机关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

第二百八十条: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

(3)外国法院啥样扩展阅读

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四)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

(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

(六)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七)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受送达人收悉的方式送达;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三个月,即视为送达。

Ⅳ 法院地给予外国人什么样的诉讼权利,由决定

《民事诉讼法》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回起诉、应诉,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Ⅳ 为什么法院不能拍照,外国的法院也是这样吗

开庭复中未经批准不可以拍制照
外国的法院也是这样吗?

具体看什么国家
至少比如美国英国啊什么国家根本不接受这样的申请
谢谢,我还有个问题,没人回答……问你吧。我去旁听了一个刑事诉讼,请问我能知道宣判结果吗?

可以,但是需要自己去问

Ⅵ 法院地给予外国人什么样的诉讼权利,由决定.a 法院地法 b 当事人属人法 c 行为

由法院地法决定。来
法院源地法是指审理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比如外国人在中国参与审理,他有什么样的诉讼权利,由我国法律决定。
实践中,我国法律对外国人的诉讼权利采用的是“对等原则”。即在外国人的本国法院给予中国人什么样的诉讼权利,我国法院也给予该外国人什么样的诉讼权利。

Ⅶ 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怎样才能在我国得到承认和执行

你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中内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容承认和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 第二百六十六条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承认和执行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后,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认其效力,需要执行的,发出执行令,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认和执行。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Ⅷ 竟然主权豁免,而且国家不能作为被告在外国法院受审的话,那国家怎么能成为原告起诉他国呢,不矛盾吗

A国实行绝对主权豁免,B国实行相对主权豁免
A国不能被B国起诉,但是A国能够就相关事由起诉B国

Ⅸ 法院地给予外国人什么样的诉讼权利,由决定

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当事人共有的诉讼权利主要有:1.以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2.申请回避;3.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4.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5.有权参加法庭调查、质证和辩论、发表意见;6.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7.对生效裁判提出申诉等。

1.被害人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通常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

(1)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除了享有一些为其他当事人所共有的诉讼权利外,还享有一些特有的诉讼权利:

①有权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委托诉讼代理人;

②对于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报案或者控告,要求有关机关立案;

③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有权获知原因,并可申请复议;对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由后者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理由,并予以纠正;

④对于人民检察院所做的不起诉决定,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要求提起公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⑤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不服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

(2)被害人的诉讼义务:

①如实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案件事实;

②接受公安司法机关传唤,按时出席法庭;

③遵守法庭秩序,在法庭上接受询问和回答问题。

2.自诉人

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自诉人承担控诉职能。

(1)自诉人的主要诉讼权利有:

①向人民法院直接提出自诉;

②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③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

④接受调解(特定案件);

⑤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⑥申请回避;

⑦法院受理案件后,对于因客观原因无法取证的,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⑧提出上诉;

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⑩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等。

(2)自诉人的主要诉讼义务有:

①自诉人负有举证责任;

②捏造事实,伪造证据要承担诬告陷害的法律责任

③自诉人应当亲自参加诉讼。刑事诉讼法第171条增加规定,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对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的两种称谓。公诉案件中,受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称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后,则称为“被告人”。

(1)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拥有一系列诉讼权利的诉讼主体,居于当事人的地位。

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案件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他们居于被追诉者的地位。

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身还可以成为重要的证据来源。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按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防御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两种。防御性权利,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对抗追诉方的指控、抵销其控诉效果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救济性权利,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国家专门机关所作的对其不利的行为、决定或裁判,要求另一专门机关予以审查并作出改变或撤销的诉讼权利。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防御性权利主要有:

①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②有权自行或在辩护人协助下获得辩护;有权在法定条件下获得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护人的法律帮助;有权拒绝辩护人继续为其辩护,也有权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③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提出的与本案无关的问题;

④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代为申请取保候审等;

⑤有权在开庭前10日收到起诉书副本;

⑥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就指控事实发表陈述,对证人、鉴定人发问,辨认、鉴别物证,听取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其他证据文书,并就上述书面证据发表意见;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⑦有权参加法庭辩论,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⑧有权向法庭作最后陈述;

⑨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对自诉人提出反诉,等等。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救济性权利主要包括:

①有权申请回避,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

②对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③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

④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有权向人民检察院申诉;

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⑥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等等。

⑦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程序保障:

①在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情况下,不得被确定有罪;

②获得人民法院的公开审判;

③获得人民法院独立、公正的审判;

④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受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法进行的讯问;

⑤不受侦查人员实施的非法逮捕、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不受侦查人员的非法搜查、扣押等侦查行为;

⑥在提出上诉时不得被加重刑罚,等等。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义务主要有:

①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承受逮捕、拘留、监视居住、拘传等强制措施;

②接受侦查人员的讯问、搜查、扣押等侦查行为;

③对侦查人员的讯问,应当如实回答;

④承受检察机关的起诉,依法按时出席并接受法庭审判;

⑤遵守法庭纪律,听从审判人员指挥;

⑥对于生效的裁定和判决,有义务执行或协助执行。

4.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1)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共同诉讼权利主要有:①申请回避;②参加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事实调查和辩论;③委托诉讼代理人;④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裁判提出上诉等。

附带民事的原告人,有权提出赔偿请求和撤销请求,有权要求调解和达成和解。

(2)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都应当如实陈述案情,接受调查和审判,执行附带民事的裁判。

附带民事的原告人有义务对赔偿请求提供证据。

5.单位当事人

(1)单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最高法院《解释》第208条:“代表被告单位出庭的诉讼代表人,应当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应当由单位的其他负责人作为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该解释还规定,在审判阶段,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与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同一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另行确定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接到出庭通知的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应当出庭,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其拘传到庭。

单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与自然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大致相同。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作出了以下特殊规定:单位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诉讼代表人有出庭的义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受理单位犯罪案件,应当通知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接到出庭通知的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应当出庭。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拘传到庭。专门机关有权对单位财产采取特殊的强制措施。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214条:“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判决的执行,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可以先行扣押、冻结被告单位的财产或者由被告单位提出担保。”

(2)单位被害人

被害人一般是自然人,但单位也可以成为被害人。单位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与自然人作为被害人时大体相同

麻茜村渲袖渲粮泰蜜幸飘曾岿孜松垂宋医范幼铖

Ⅹ 一国法院为什么要试用外国法律

一国法院适用外国通常都是在民商事诉讼案件中。适用外国法主要的依据来源是本国和外国所缔结的公约和本国法律的规定,比如我国的海商法、民法、民诉法都有相关的规定!
之所以要适用外国法,主要是解决涉外诉讼案件!比如合同的签订地、履行地、被告住所地都在国外、以及判决的域外确认和执行都是需要外国法的适用!

热点内容
怎么看待民法典 发布:2025-08-29 17:43:53 浏览:102
劳动法配套规定 发布:2025-08-29 17:38:04 浏览:133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的劳动关系 发布:2025-08-29 17:34:50 浏览:411
活动发起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9 17:32:43 浏览:396
民法典的进步 发布:2025-08-29 17:28:17 浏览:790
法律顾问报酬支付办法 发布:2025-08-29 17:27:43 浏览:245
2019新婚姻法下载 发布:2025-08-29 17:25:02 浏览:785
公告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9 17:11:23 浏览:28
大学生暑假劳动法 发布:2025-08-29 16:52:09 浏览:376
白斌理论法学真题篇 发布:2025-08-29 16:49:10 浏览: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