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的死刑

法院的死刑

发布时间: 2021-01-12 07:08:57

1. 区级人民法院有权判死刑吗

首先,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只能由中级人民回法院以上的法院答(包括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只有中级人民法院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死刑。其次,我国《法院组织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省、自治区辖市的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区法院属于基层人民法院,所以不能作出死刑判决。另外,我国死刑判决需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

2. 死刑要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我国的法院分为几层法院,中院,高院和最高院,最高院不是国务院,最高院是专司法审判机关,国属务院是行政机关。区别很大。

死刑依法由最高院核准,核准的执行死刑,不予核准的发回重申或者改判。
第二百八十五条 对判处死刑的案件,复核后应当根据案件情形分别作出裁判:
(一)原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裁定予以核准;
(二)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三)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改判;
(四)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3. 中级人民法院有没有判死刑的权限

中级法院有权判死刑,被告人不上诉的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再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网不同意死刑的,发回重新审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3)法院的死刑扩展阅读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四十四条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

第三百四十五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

4. 法院终审判处死刑后多长时间才能执行死刑

1、对于刑事案件被判处死刑的,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

二审判处死刑的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五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六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对于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由最高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下级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七日内交付执行。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五十一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4)法院的死刑扩展阅读:

死刑立即执行后的处理:

1、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机关。

2、通知罪犯家属在限期内领取罪犯尸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对于死刑罪犯的尸体或者骨灰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卷。

3、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一般的,死刑立即执行判决下来以后,需要高级人民法院核实,然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原审人民法院需要在7日内执行死刑,执行完毕后,需要通知家属。

5. 现在法院是如何执行死刑

法院是执行死刑来,刑事诉讼法有明源确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6. 死刑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吗

死刑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版高人民法权院核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6)法院的死刑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七条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7. 法院宣判有的人死刑,是立刻执行的吗那么死刑是用什么样的方法

法院判决书中只是判决死刑(没有判决缓期二年执行的,即为立即执行),但需要最人民法院作出复核决定后才能执行。目前的执行方式是枪决或注射死亡。

8. 法院的每个司法警察都要执行死刑吗

不是,司法警察中只要很少一部分警察可以参与执行死刑。就一个地区而言,一年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很少很少。

而且原先死刑是由武警执行的,21世纪之初改由法警即司法警察执行,如果你报司法警察,那么你应该从事更多的是送达以及陪同律师会见罪犯,或者执行一些基本的法警所要执行的工作。

执行死刑要求的司法警察是公安类学校毕业或者军人考进的,对心理素质以及持枪证、身体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另外还需根据个人的意愿,故可不必担心。

(8)法院的死刑扩展阅读:

司法警察的职权规范:

《人民警察法>第十八条: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权。本条授权除公安机关外的其他警察机关有权规范本系统人民警察职权,并非某些人所谓两高法警条例违法。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照《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条例》的规定包括:

(一)维护审判秩序;

(二)对进入审判区域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三)刑事审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传带证人、鉴定人和传递证据;

(四)在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中,配合实施执行措施,必要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五)执行死刑;

(六)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

(七)执行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依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的规定包括:

(一)保护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犯罪现场;

(二)执行传唤、拘传;

(三)协助执行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协助追捕在逃或者脱逃的犯罪嫌疑人;

(四)参与搜查;

(五)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

(六)送达有关法律文书;

(七)保护出席法庭、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检察人员的安全;

(八)协助维护检察机关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

9. 中级法院可以判处、执行死刑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五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六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9)法院的死刑扩展阅读:

中级法院主要职责是:

1、依法审判本院管辖的民事、行政案件和上级人民法院交由审判的案件;

2、中级以上法院依法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申诉、申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依法审理减刑、假释案件;

3、依法受理国家赔偿案件和决定国家赔偿;

4、上级法院依法对下级人民法院管辖不明的案件指定管辖和审理管辖争议的案件;

5、依法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执行的案件;

6、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7、调查研究审判工作中适用法律、执行政策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意见和司法建议,开展司法统计工作,参与地方立法和综合治理工作;

8、指导辖区内法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法制宣传和队伍建设工作;按照权限管理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协同市机构编制主管部门管理辖区内法院的机构编制工作;

9、指导辖区内法院的财务、装备、技术、鉴定等工作,并负责有关经费和物质装备的管理工作;

10、负责辖区内法院的纪检监察工作;

11、承办其他应由中级人民法院负责的工作。

10. 现在法院是如何执行死刑

法院是复执行死刑,刑事诉制讼法有明确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热点内容
济宁法院拍卖车 发布:2025-08-29 15:25:02 浏览:721
违反选拔任用条例 发布:2025-08-29 15:17:57 浏览:626
江苏省失业保险条例 发布:2025-08-29 15:17:07 浏览:851
劳动法对转岗的规定 发布:2025-08-29 15:10:15 浏览:66
深圳交通违章条例 发布:2025-08-29 15:08:29 浏览:935
小立法规范 发布:2025-08-29 15:03:41 浏览:861
信访条例全称 发布:2025-08-29 14:59:29 浏览:88
中华民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发布:2025-08-29 14:53:12 浏览:59
刑法289 发布:2025-08-29 14:44:52 浏览:587
欧州道德经 发布:2025-08-29 14:44:50 浏览: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