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人员追责

法院人员追责

发布时间: 2025-07-30 08:13:58

法院追责规定全文

法律分析:违反法律规定,擅自对应当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或者私自受理案件的。因过失致使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未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证审判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促进人民法院的廉政建设,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故意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因过失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

第三条 违法审判责任,应当依据违法事实、行为人的法定职责、主观过错以及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确定。

第四条 追究违法审判责任,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法律、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责任自负、罚当其过、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㈡ 民事判错案后如何追责法官

法律分析:如果是你认为判错了,对一审判决不服,刑事案件在十天内,民事案件在十五天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如果是对二审判决,即终审判决不服,则不能上诉了。但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向法院申请再审。时效是在二内年。在此,如果法院确实判错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给当事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可获国家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四十六条法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二)隐瞒、伪造、变造、故意损毁证据、案件材料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审判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四)故意违反法律法规办理案件的;

(五)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拖延办案,贻误工作的;

(七)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八)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输送,或者违反有关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九)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

(十)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法官的处分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㈢ 民事错案如何追责法官

法律分析:追究错案责任,应当严格依法准确认定有关人员的责任。如果认为判错了,如是一审案件可上诉,终审可申请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重新审理,如果法院确实判错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给当事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可获国家赔偿。根据《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例(试行)》的规定,检察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滥用职权造成错案的,应当承担责任。违反法定程序造成案件错误处理的,由直接责任人员承担责任。经过负责的主管人员批准或者许可的,由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四十六条 法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二)隐瞒、伪造、变造、故意损毁证据、案件材料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审判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四)故意违反法律法规办理案件的;

(五)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拖延办案,贻误工作的;

(七)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八)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输送,或者违反有关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九)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

(十)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㈣ 最高法:7 种情形致错案将终身追究

最高法规定审判人员7种情形致错案将终身追究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己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对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是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案情疑难,复杂,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情况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有权提审!

法院判错案如何追责?错案追究责任制的主要追责方式有调离、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党政纪处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法院判决书出现笔误该怎么追究其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6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七)项中的笔误是指法律文书的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一款第(七)项,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适用裁定。判决书产生笔误的,法院应当将补正错误的裁定书一并送达双方当事人。

公务人员办错案件,追责任有时间限制吗?根据中央政法委对法官案件责任终身制提出明确要求,法官对自己审理案件的质量终身负责,出现问题后不能因为时间、岗位和职务变化而免责。最高人民法院针对防范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问题专门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意见》主要强调了以下原则和理念: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坚持程序公正原则,坚持审判公开原则,坚持无罪推定和证据裁判原则。《意见》规定了严格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机制,切实遵守法定诉讼程序,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建立健全制约机制。《意见》作为人民法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确保办理刑事案件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内容
今年学习依法治国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30 23:33:11 浏览:318
镇江市开发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30 22:54:12 浏览:150
淘宝考试违反交通法规 发布:2025-07-30 22:09:34 浏览:265
事业单位新入职员人事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30 21:43:32 浏览:673
太白县司法局 发布:2025-07-30 21:22:26 浏览:305
法院院长任命程序 发布:2025-07-30 20:55:10 浏览:379
靖远法院 发布:2025-07-30 20:34:51 浏览:868
低保户申请法律援助需要 发布:2025-07-30 20:18:50 浏览:955
李洪雷行政法危机 发布:2025-07-30 20:17:34 浏览:622
河口区人民法院案例 发布:2025-07-30 19:43:28 浏览: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