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对当庭宣判的案件

人民法院对当庭宣判的案件

发布时间: 2025-08-05 04:29:36

A. 90后夫妻多次在盒马鲜生超市结账故意遗漏商品,被控盗窃罪

一对90后情侣因贪图“小便宜”,在盒马鲜生超市购物时故意遗漏商品,最终被以盗窃罪起诉。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审理,并当庭宣判。这起案件的判决向公众传递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情侣中一人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另一人同样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这起案件的被告人为一对90后情侣张和刘。在2021年3月的一次购物中,刘在自助结账时发现部分商品未扫描付款。她认为自己找到了“省钱”的窍门,于是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张。从那时起,这对夫妻开始实施他们的“省钱计划”。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们先后六次到盒马生鲜超市购物,通过故意遗漏大部分商品的方式,只支付了少量货款。他们从超市偷取了水果、蔬菜、零食等商品。超市在发现库存异常后调取监控,发现了这对夫妻的多次漏货行为,并随即报案。经过警方调查,警方确认了张和刘多次盗窃超市商品的事实,数额较大,于是立案侦查。

公诉机关指控张和刘涉嫌盗窃水果、蔬菜、饮料等商品,总价值为人民币2475.7元。两人于2021年5月3日被警方抓获。部分被盗商品已被追回并归还给超市。

东城法院审理后认为,张和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共同盗窃公司财物,数额较大,侵犯了公司的财产权,构成了盗窃罪。法院支持了公诉机关的指控,并考虑到张和刘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已追回部分赃物,家属已赔偿其余损失,对他们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因此,法院判处张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判处刘同样刑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持凶器盗窃、扒窃的,构成盗窃罪。这起案件提醒消费者切勿心存侥幸,贪图“小便宜”。一时的贪念可能会导致违法,留下犯罪记录,不仅影响自己,也可能影响下一代。

B.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

第一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C. 不公开审理民事诉讼法上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明确指出,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这表明了法律对于案件公开审理的基本原则。


但第一百二十条同时规定,离婚案件以及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在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公开审理。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法律允许案件的保密性,以保护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


在对案件进行审理后,第一百三十四条说明,无论案件是公开审理还是不公开审理,法院一律公开宣布判决。这体现了法律对于判决结果透明度的重视。


进一步地,对于当庭宣判的案件,法院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对于定期宣判的案件,则在宣判后立即发放判决书。这确保了判决结果能够及时送达当事人,维护了法律的效率。


最后,第一百三十四条还特别强调,在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这一规定确保了当事人能够依法行使上诉权利,保护了其合法权益。


此外,对于宣告离婚判决,法律还特别要求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这一规定旨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婚姻关系的稳定性。


(3)人民法院对当庭宣判的案件扩展阅读

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正当事由,对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的司法审判制度。

D.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法律主观: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法律客观: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法规有效性校验:2024年6月17日

E.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几日内发送判决书

法律分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热点内容
下列法律中属于经济法的 发布:2025-08-12 02:46:08 浏览:806
英语的说明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2 02:46:08 浏览:326
地方立法的制定 发布:2025-08-12 02:44:48 浏览:291
长春法院招聘 发布:2025-08-12 02:27:25 浏览:602
皮城执法官改动 发布:2025-08-12 02:27:25 浏览:946
民法郭明瑞房 发布:2025-08-12 02:23:52 浏览:230
友新司法所 发布:2025-08-12 02:09:53 浏览:459
房屋建筑质量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12 02:07:02 浏览:390
打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2 02:05:39 浏览:251
法官不作为如何起诉他 发布:2025-08-12 02:05:36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