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夹法院
⑴ 3K党,是什么组织
三K党(Ku Klux Klan,缩写为K.K.K.),是美国历史上和现在的一个奉行白人至上和歧视有色族裔主义运动的民间排外团体,也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
三K党是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种族主义组织。Ku-Klux二字来源于希腊文KuKloo,意为集会。Klan是种族。因三个字头都是K,故称三K党。又称白色联盟和无形帝国。
单个使用这个名称的组织是在1915年由威廉·西蒙斯在亚特兰大附近的石头山顶建立的。这是一个盈利性组织,其宗旨在于赢取白种新教徒对于黑人、混血拉丁裔、犹太人、亚裔及其他移民的相对优势地位。
(1)黄夹法院扩展阅读:
三K党希望能够控制被解放黑奴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其中主要包括限制黑人的受教育权,发展经济的权利和选举权等。
上世纪20至30年代,三K党中有一个称作黑军团的派系在美国中西部活动非常猖獗。黑军团是三K党中最为暴力血腥的组织,他们身穿黑色海盗服,以袭击和暗杀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以及反政府主义者而昭著。
从创建之初开始,“三K党”成员就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同美国一般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不太一样。
“三K党”人宣称,新近移民美国的人可能会破坏这个国家的风俗和价值观。“三K党”反对天主教,厌恶爱尔兰人和南欧人。因此,“三K党”所招募的对象都属于反对美国现行移民政策的极端种族主义人群 。
⑵ 对于具体的案例要如何评析(是具体生活中的法院里的民事案例,不是做题目的那种有问题需要回答的那种)
你好:
1 不是评析的。
2 例子
金手链应归谁所有
——“盖然性”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龚心愿
一、案情
原告潘某与被告林某系同乡,相识十余年,双方均为同一运输公司司机。2002年2月的一天,原告在上班时发现被告所戴的金手链与其在2000年期间丢失的金手链极为相似,便要求被告返还,被告拒绝。原告遂以被告盗窃其手链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被告虽陈述原告丢失手链有一两年,但坚称手链为自己购买,公安机关遂对林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因无证据证明林某盗窃,期满后解除了对林某的取保候审。原告遂以被告侵权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返还金手链。
原告称,金手链是其于1998年年初购自澳门天生珠宝金行,曾请金匠将其剪下几个链环后重新焊接过。被告则称,金手链是其1992年托人从澳门周大福或周生生珠宝金行购买,曾于1994年因手链过长而请金匠对手链的每一链环夹圆以缩短其长度,除S扣断裂焊接过外,从未剪短过。
为证明金手链的归属,双方分别提供了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有:1、1998年10月1日在澳门天生珠宝行购买金手链一条的发票一张,手链重量8钱5分,单价港币297元,手工费120元,共计2644元;2、1999年9月6日原告与朋友聚会时配戴金手链的照片;3、金匠熊某的书面证言,证明其曾于1998年底对原告的金手链剪下一两个圈加工成金戒指,并对手链重新焊接过。被告则提供黄某书面证言,证明被告曾于1992年托人从澳门购买一条重约7钱5分左右的金手链一条;杨某、刘某的书面证言,证明被告在1993年6月至1998年7月与人合伙办砖厂期间曾配戴过金手链。
针对双方陈述的手链特征,经双方同意,一审法院委托北京华夏物证鉴定中心对手链进行鉴定,结论为:1、不能确认送检手链上的金行印记;2、送检手链的O端第一、二相邻两个链环存在与整体制造时形成的不明显焊接痕迹;3、送检手链的S扣上没有发现断裂后焊接的痕迹;4、送检手链的每一链环上没有发现被夹圆的痕迹;5、送检手链品牌不能确认,重量为26 .735±0.002克,使用年份不能确认。
二、裁判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属财产权属纠纷,双方均陈述了手链的特征,根据鉴定结论,被告陈述“曾因手链过长而请金匠对手链的每一链环夹圆以缩短其长度,除S扣断裂焊接过外,从未剪短过”,与鉴定结论第2、3、4项不符;鉴定结论第2、3项与原告陈述手链曾被剪短焊接的特征相符;第5项鉴定手链重量为26 .735±0.002克(折合澳门司马钱7.129钱),比原告提供的手链发票记载的重量8.5钱轻,与原告陈述手链曾被剪短的情形吻合。根据以上特征分析,结合原告提供的手链发票和照片,以及被告曾在公安机关询问时也陈述原告丢失手链有一两年等证据,依据盖然性原理,推定讼争手链为原告所有。一审法院据此判令被告归还手链给原告,被告对此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三、评析
本案特殊之处在于,一是原告曾以被告盗窃其手链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经刑事侦查,因无证据证明被告有盗窃手链的行为,故而解除了对被告的取保候审措施,原告转而通过民事诉讼方式主张财产权利;二是原告并无直接证据证明讼争手链为自己所有并被被告拾得或以其它方式取得。一、二审法院均采用了盖然性证明标准,推定讼争手链为原告所有。
所谓“盖然性”证明标准,也称证据优势标准,是指如果将证明标准即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或可信赖性程度设定在从0到100%的范围内,则可能性在50%(不含50%)—70%之间的标准即为盖然性,71%—90%之间则称为高度盖然性。两大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普遍采用这一标准。英国法院在有关判例中表述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含义是:“基于对证据总体考量,事实裁判者必须能够声称,诉请一方的主张已显示其存在较之其不存在更可能。如果双方主张的盖然性均等,即事实裁判者总体上不能就此作出权衡,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将败诉。” 美国模范证据起草委员会摩根教授对此的解释是:“凡于特定之存在有说服负担之当事人,必须以证据之优势确立其存在。法官通常解释说所谓证据之优势与证人之多寡或证据的数量无关,证据之优势乃在使人信服的力量。有时并建议陪审团,其心如秤,以双方当事人之证据置于其左右之秤盘,并从而权衡何者有较大的重量。” 日本最高裁判所1958年的判旨指出,“诉讼上的证明原本就不同于自然科学工作者基于实验所作的理论上的证明,是一种历史性证明。理论证明的目标是‘真实’,与此不同,历史性证明只要具有‘高度盖然性’就可以了。换言之,即确信达到了普通人无论谁都不再怀疑程度的真实,证明就成立了。对于理论上的证明,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是没有反证的余地,而历史性证明作为诉讼上的证明则留有反证的余地。” 最高院的《证据规定》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这一规定也是盖然性证明标准的体现。可见,“盖然性”证明标准实际上是一种在两种可能性之间经过比较而作出的选择的标准,当裁判者认为某一诉讼主张成立的可能性大于不成立的可能性时,即应推定该主张成立。
与民事诉讼采用“盖然性”证明标准不同的是,两大法系国家在刑事诉讼中则采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对于“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曾经作出过著名的解释:“顾名思义,一项合理的怀疑准确地说就是一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怀疑,亦即建立在逻辑推理过程之上的怀疑。它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怀疑,也不是基于同情或者偏见而产生的怀疑。它是这样一种怀疑,也就是如果你问自己‘为什么我要怀疑’的时候,你能够通过回答这一问题,而给出一种逻辑上的理由。这种逻辑上的理由可以是指与证据有关联的理由,包括你在考虑了全案证据之后所发观的矛盾,也可以是指与某一证据的不存在相关的理由,而该证据在这一案件中属于定罪的前提条件。”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刑法典将“合理怀疑”的概念表述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可能的怀疑,而是指该案的状态,在经过对所有证据的总的比较和考虑之后,陪审员的心理处于这种状况,他们不能说他们感到对指控罪行的真实性得出永久的裁决已达到内心确信的程度。” 可见,根据“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当控方指控的有罪证据存在合理的、合乎逻辑的怀疑时,裁判者即应作出对被告人有利的解释和推定。这是与“无罪推定”的刑法原则相一致的一种证明标准。
具体到本案,被告林某持有手链有几种可能性:1、原本即是被告购买的手链;2、原本为原告所有而被被告盗窃;3、原本为原告所有而被被告拾得;4、原本为原告所有而被其它人盗窃或拾得而卖给或赠予被告。因此,公安机关如要证明手链为被告林某盗窃所得,就必须排除上述1、3、4种可能性的怀疑,这些怀疑是合乎逻辑的、理性的怀疑。而以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所搜集的证据,显然不能排除这些合理怀疑,即便公安机关也通过鉴定手链特征的方法,也只能得出手链极有可能是原告所有的结论,而得不出手链系被告盗窃的结论。而在民事诉讼中则不同,从鉴定结论和双方对手链特征的陈述的比较分析,原告对手链特征的陈述与鉴定结论大致吻合,而与被告陈述的特征完全不符,结合原告提供的手链发票和照片,以及被告曾在公安机关询问时也陈述原告丢失手链有一两年等证据,法官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原告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比被告明显占优势,手链为原告所有的可能性明显大于被告;依“盖然性”证明标准,可以推定手链为原告所有。
之所以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采用不同的证明标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首先,诉讼目的不同。刑事诉讼的目的主要是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这就必然要求控方指控有罪的证据经得起“合理怀疑”的拷问,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不枉不纵”。而民事诉讼的目的则是定纷止争,在事实真相难以查明的时候,“法官不得拒绝裁判”,法官又并非事件亲历者,唯有根据现有证据进行证明力强弱比较,然后作出判断。
其次,诉讼性质不同。刑事诉讼一般都涉及剥夺人的生命权、自由权、政治权利或重大经济利益,兹事体大,非同小可,一旦错判,将给被告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为了切实保护处于弱势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将刑事案件错判率降到最低,有必要设置较高的证明标准;民事诉讼只涉及当事人的一般民事权益,主要是财产权益,因此在民事诉讼中采用刑事诉讼这种高的证明标准没有必要,通常情况下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诉讼双方的举证能力不同。刑事诉讼采取国家追诉为主(自诉除外)的公诉原则,追诉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追诉职能,它拥有一支庞大的侦查队伍和先进的设备,有国家强力保障的侦查手段,而被追诉人只能在辩护律师的帮助下处于消极的防御地位,前者显然在举证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而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双方地位平等,举证能力对等,因而以证据的优势来裁决胜负对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
⑶ 女子被同事拥抱,力度过大导致胸肋骨骨折!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男生抱女生的行为在平时是比较常见的,一般就是公主抱,本来挺浪漫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些女生的体质可能不太好,或者男生过于用力,没想到就给女生抱骨折了。例如在湖南岳阳有一名女子,就是因为被自己的同事给抱骨折,两个人还闹到了法院。经过法院的判决之后,确定这名男子的行为确实对女子造成了损伤,所以需要赔偿各种费用,共计1万多块钱。
所以这件事情基本上可以认定女子的骨折是由于男子的拥抱导致的,男子在这些事件中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而且女子在事情发生之后的第3天才到医院去治疗,导致自己的病情扩大,所以自己也要承担一小部分责任,男子需要承担70%。所以综合考虑的话,男子要赔偿医疗费和护理费,还有其他的各种损失,共计金额1万元。
⑷ 临邑 先进人物事迹
孟祥斌,29岁,齐河县人,生前系解放军驻金华某部副连职机要参谋、中尉军衔。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与来金华探亲的妻子和3岁女儿逛街购物。途经市中心通济桥时,遇一轻生女子跳入江中。孟祥斌从十多米高的桥上纵身跳入冰冷的江中,将落水女子救出水面,他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献出了28岁的年轻生命。英雄舍身救人的壮举震撼了当地群众,金华百万市民自发悼念英雄,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孟祥斌被所在部队追认为革命烈士,被德州市文明办、德州市总工会、共青团德州市委、德州市妇联追授为德州市道德模范。山东省委、浙江省委和德州市委、金华市委先后作出“开展向孟祥斌同志学习”的决定。孟祥斌同志被提名为“《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截至2008年1月31日,已获网民投票1300多万张,位居候选人前列。
周主信,生前系庆云县教育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教研室主任。2007年4月,周主信积劳成疾,病逝于工作岗位,年仅44岁。
周主信参加工作27年来,把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感人事迹相继被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德州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了向周主信学习的决定;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分别追授他“中华世纪十佳英才人物”、省市“道德模范”、市“优秀纪检干部”、“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经过全国热心读者、观众、网民的短信投票、信件投票、网络投票,周主信的得票总数位居前10名,被评为“2007中国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张风雷,37岁,庆云县严务乡大淀村村民。先后荣获德州市道德模范、庆云县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7年12月8日下午,张风雷开着面包车送表嫂回家,途中遇见两人落入水沟。他迅速跳入深3米多的冰水中,先将靠近岸边的小男孩救起。又划向远处快要沉底的落水妇女,拼命将其托起推到岸边。水岸坡度垂直,脚又无处可蹬,他硬推着不让妇女倒退,最后在其他人帮助下将妇女救上了岸。张风雷又把母子二人接入家中,换上干净棉衣御寒。
张风雷三岁时得过婴儿瘫,左腿较短,行动极为不便,但自小好学上进。10年前,他成为全村最早的养殖户,开起了夫妻早餐店,又干起了小卖部。张风雷有求必应、不求回报。村里的孤寡老人来小卖部买东西,他经常白送;遇上钱紧的困难户,他就主动赊账,每年赊账达一千多元。
梁希森, 53岁,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人,全国乡镇企业家。现在拥有山东希森集团、北京玫瑰园别墅有限公司、希森三和集团有限公司、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家企业,总资产达27亿元。
从80年代开始他就为家乡修路、架桥、盖学校、建敬老院和帮助贫困学生;1996年他与杨家乡政府签订合同,免除了梁锥村全体村民10年提留款和河工;2001年投资4200万元兴建梁锥希森新村;2002年投资4亿元兴建全国最大的鲁西黄牛饲养屠宰加工基地——希森三和集团;2005年投资8000万元兴建了许家希森新村;2006年投资6亿元兴建了全国最大的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希森中联薯业有限公司”。他先后被评为“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中国农村改革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城乡一体化暨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省委书记李建国等对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张星南,85岁,中共党员,禹城市离休干部。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百佳”文明市民、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和老有所为“精英奖”等近百项荣誉。
她离休不离岗,坚持老有所为,把余热献给社会。1983起她不要一分钱报酬,义务清扫街道1万多公里;义务栽培花草苗木,开垦绿地达1万余平方米。几十年来,张星南以组织名义救助了20余名困难孩子,以“服奉乐”名义向社会捐款6万余元。1986年,63岁的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7年6月5日,张星南又递交了“将自己去世后的遗体无偿捐献社会”的申请书,获得批准。
李炳勇,54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04年,李炳勇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德州市技术学院为基础,与德州广播电视大学等五校整合,实行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建全新意义上的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议。2005年11月1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填补了我市国办高职院校的空白。
建院以来,李炳勇没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长年的劳累使他身患多种疾病,即使躺在病床上仍和其他院领导研究工作。
宋善金,44岁,陵县陵城镇司法所所长,先后获得全国基层司法调解先进工作者、山东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闹纠纷,解矛盾,找老宋。”这是陵城镇老百姓的口头禅。8年来,他成功调处矛盾纠纷案件728余起,化解20多起大规模群体性冲突,有效制止了20多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1999年10月,宋善金得知东街村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5个儿子都不赡养,靠拣垃圾中的馒头、烂菜度日。宋善金把五兄弟请到家中,端出老人的“饭菜”语重心长地说:“人活一辈子要对得起良心,堂堂5条汉子养不好一个老娘,你们能吃安睡稳吗?”一席话说得五兄弟泪流满面,签订了赡养协议。
乔桂芝,43岁,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王良村村民。2007年获得山东省“十佳兵妈妈”、省“三八”红旗手、“德州市十大优秀母亲”等荣誉称号。
2006年10月17日,时任靖安县公安消防中队副班长的小儿子王书龙在一次灭火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忍着巨大的悲痛,乔桂芝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大儿子接过弟弟的水枪,继续在消防岗位上战斗。2006年12月,大儿子王书涛踏上征途,这位母亲望着眼下唯一的儿子说,“好孩子,放心去吧!家里有妈……”淳朴的言行诠释了伟大的母爱,也深深地感动了人们。
姚汝勇,36岁,九三学社成员,现任平原县政协副主席、平原蓝天学校校长。
他创业不忘回报社会。1999年创办蓝天幼儿园以来,先后安置2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就业。2004年儿童节,他为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学校捐献价值1000多元的学习用品;2007年10月为平原县张华镇幼儿园赠送50多套桌凳;他先后救助贫困学生及孤寡老人110人次,所捐物品折合人民币8万余元。
姚汝勇被德州市慈善总会吸收为永久性会员、荣誉常务理事。荣获全市“双岗建功优秀标兵”等荣誉称号。
穆秀芳,60岁,乐陵市郑店镇后张村村民。她的儿子宗道辉现为广东军区某部特种大队班长,四级士官,2005年列第十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榜首。
穆秀芳先后赡养了大娘、婆婆和娘家旁屋嫂子三位老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2003年,考虑家中经济状况,儿子想退伍应聘北京一家俱乐部年薪40多万的职位。穆秀芳教育儿子:“你是国家培养的,要回报的话,也要先回报国家和部队,我们的日子再苦,你能为国家争光,我心里也高兴。”儿子最终打消了这一念头。
穆秀芳先后获得山东省第四届“十佳兵妈妈”、山东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德州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称号。
马付珍,65岁,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敬老院院长。先后荣获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人民代表大会“优秀代表”等多项荣誉,2007年荣获“感动平原”十大人物称号。
1991年刚组建敬老院时,马付珍主动请缨,她说“我打心眼里就是想为这些老人做点奉献,再苦再累我无怨无悔”。她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每一位孤寡老人,饮食起居处处为老人们着想。83岁的潘玉玲患偏瘫一躺就是三年半,马付珍亲自送饭、喂药、穿衣、洗头、洗脚,天天为她换尿布。“要不是付珍,我们活不到今天。”18位老人都激动得赞不绝口。
边方良,33岁,临邑县临南镇边家村村民。2007年被授予“全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德州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06年6月22日上午,边方良干完农活回家,发现一个陌生人骑着摩托车停在自家门口,另一个陌生人正手持铁棍从邻居家走出来。警觉的边方良发现邻居家没人,且院内新车被撬开了车门,断定这两人是偷车贼。见二人骑摩托车意欲逃跑。他大吼一声“别跑!”一把将摩托车推倒在地。穷凶极恶的歹徒一人持砖头、一人持铁棍向边方良袭来。搏斗中边方良头部被铁棍击中,鲜血直流。但他仍顽强地坚持到其他村民赶来。入院后,他头部缝了7针,40多天才康复出院。
黄平亮,41岁,庆云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他先后主办渎职侵权案件33件41人,起诉判刑36人。2003年以来,他办理的案件法院全部作了有罪判决。
他带领的反渎职侵权局先后8次被市、县评为先进集体,在全市检察机关业务对口考评中连续4年位居前3名。他个人先后11次被市、县评为先进工作者,4次立功,曾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德州建设先进个人,被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评为优秀侦查员,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犯罪案件专项活动先进个人。2008年1月,荣获全国十佳反渎职侵权局局长称号。
吴福增,55岁,乐陵市环卫处主任。
1990年,他挑起了人称“三无单位”(无资金、无设备、无办公地点)的环卫处主任重担。17年来,他殚精竭虑,使乐陵市环卫处发展到拥有三科两室一场五队、干部职工405人、环卫作业车辆38部、固定资产131万元,乐陵市多年蝉联省、市级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2006年他高票当选为“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十大杰出人物”“德州人民好公仆”等荣誉称号及奖项72项,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被誉为“新时代的时传祥”。
姜洪兰,55岁,平原县张华镇东高村村民。荣获德州市首届“十大优秀母亲”、2007年度平原县“感动平原”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2006年38岁的儿子得了尿毒症,丈夫患脑血栓卧床不起,姜洪兰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看到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且被病魔折磨的儿子,姜洪兰心如刀割。她毅然将自己的肾捐给了儿子,使儿子重获新生,成为全国第21例、德州市首例母子换肾的感人事例。她变卖了家中的100多棵树木、15亩玉米,还走亲访友借钱,给儿子凑齐了手术费。目前,姜洪兰正靠自己的劳动还清巨额外债。
魏学香, 84岁,临邑县孟寺镇敬老院院长。先后荣获省、市、县“三八”红旗手称号,多次被评为“双十佳人民好公仆”。
魏学香20岁入党,30岁起担任孟寺镇马堡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卸下村支书的担子时,已64岁她看到镇上十几位孤寡老人无人照管,不顾家人反对,主动请缨担起了敬老院院长。当时的敬老院只有两排低矮且破旧不堪的平房和长满荒草的院子。她带领身体好的老人割草、养猪、种菜,想尽办法积累资金以改善生活。为使老人们能够吃饱、穿暖,她把镇上的补助款全部用于老人们的生活费用,就连每月仅有的60元退休金和子女们给的零花钱也全贴补进去。在她的努力下,现在敬老院成为全省的二级模范敬老院。
傅立志,38岁,德百集团百货大楼家电广场总经理。
几年来,他以超前的经营理念、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带着800多名员工埋头苦干,用真诚的服务感动着顾客,将德百家电这块金字招牌矗立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经营辐射半径达200公里以上、年均销售额以25%的速度递增、资金周转期10天、“绿色通道,排忧解难;领航州城,价格保证”的阳光服务温暖大众、售后保障惠及万家……
他先后荣获“山东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德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德百家电广场先后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奖状”先进集体、“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山东省青年突击队”称号。
崔雪燕,32岁,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女子中队中队长。
1998年,从警校毕业的她主动来到一线站岗,一干就是十年。2004年,全市第一支女子交警中队成立,崔雪燕走上了中队长岗位。她带领中队民警用女性细腻、耐心等特有的人性化管理方式,树起德州交警新品牌。中队先后受到省市级妇联、团委、公安系统的多项表彰,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省级“巾帼建功标兵”、“个人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每天,她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休产假那一年,正值非典肆虐,警力紧张,在儿子只有两个半月大的时候,便提前回到了工作岗位。2007年7月18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突降州城。她淌着没膝的污水,冒着飘泼大雨上路指挥交通,在水里泡了足足4个多小时。
鲁英杰,38岁,中共党员,现任德州市公安局运河开发区分局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长。多次被市、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人民好公仆,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德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全省老年维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三次、个人三等功七次。
担任分局刑警大队长以来,他带领队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1300余名,刑事拘留1128人,先后侦破了“1·16”抢劫、杀人案,井冠森故意杀人案,“1·20”白骨案等重特大案件,建区以来15起命案全部破获。所在刑警大队先后被授予“全市侦破命案先进单位”“严打先进基层单位”“全市追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团省委、省公安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06年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被公安部评为一级责任区刑警队。
周培荣,52岁,宁津县人民医院院长。“让群众都能看得起病,让医患关系更加透明”,是她始终坚持的宗旨。
她亲自起草制定了医护人员“十不准”规定,杜绝了吃拿卡要、请吃请送等不良现象,还率先在全市成功推行了星级护理服务管理模式。她先后修建起了高标准的新病房大楼和门诊大楼,引进先进医疗设备100台套,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手术室层流净化,在全市县级医院率先开展了肿瘤放疗、腹腔镜手术等30多项新技术。
医院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医院管理先进单位、市“树文明行医新风、创百姓满意医院”活动先进单位、市职业道德先进单位等称号。她本人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记个人三等功,被授予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市人民好公仆、市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
⑸ 小区业主私自砸墙安门,遭全体业主起诉,法院会判拆除吗
黄某等11名原告是某小区业主,该楼首层为商铺,背面为单车房,单车房至二层之间为夹层。二层以上业主从商铺背面、与单车房同侧的公共楼道上下通行。叶某购买了两间商铺,叶某将面向梯间的墙体开凿出门洞,安装用于出入的防盗门。该防盗门导致楼栋公共楼梯的钢管扶手中断,并使二层以上住户下楼时出现视线盲区。于是11名业主将叶某告上法院。
法院会如何判呢?
本案中,叶某开门所处墙体为众墙,属该楼栋全体业主的共有部分,使用该处墙体依法应征得其他共有人同意。叶某在未征得11名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该处墙体开门,侵占了公共空间,损害公共部位和设施,违反了《民法典》第278条第1款第8项关于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应由业主共同决定的规定。
同时,11名业主在案涉楼栋居住生活多年,为便于上下楼而在楼梯所附墙体上安装扶手,叶某在夹层凿开墙体开门,还中断了原有的扶手支撑,具有安全隐患,对11名业主的生活造成影响。
最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判决私自随意破墙开门的被告叶某将拆除的墙体恢复原状,重新安装与现存扶手同样材质的扶手。
住宅小区里哪些事项需要由业主共同决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以下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六)筹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七)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八)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
(九)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六)筹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七)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八)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
(九)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决定前款第六项至第八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