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庭有录音吗
㈠ 法庭上可以录音录像吗
【法律分析】
法院开庭可以录音录像。开庭后,即是审判过程,可以申请录音或录像,即便是新闻媒体也需要经过法院许可,才可以在指定时间和地域录音录像。未经法庭允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等行为,法院可以暂扣此类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法院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制删除。法院开庭录音,一般应当在开庭前,向审判员等进行报告。由于不构成对法庭审判的干扰和法庭庄严气氛的破坏,任何一个参加公开审判的人,包括控辩双方及其代理律师、旁听人员、新闻记者,都可以进行记录;录音设备种类较多,有的可能会影响到法庭审判。所以应该设立审查制度,不影响庭审的可以录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十七条 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做法:
(一)鼓掌、喧哗;
(二)吸烟、进食;
(三)拨打或接听电话;
(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 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㈡ 法院开庭是否必须录音录像
法律分析:必须。理由 据最高法网站消息,最高法日前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规定》指出,庭审录音录像应当自宣布开庭时开始,至闭庭时结束。除休庭、公开庭审中的不公开举证质证活动、不宜录制的调解活动外,庭审录音录像不得人为中断。负责录音录像的人员应当对录音录像的起止时间、有无中断等情况进行记录并附卷。人民法院应当采取叠加同步录制时间或者其他措施保证庭审录音录像的真实和完整。
法律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第二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庭内配备固定或者移动的录音录像设备。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庭安装使用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系统。
第三条庭审录音录像应当自宣布开庭时开始,至闭庭时结束。除下列情形外,庭审录音录像不得人为中断:
(一)休庭;
(二)公开庭审中的不公开举证、质证活动;
(三)不宜录制的调解活动。
负责录音录像的人员应当对录音录像的起止时间、有无中断等情况进行记录并附卷。
㈢ 为什么法院开庭的时候不准录音和录像
在一些影视剧和法律相关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法院开庭时,会要求现场人员不能擅自进行录像和录音,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01.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开庭期间不允许私自录音录像。
根据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未经法院允许,全体人员需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指挥,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在庭审期间,进行拍照、录音和录像等活动。
其次,对案件进行录像或庭审直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法院审理时的规范性和公平公正性。毕竟是要公之于众的内容,稍有不妥就可能引发群众猜忌,产生不良后果。
当然,若是不听劝阻,无视庭审现场工作人员的规定,执意私自录音录像,也是要承担一定后果的。
情节较轻时,法院会要求删除手机中的录音录像资料,或留下来写个保证书或悔过书方可。情节严重者,法院有权利将其带离庭审现场,甚至还会采取罚款或拘留等措施。
所以在法庭这种十分公正严肃的场合,还是要严格遵守法律相关规定,不要因私心或一时冲动做出越轨行为,以免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