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开庭现场

法院开庭现场

发布时间: 2025-08-09 00:10:52

1. 法院立案开庭双方都要到现场吗

法院立案开庭双方都要到现场。
在没有任何规定的情况下,在民事诉讼进行判决的时候,原告和被告双方必须同时到场。民事诉讼原告不到庭的视为撤诉,被告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具体如下:
1、起诉立案开庭一般从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会进行开庭;
2、一般经过立案、送达(起诉状、答辩状)、组成合议庭、送达开庭通知等几个程序;
3、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院开庭流程具体如下:
1、准备开庭:书记员查明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以及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口头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别寻问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是否还有意作最后陈述;
3、法庭辩论: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见;
4、评议: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进入评议时进行评议,实行少数服从数的原则,评议的情况应当如实制作笔录;评议完毕,审判长宣布继续开庭,当庭公开宣布判决结果,10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要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上诉法院。
起诉立案开庭需要资料具体如下: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 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综上所述,起诉立案开庭一般是在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并且要经过连、送达、组成合议庭等程序即可。起诉开庭是需要双方都到场的,如果有委托代理人的情况下,是需要出示委托书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 法院开庭民警去现场是什么情况呀

法院开庭时,民警到现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作为证人出庭

    警察目击犯罪情况: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如果目击了犯罪的发生,并且该证言对案件的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警察应当出庭作证。

    证据材料受到质疑:当控辩双方对警察制作的检查、勘验笔录、搜查、提取、扣押笔录等证据材料有异议时,警察需要出庭作证,对这些证据材料的制作过程和合法性进行说明。

  2. 作为侦查人员出庭

    在刑事诉讼中,如果现有证据材料不能充分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此时,作为侦查人员的民警需要出庭,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说明和解释。

  3. 维护法庭秩序与安全

    虽然法律并未直接规定警察需出庭维护秩序,但实践中,为确保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和当事人、诉讼参与人的安全,法院有权请求警察协助。警察在法庭上可能负责维护庭审秩序,防止突发事件,确保法庭安全。

  4. 执行司法强制措施

    对于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司法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警察有权在执行过程中将其带至法庭参加庭审,并在庭审过程中负责看管。

  5. 协助调查取证

    在审判阶段,若法院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调查取证,可请求警察协助,如调取相关证据材料、询问证人等,以支持法庭审理和判决。

  6. 其他特殊情形

    例如,对于涉及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等敏感案件的审理,警察可能需出庭提供专业意见或协助处理相关事务。

3. 法院开庭可以录像吗

未经允许不能录像。法院审理案件,分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形式。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容许旁听,当然更不容许记者录像;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当然记者也可以旁听。但旁听人员未经容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记者也不例外。

一、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开庭期间不允许私自录音录像。
根据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未经法院允许,全体人员需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指挥,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在庭审期间,进行拍照、录音和录像等活动。因此在开庭之前,书记员在宣读法庭相关纪律时,会要求在场人员关闭手机等一切可进行录音和录像的电子工具。且庭审现场装有监控,若发现私自录像,会受到一定惩罚。

二、为保证法庭秩序,并维护其庄严形象。
在庭审现场,当法官公正严明的审理案件时,突然发出咔嚓咔嚓的拍照声。而且有人站着录像,有人坐着录像,就差没有挥舞着荧光棒了,这种场面会严重影响法庭的庄严形象,降低人们对于法律权威性的认可度。其次对于上述混乱现象,工作人员需要不停的维护庭审现场秩序才行,这样势必会干扰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审理,将不利于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

三、避免有心之人断章取义,故意篡改庭审事实进行散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法律案件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其他秘密事项等。在审理这些较敏感案件时,允许现场人员随意进行录音或录像。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个人利益或其它不正当缘由,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录音录像资料进行篡改,歪曲法庭事实,并散布在各种新媒体传播渠道上。此种做法很容易误导公众,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给当事人带来精神上的伤害。现代社会网络暴力和网络舆论的可怕,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

第十一条 当事人、辩护律师、诉讼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规定复制录音或者誊录庭审录音录像,必要时人民法院应当配备相应设施。

第十五条 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不得对庭审录音录像进行拍录、复制、删除和迁移。行为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规定追究其相应责任。

热点内容
合同法有约定从其约定 发布:2025-08-12 00:13:28 浏览:523
砸手机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2 00:07:32 浏览:635
律师保险费 发布:2025-08-12 00:05:52 浏览:285
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发布:2025-08-12 00:03:35 浏览:88
关于拆迁安置房法规 发布:2025-08-11 23:53:47 浏览:642
劳动法保护法 发布:2025-08-11 23:49:23 浏览:827
海南省计生条例 发布:2025-08-11 23:46:11 浏览:223
合同法签合同可以用法人私章吗 发布:2025-08-11 23:45:54 浏览:673
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发布:2025-08-11 23:37:52 浏览:432
台州路桥区法院 发布:2025-08-11 23:35:39 浏览: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