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人民法院
① 黄静案的案件详情
黄静案,是2003年初于湖南省湘潭市发生的一起案件,此案的嫌疑人为男友姜俊武。
2003年2月24日上午,黄静被发现裸死在宿舍床上,全身赤裸、身上有多处伤痕。尸检报告称其为处女,但其生前男友姜俊武的精液在现场被发现。
湘潭市公安局和湖南省公安厅的初步法医检验认为,黄静是因心脏疾病导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而死,属于正常死亡。其家人则认为黄静之死是男友暴力强奸未遂导致的,拒绝火化尸体。
省公安厅复核仍然持原结论。但7月3日南京医科大学鉴定认为,心肺功能衰竭的说法证据不足,黄静是非正常死亡。8月14日,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也认为不足以确定自然死亡。
2003年6月2日,姜俊武被刑事拘留。8月1日他被市公安局以涉嫌强奸(中止)罪移送湘潭市检察院审查起诉。12月22日,湘潭市雨湖区检察院采纳湖南省公安厅的鉴定,以强奸中止对姜俊武提起公诉。
姜称:当晚他与黄发生了抚摩等自愿的亲昵活动,没有试图强奸她;黄后来出现口吐白沫、抽搐的症状,但自称没事,他于是在清晨离去。
(1)雨湖区人民法院扩展阅读
2004年3月,保存在湘潭市二医院的黄静尸体器官标本被发现因保存不善已于年初被销毁,导致无法继续进行法医鉴定。2004年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认为,黄静原有潜在病理改变,因姜俊武采用较特殊方式进行的性活动促发死亡。
2005年12月7日,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审理此案。起诉书指控姜俊武犯有强奸罪,且具有主动放弃的中止意图,但黄静家人及其律师认为姜对黄静之死负有间接故意的责任。姜俊武的律师则认为姜虽然与死者发生了性关系,但无足够证据认为其强奸。
2006年7月10日,法院一审判决,宣判被告人姜俊武无罪,但需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7399.50元。判决书指出系黄静在潜在病理改变的基础下,因姜俊武采用较特殊方式进行的性活动促发死亡。姜对黄的死承担50%的民事责任。
2007年12月8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原审原告黄静的父母,及原审被告姜俊武关于民事责任方面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② 招募刷手非法经营刷单金额70万元如何判刑
明明看到心仪的网购产品好评如潮,拿到手时竟是“水货”,原来销量和好评都是刷出来的。近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好评刷单的案件。被告人谭某、杨某、方某三名男子被判处一年九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10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罚金,违法所得依法上缴。
2018年5月,谭某、杨某租赁株洲市芦淞区沿江中路一处房屋成立工作室,招募员工从事网店代运营等业务。同年6月,谭某利用自己购买的“卡盟猫”刷单平台,组织员工进行刷单。2019年2月,谭某、杨某、方某成立湖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互联网广告服务、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市场营销策划等项目。同年5月,谭某、杨某、方某停掉公司经营的正常业务,利用谭某购买的“熊猫岛”刷单平台,组织员工公司化运营刷单业务。三人组织外宣部负责在互联网上宣传刷单平台,并招募有刷单意愿的商家在公司平台上注册会员,商家预先将其商品本金及佣金垫付至公司平台绑定的私人账户后,在平台发布刷单任务;同时外宣部以兼职赚钱的名义,招募有意向的刷手在公司平台上注册会员,由客服部人员对刷手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后,在公司平台上接收商家发布的刷单任务。刷手根据商家任务要求购买其指定商品并支付本金,之后商家发空包裹或小礼物包裹形成物流信息,刷手再按商家要求在其网店内进行虚假好评等任务,然后截图反馈给公司平台进行任务审核;客服人员审核后,平台将商品本金及佣金返款至刷手的平台账户,同时公司抽取一半佣金作为利润,最后由公司财务部根据刷手在平台账户发起的提现申请,由财务人员在48小时内进行审核通过后,再将刷手“购买商品”的本金及按比例获得的佣金通过网银转账至刷手银行账户。
2019年9月,谭某、杨某、方某将“卡盟猫”与“熊猫岛”合并运营。在运营过程中,三人因过度消费,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平台共计欠商家和刷手100万元无法返现。2020年1月,谭某、杨某、方某将“卡盟猫”“熊猫岛”平台关闭,随后公司解散。同年4月,三人被现场查获。
经统计,被告人谭某、杨某、方某组织公司员工招揽刷手在“卡盟猫”“熊猫岛”刷单共计41224次以上,刷单金额共计约1.33亿元,非法获利765956.9元。
雨湖区法院认为,被告人谭某、杨某、方某违反国家广告经营管理规定,为网络电商提供刷单服务,组织虚假交易、进行虚假宣传,情节严重,其行为均构成虚假广告罪。最终,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说法■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随着电商快速发展及网购市场不断繁荣,交易量、信用评价、商品评价等在电商平台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们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近年来,电商平台刷单现象衍生出“职业刷单”这一灰色产业,刷手通过虚假交易并作出虚假评价,提升卖家信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破坏良性竞争环境,误导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刷单等不法手段误导消费者的人最终将付出代价。商家诚信经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取对等的收益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