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判错人
Ⅰ 假如一个法官给一个好人判错了刑,后来翻了案,那个法官会受什么样的处罚
1.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版;构成犯罪的权,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法官错判的,既可以给予行政处分,也可以承担刑事责任;
2.中央政法委规定了司法工作人员办案终生负责制,法官判错案,任何时候都可以追究;
3.《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有徇私枉法罪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4.所以,规定是比较多的。也许事实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被冤枉的人坚持维权,总会找到制裁之路。
祝如愿,望采纳,谢谢!
Ⅱ 法官错判误判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法官受贿了,当然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只是对法律理解不同、粗心大意而判错案件,只会在法院内部的评比考核中受到一定影响,这样能对他的奖金或升迁有影响。法院错判要看是什么情况,如果是法官故意错判的,我们是可以依法追究责任的,但是如果法官是粗心大意判错的,可能就是扣工资、奖金之类的惩罚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Ⅲ 一审法官乱判的后果
法官判错案按下列情形进行处罚:(一)应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的,由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办理;(二)应给予党政纪处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三)涉嫌犯罪的,将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一审审判是案件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一审法官不顾事实和法律的规定,随意乱判案件的结果,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该案件也可能会被通过二审或者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刑事案件的一审法官由于自身的原因对案件胡乱判决,造成案件不能保持公正的结果,该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刑事案件经过提起上诉,经过上诉程序后必然移送至原审的上级法院作为二审法院。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如果查明一审法院属于错误判决,应当依法纠正一审判决。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没有错误,但法官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认为一审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如果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存在违反法律规定,存在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应当依法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判。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包括:1,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2,违反回避制度。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存在影响公正审判的可能。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情形等等都属于违反法定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