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教育法院
㈠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1、“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自觉把“忠诚”作为前进道路上的价值标尺和行动指针,教育干警时刻铭记“忠诚”二字,努力实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2、“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是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要切实解决“权从何来、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立场问题,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3、“公正”就是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这是职业要求,是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4、“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廉洁可谓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公生明、廉生威,审判机关是反对腐败的生力军,因此法院干警自身更应该做到廉洁奉公。
(1)忠诚教育法院扩展阅读: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既全面概括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又明确规定了政法干警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既体现了政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既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和形成全体干警的共识。
审判执行建设攸关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容不得有丝毫懈怠。树立和增强正确的价值观在于促进政法工作更好开展。
法院干警只有切实贯彻“三个至上”指导思想,才能确保审判执行队伍牢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职责。
㈡ 法院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一、始终坚持忠诚,永葆人民法院政治本色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负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服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政法工作的决策部署,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有效履行职责的基本前提,要坚持忠诚这一政治本色,时刻忠诚于党的事业,时刻忠诚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忠诚于宪法法律,才能更好地推进法院整体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二、始终坚持为民,牢记司法为民服务宗旨
人民法院的司法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必须把以人为本、司法为民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千方百计地为民着想,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减轻人民诉讼负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司法为民服务宗旨落到实处。人民法院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
三、始终坚持公正,依法秉公办案推进阳光司法进程
公正是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更是人民法院永恒的价值追求。从古至今,司法既是公正的化身和代名词,也是公正的守护者。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执行权,捍卫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殷切期望,是法官的神圣职责。
四、始终坚持廉洁,维护司法权威树立司法威信
廉洁是政法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更是人民法院的基本操守。廉洁问题关乎人民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求
㈢ 浅论青年干警如何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
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政治修养和理论功底,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青年干警难免会片面领悟和实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笔者作为一名青年干警,对此进行深刻思考,并就青年干警如何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发表一些看法,期望能对这一问题的改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青年干警;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政法干警应有的政治本色、宗旨理念、价值追求和基本操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
一、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忠诚”,对于政法干警来讲,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诚”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在整个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中,忠诚是前提,是保证,是根本。把“忠诚”铭记在心,牢记责任与使命,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心无旁骛公正司法,才能清正廉洁一尘不染。
“尽己谓之忠。”忠,就是尽心尽力。“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就是发自真心,没有杂念。“忠诚”,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论语》中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中说:“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大学》中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忠诚”意味着对崇高事业的满腔热爱,意味着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坚守,意味着对外在诱惑的自觉抵制,意味着强大内心世界所释放出的定力,意味着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本职岗位上。
第二,“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是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他解决了政法干警工作为了谁,工作依靠谁,工作相信谁的问题。有了人民大众的支持,政法系统必定有春天。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也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大法官在执法办案中,要切实增强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经常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拜人民群众为师,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司法实践中吸取营养、增强智慧、提高本领,更多地为群众着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走出一条“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为民”新路子,做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法官。
第三,“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这是职业要求,是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如果司法不公正,伤的是水源,后果不堪设想。可见“公正”作为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一点都不为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在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要更加主动、自觉地把“公正”作为行动标尺,心无旁骛,自觉抵制外部压力和诱惑,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我工作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结果,使社会主义法治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第四,“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曾在《楚辞》中说:“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廉洁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人民司法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人民法官的立身之本和职业道德底线,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深切关注和殷切期待。以“廉洁”作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常怀一颗廉洁之心,坚决抵制各种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行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正树立人民法院的公信力。
(一)加强修养,完善自我,在思想上体现忠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升素质与技能。我们要结合学习人民法院史和严格贯彻《党章》,把“忠诚”化作实际行动,自觉学习有关的理论,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我们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荣辱观等方面剖析思想根源,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钻研业务,学无止境,在学习中体现忠诚。公正司法,必须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我们无法完成肩负的神圣使命。这要求我们不断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吃苦耐劳,自我调节,在积极中体现忠诚。青年干警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社会,多为80后,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宠爱和社会包容,生活比较顺遂,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不足,难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如理想与现实、个人爱好与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易使刚毕业的青年干警产生苦闷。大学生活自由活泼和政法系统纪律严明形成鲜明对比,同学之间放言无忌和机关同事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之间的转换也是一项新的挑战。因此,这要求青年干警学会自我调节,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面对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不顺。
(四)恪尽职守,司法为民,在奉献中体现忠诚。忠实履行职业责任,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职业感受,要有甘当无名英雄、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要有雷厉风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有清醒的头脑,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职责就是奉献,工作不讲代价,没有条件,任务就是命令,只要工作需要,我们就应义不容辞。忠诚要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关键时刻要勇于挺身而出,困难面前不低头,荣誉面前不伸手,无私无畏,这才是一个法院干警忠诚的本色。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政法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有效推动“三个提升”的重要载体。
㈣ 法院的工作人员要有哪些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18日发布,2010年12月6日修订后重新发布)
第二章 忠诚司法事业
第四条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
第五条 坚持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崇和信仰法律,模范遵守法律,严格执行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第六条 热爱司法事业,珍惜法官荣誉,坚持职业操守,恪守法官良知,牢固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认真履行法官职责。
第七条 维护国家利益,遵守政治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不从事或参与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活动,不发表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言论。
第三章 保证司法公正
第八条 坚持和维护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客观公正审理案件,在审判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敢于坚持原则,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受权势、人情等因素的影响。
第九条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努力查明案件事实,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正确适用法律,合理行使裁量权,避免主观臆断、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确保案件裁判结果公平公正。
第十条 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办案,充分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避免执法办案中的随意行为。
第十一条 严格遵守法定办案时限,提高审判执行效率,及时化解纠纷,注重节约司法资源,杜绝玩忽职守、拖延办案等行为。
第十二条 认真贯彻司法公开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同时避免司法审判受到外界的不当影响。
第十三条 自觉遵守司法回避制度,审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平等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当事人,不私自单独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
第十四条 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职责或者通过正当程序外,不过问、不干预、不评论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
第四章 确保司法廉洁
第十五条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廉洁底线,依法正确行使审判权、执行权,杜绝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行为。
第十六条 严格遵守廉洁司法规定,不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不利用职务便利或者法官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不违反规定与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不正当交往,不在执法办案中徇私舞弊。
第十七条 不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不在企业及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法律顾问等职务,不就未决案件或者再审案件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咨询意见。
第十八条 妥善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不利用法官身份寻求特殊利益。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教育督促家庭成员不利用法官的职权、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五章 坚持司法为民
第十九条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群众观念,重视群众诉求,关注群众感受,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注重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积极寻求有利于案结事了的纠纷解决办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第二十一条 认真执行司法便民规定,努力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必要的诉讼便利,尽可能降低其诉讼成本。
第二十二条 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避免盛气凌人、“冷硬横推”等不良作风;尊重律师,依法保障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权利。
第六章 维护司法形象
第二十三条 坚持学习,精研业务,忠于职守,秉公办案,惩恶扬善,弘扬正义,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第二十四条 坚持文明司法,遵守司法礼仪,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行为规范、着装得体、语言文明、态度平和,保持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司法作风。
第二十五条 加强自身修养,培育高尚道德操守和健康生活情趣,杜绝与法官职业形象不相称、与法官职业道德相违背的不良嗜好和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维护良好的个人声誉。
第二十六条 法官退休后应当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条件过问、干预执法办案,避免因个人不当言行对法官职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㈤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三个规定是什么
“三个规定”指的是:201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2015年3月,中央政法委下发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㈥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任务是
法律分析:一要筑牢政治忠诚,提升政治三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按照“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体干警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进一步纯洁队伍,筑牢政治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始终听党指挥、忠诚使命。
二要清除害群之马,纯洁法院队伍。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法治的殷切期盼。面对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不避讳、不遮掩、不护短,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决清除害群之马,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三要清除顽瘴痼疾,提升队伍形象。要充分理解上级要求,正确理解把握自查情形、自查形式、从轻减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全体干警要主动查究,敢于动真碰硬,勇于自我革命,彻底解决法院队伍“6+x顽瘴痼疾”等问题,提升法院队伍形象,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队伍的满意度。
四要弘扬英模精神,彰显时代正气。通过开展英模教育,弘扬英模精神,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展现法院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彰显时代正气和时代风采,用英模精神激励广大干警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四、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