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发

最高人民法院发

发布时间: 2021-01-12 22:01:03

『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号《会议纪要》若干问题的请示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关于如何执行《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二条的请示的答复
(法行〔2000〕21号2000年12月14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沪高法〔2000〕330号关于如何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二条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对外发生法律效力后至申请执行的期限内,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对如何理解《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请示的答复
(2008年3月17日,[2007]行他字第25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浙高法行函(2007)1号《关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应当如何确定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后来知道了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而不知道诉权和起诉期限的,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确定起诉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该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期间。
此复

『贰』 如何可以发送至"最高人民法院"有效的邮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邮政编版码:100745

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于权1949年10月22日,办公大楼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以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为己任,秉持司法为民之理念,致力于构筑法治社会基础,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

(2)最高人民法院发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审理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二、审理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申请再审与申诉案件;

三、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四、核准本院判决以外的死刑案件;

五、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决定国家赔偿;

六、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叁』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重申的案件,应当怎样处理

  1. 根据《刑诉解释》第353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的,根据案件情况,专可以发回第属二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应当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可以直接改判;必须通过开庭查清事实、核实证据或者纠正原审程序违法的,应当开庭审理。

  2. 该解释第355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但本解释第三百五十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案件除外。

『肆』 最高人民法院法发号文件的法律效力

最高法来以前的司法解释是以“法发源”字号发布的,后来规范了司法解释的制订与发布,司法解释改为以“法释”字号发布,其规范效力体现在,在审判案件需要适用时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引用。

规范了司法解释的制订与发布之后,以“法发”字号发布的文件不再具有司法解释的上述规范效力,但很多仍属司法政策性文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仍会参考,只是不在裁判文书中引用。

所以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仍应了解后来以“法发”字号发布的司法文件。

『伍』 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号会议纪要若干问题的请示之答复

您好,答复具体内容如下:
【发布部门】 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 [2009]民二他字第21号
【发布日期】 2009.09.25
【实施日期】 2009.09.25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司法解释性质文件
法规类别】 法律解释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9)19号《会议纪要》若干问题的请示之答复
(2009年9月25日[2009]民二他字第21号)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9)19号<会议纪要>若干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我院于2009年4月3日发布的法发(2009)19号《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是如何解决和化解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金融不良债权转让行为,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根据《纪要》的精神和目的,涉及非国有企业债务人的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亦应参照适用《纪要》的规定。债务人未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提出异议,但案件的事实和相关证据情况能够引发人民法院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效力产生合理怀疑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审查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以上意见供参考。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陆』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的流程是怎样的

您好,我国已有最高法2007年出台的《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2005年通过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及1983年修改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等多部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推动了司法解释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司法解释立项、起草、审核、审议、发布、备案等制度规范。”

《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明确规定,“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由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业务部门负责。涉及不同审判业务部门职能范围的综合性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起草或者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起草”,要求司法解释起草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必要时还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司法解释起草完成后,要先报研究室审核,再报主管院领导和常务副院长批准,最后才能提交审委会审议。

审委会委员在审议时会提出不少意见,起草部门还要严格按照审议意见认真修改,修改后的司法解释稿经研究室审核把关后报送院长或常务副院长签发。

每一部司法解释均以最高法公告形式发布,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报》上公开刊登,并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部门备案。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柒』 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5第23号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 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发〔1995〕23号 为正确适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依法惩治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犯罪行为,现就《决定》 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第十四条规定的几个具体问题解释如下: 一、根据《决定》第九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 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 构成商业受贿罪。 实施《决定》第九条规定的行为, 索取或者收受贿赂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索取或者收受贿赂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二、根据《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 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 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 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实施《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 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 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三、根据《决定》第十一条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 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 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 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资金罪。 实施《决定》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 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为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追究刑事责任。 挪用本单位资金案发后,人民检察院起诉前不退还的,依照《决定》 第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四、根据《决定》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决定》 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处罚。 《决定》第十二条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 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 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 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 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 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五、《决定》第十四条所说的“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职工”,是指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中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工。 六、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按照本解释规定的受贿、侵占、挪用的定罪数额幅度, 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被执行人名单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什么区别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被执行人名单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区别为:

『玖』 最高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情形是哪些情形

一、发回重审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发回重审是二审法院经过对一审上诉案件审理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或者一审判决遗漏当事人、诉讼请求等四种事由;由二审法院作出撤销一审判决的裁定,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的审判制度。
二、
二审程序中发回重审的情形:
(1)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民事诉讼法》第170条的规定)。
(2)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民事诉讼法》第170条的规定)。
(3)对当事人在一审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第182条的规定)。
(4)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未参加诉讼,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予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第183条的规定)
(5)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第185条的规定)
审判监督程序中发回重审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中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
(1)人民法院提审或者按照第二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在审理中发现原一、二审判决具有《若干意见》第181条规定的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即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未回避的,未经开庭审理而作出判决的,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的,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第210条第2款的规定)
(2)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发现原一、二审判决遗漏了应当参加的当事人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予以调解,调解不成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第211条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一百七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对发回重审的次数做出了限制,避免了不断上诉的循环。
望采纳!!!

热点内容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的劳动关系 发布:2025-08-29 17:34:50 浏览:411
活动发起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9 17:32:43 浏览:396
民法典的进步 发布:2025-08-29 17:28:17 浏览:790
法律顾问报酬支付办法 发布:2025-08-29 17:27:43 浏览:245
2019新婚姻法下载 发布:2025-08-29 17:25:02 浏览:785
公告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9 17:11:23 浏览:28
大学生暑假劳动法 发布:2025-08-29 16:52:09 浏览:376
白斌理论法学真题篇 发布:2025-08-29 16:49:10 浏览:227
车浩刑法学 发布:2025-08-29 16:39:53 浏览:930
装修公司的合同受不受法律 发布:2025-08-29 16:39:11 浏览: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