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通讯员
Ⅰ 进法院工作是速录员好还是通讯员好呢
不知道你同院长是同性还是异性。通讯员想必就是经常跟院长打交道的工作人员,而速录员则又需跟一些普通阶层的工作人员打交道。想过得平淡一下就做速录员吧,如果想收获功利,就跟着院长。鄙人拙见。
Ⅱ 怎么才能在人民法院做通讯员
你是要在法院工作,然后从事通讯报道工作还是在报纸上想给法院做报道啊?
如果回是第一种,你答只能去考法院的公务员了,如果是第二种,不知你是什么样的报纸或者媒体,如果是党报党刊的话,你可以带着你的记者证去法院的研究室等类似科室,跟他们联系。一般情况下,是没问题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呀。
Ⅲ 法院通讯员什么编制
事业编的通讯员。法院(court),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法院通讯员是事业编的通讯员。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
Ⅳ 进入法院工作一定要过司法考试吗
进入公检法系统,成为法官或检察官的话,一般来说都是要通过司法考试的。
没有通过司法考试,也想去法院工作的话,是可以尝试应聘书记员岗位,因为书记员是不硬性要求过司法考试,但要掌握一定的速记技能。
目前我国司法考试已经正式更名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满足以下条件,便可报考: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九条和第二十二条的相关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可以报名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本办法实施前已入学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4)法院通讯员扩展阅读
法院工作人员的编制
一是政法专项编,这种编制的人是法官;
二是行政编,这种编制的人不能当法官。但是如果通过司法考试,可以转换为政法专项编;
行政编制是国家机关编制管理部门根据宪法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所确立的组织原则,根据行政部门的结构、职能和工作量下达的工作人员的编制额度。是国家对行政机关的规模实行宏观控制的手段,编制额度具有法律效力,公务员的录用和转任均受其约束。
三是工勤编,这种编制的人如司机;工勤编制是指为工勤人员所设置的编制。
工勤编制不同于行政编制(包括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前者主要是为后者提供后勤保障,包括交通服务(司机)、餐饮服务(食堂工作人员)等。
工勤岗位,又称工勤技能岗位。是指在岗位设置中的从事简单体力工作或一般技术工种的岗位。在这种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为工人编制。比如技术工人、水电工、司机、通讯员、打字员等。
四是事业编,这种编制的可以从事行政工作或者当书记员。
Ⅳ 王宏的履历
1984.10-1988.01 武警成都支队五中队战士、班长、文书
1988.01-1994.10 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讯员、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其间:1988.09-
1991.07全国法院业余法律大学专科学习)
1994.10-1997.10 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科级助理审判员(1993.09-1996.07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本科学习)
1997.10-1999.03 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科级审判员
1999.03-2000.02 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科级审判员
2000.02-2001.03 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第一庭副庭长
2001.03-2002.04 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
2002.04-2002.12 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其间:2002.03-2002.06中共泸州市委党校第十五期科干班学习)
2002.12-2003.01 古蔺县人民法院代院长、党组书记
2003.01-2005.11 古蔺县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其间:2004.03-2004.05中共泸州市委党校第十九期县干班学习)
2005.11-2006.01 合江县人民法院代院长、党组书记
2006.01- 合江县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其间:2006.05-2006.06国家法官学院第五期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学习)
泸州市七次党代会代表;泸州市五、六届人大代表;古蔺县九次党代会代表;古蔺县十三届人大代表;合江县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合江县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 。
Ⅵ 法制嘹望是什么媒体
《法治瞭望》已匆匆走过三年,这三年,《法治瞭望》在成长,而我作为《法治瞭望》的“粉丝”也在成长。
回想三年前,我还是基层人民法庭的一名审判员,那时法院对法庭有一个综合考核,其中一项就是宣传信息和调研工作,庭里根据我的情况让我负责该项工作,认为我有多年从事审判的阅历和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一定能担当此任。虽然几年的审判实践,除了书写裁判文书和与之相关的案例分析、审理报告外,不曾拿起笔写文章,更谈不上在电脑上打字爬格子啦。记得2005年初我和庭长去县政法委,在政法委办公室第一次看到了《法治瞭望》这份刊物,政法委的同志见我如此喜爱,便把刚发行的三期给我,并嘱咐有时间写篇稿子投一投,我欣然默应。当时我拿到的几期《法治瞭望》已过数月,虽属“旧闻”,但那设计新颖的版面,以及那或辛辣、或优美的文字,那彰显法制,鞭打丑恶,呼唤公平正义的字里行间,依然让我痴爱有加。
仔细研读了几期《法治瞭望》以后,我便试着结合法院、法庭的工作和办案实际,开始给《法治瞭望》投稿。记得我投给《法治瞭望》的第一篇稿子是关于我院改革的文章,题目叫《方圆铸就的前后——记茌平法院设立廉政、审判责任基金制度》。说来好笑,那个时候的我,主要是用笔写,然后找人给打出来,修改后再找人打,来回几次。打印出来后,我准备用信封邮寄过去,一位同事说现在谁还用信封寄啊,在电脑上用信箱鼠标一点就行。最后还是借用别人的信箱发走了我的第一篇稿子。大约过了一段时间,编辑刘继孟打来电话,认为我写的稿子不错,拟发表,要我作进一步的修改,然后再发回,我遵照刘编辑的要求修改后,又从电脑上发过去。很快我的这篇文章《“方圆”规范出来的变化》在2006年《法治瞭望》第 二 期刊发出来。手捧登有自己文章的《法治瞭望》我激动得夜不能寐。
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发不可收,不断把自己的习作发给《法治瞭望》的各个栏目,同时,并有幸得到主编王长福、孟昭诗和刘继孟的赏识和提携,因为有了诸位老师的提携我的稿子频频见诸报端和《法治瞭望》,2006年我成为聊城法学会的会员,作为会员和读者,我更加钟爱《法治瞭望》。先后发表了《法官兵妈妈 》、《法官 职业道德 公正》、《由谢觉哉“慎刑少杀”想到的》等十几篇通讯、文学、新闻、案例和理论调研文章,在聊城法学会主办的《十五省市自治区地方法学会工作论坛》上,我发表的《构建和谐社会与法院信访》一文获得二等奖并收入法学会论文集,2006年被《法治嘹望》评为优秀通讯员。这一年我在《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山东法制报》《聊城日报》等各大媒体发表的文章也是硕果累累,同时被《山东法制报》(审判周刊)评为优秀通讯员,年终被单位树为”调研标兵”并嘉奖,今年《法治嘹望》又邀请我为特邀通讯员和兼职评刊员,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2006年5月,我从基层人民法庭调到法院研究室专职从事宣传信息调研工作,研究室除日常的文字工作之外,还有理论研究和法制宣传的任务。从基层法庭到院机关,我知道,除了院领导的垂爱以外,更重要得是多级媒体培养了我,尤其是《法治嘹望》的诸位编辑老师,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法治嘹望》是我成长的平台。现在我不仅用笔写,也可以在电脑上打字,并且还十分熟练,再也不用着找别人帮忙发稿子了,同时也能编排、编辑、校对,成了信息宣传的骨干,这一切都得益于与《法治嘹望》的相识和结缘。
翻开《法治嘹望》,除了重新阅读一些现在仍觉新鲜的文章之外,翻看自己登在上边的文章——也叫自我欣赏吧,也算是一大乐趣了。一直以来我坚持每期必读,从创刊到增刊至今完好保存,对《法治嘹望》的那份情感,犹如陈年老酒一般,愈醇愈浓,每每忙碌一天后,晚上回到家中,沏上一杯清茶,然后斜躺在客厅的沙发,边品茶边仔细品读《法治嘹望》上的每个栏目、每一行文字,那种感觉,如同在和一位老友天南地北的神侃,亦如在聆听一位情深意厚的师长的教诲…….
《法治嘹望》,我的良师!我的益友!
Ⅶ 顾建兵个人简介
2010年6月,杨志南,南通中院立案庭副庭长,因过度劳累在信访工作岗位上累倒。顾建兵与《南通日报》记者施莺,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采访了20多名与杨志南一起工作以及他接待过的涉诉信访当事人。最终,两人完成了五千余字的《肩担道义解民难》、《胸怀大爱赢民心》上下篇人物通讯报道,于2010年10月在《南通日报》头条和显要位置刊出。此报道引起了南通各界的强烈反响,中共南通市委决定向杨志南同志学习,他成为了南通创先争优活动中首个先进典型。去年11月,杨志南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一套《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了他的感人事迹,此通讯荣获2010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三等奖。
去年“两会”期间,顾建兵在《南通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的《南通中院倡导“低碳办公”》一文,吸引了省人大常委会的注意。他们专程来南通中院调研“低碳”做法,并将这一经验在全省推广。据统计,2010年度,顾建兵采写的新闻稿件被各级报刊采用350余篇,其中被《南通日报》刊用的工作报道48篇、案例12篇,总字数逾4.5万字。他个人被录用的稿件总数在2010年度《南通日报》通讯员中排名第一,全面展示了南通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2010年,顾建兵因司法宣传业绩突出,被评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并被中院记个人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