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官等级
1. 法官职级级别一览表
法官职级分为四等十二级,具体如下:
1. 首席大法官
2. 大法官:分为一级和二级
3. 高级法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4. 法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各级法官的职级晋升有严格的标准:
1. 对于二级法官以下,晋升幅度在职务编制等级内。例如,从五级法官晋升至三级法官,每级晋升需三年;从三级法官晋升至一级法官,每级晋升需四年。晋升期限届满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晋升。
2. 一级法官以上的晋升实行选升制度。
3. 晋升高级法官前,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合格。
4. 若法官因职务提升,其职级低于新任职务的编制等级,应晋升至新任职务编制等级的最低等级。
各等级法官的批准权限如下:
1. 首席大法官、大法官(一级和二级)、高级法官(一级和二级)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其他法官等级,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批准。
2. 高级人民法院及其所辖法院的三级高级法官、四级高级法官、一级法官、二级法官和其他法官等级,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批准。
3. 中级人民法院及其所辖法院的三级法官、四级法官、五级法官的等级,由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批准。
2. 法官等级对应行政级别
法院等级设下列四等十二级:
1、首席大法官;
2、大法官:一级、二级;
3、高级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4、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最高人民法院
1、院长:首席大法官;
2、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至二级大法官;
3、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至二级高级法官;
4、庭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二级高级法官;
5、副庭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6、审判员:一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7、助理审判员:一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高级人民法院
1、院长:二级大法官;
2、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3、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4、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5、副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6、审判员:二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7、助理审判员:一级法官至四级法官。
中级人民法院
1、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2、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3、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4、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5、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6、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7、助理审判员:二级法官至五级法官。
基层人民法院
1、院长:三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2、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3、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4、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5、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6、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至四级法官;
7、助理审判员:三级法官至五级法官。
省高院的行政级别主要如下:
1、院长,行政副省级
2、副院长,党组人员,政治部主任等,行政正厅级
3、审判庭庭长,副厅级
4、目前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属法律职务,暂未与行政级别挂钩
5、县级法院审判员对应级别如下:
6、法官的行政级别参照公务员基层法院院长,副处
7、副院长,正科或副科
8、庭长,科员或副科或享受正科待遇
9、审判员相当于股级、副科。
3. 基层法院普通法官的最高级别
基层法院普通法官的最高级别是什么
在中国的法院系统中,基层法院普通法官的最高级别是三级法官。
中国的法官等级分为五级,分别是:一级大法官、二级大法官、一级法官、二级法官和三级法官。其中,一级大法官和二级大法官是高级法官,一级法官和二级法官是中级法官,三级法官是基层法官。
在基层法院中,普通法官通常是指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是具有审判资格的法官,可以独立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助理审判员是在审判员领导下协助审判员工作的人员。
综上所述,基层法院普通法官的最高级别是三级法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第三条规定:“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