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法律监督

法院法律监督

发布时间: 2025-10-03 21:51:43

1. 法院受哪个部门监督

监督法院的部门有以下几种:
1、法院系统的自我监督。上级法院监督下级法院:下级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裁定、决定等,当事人如果不服,都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异议、复议等主张,上级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对确有错误的下级法院的司法决定予以纠正或要求下级法院重新作出有关决定。
最高法院虽然已经没有了“上级法院”,但仍然建立了自我约束机制。根据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对自己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决定等进行纠错,以最大程度和最彻底的态度保障审判权的正确行使。
2、纪委监委的监督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职能转隶到纪检检察机关,合并组建了“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机关”—纪委监委。随着监察法的制定和刑诉法的修改,新型的国家权力监督体制已经确立,形成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监督的全覆盖。首席大法官也好,“员外郎”也罢,都身为公职、手握公权,自然要受纪委监委的监督。
3、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人大常委会监督法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审议法院的年度工作报告、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对法院及其审判权进行监督,也可以在理据充足的情况下撤销审判人员的法律职务,以实现对审判权和审判人员的监督。
4、检察机关的监督
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总而言之,法院审判肯定是有监督,并不是法院想要怎么样审判就能够怎么样审判,任何法院的审判都是建立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五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民事诉讼法》
第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百零八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2. 法院的监督部门是什么部门

法律分析】:法院的执行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通过执行异议方式进行,执行异议分为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前者通常由审判监督部门负责,后者一般由执行局单独合议庭负责;外部监督主要是舆论监督,信访监督,检察监督。上下级法院有互相监督责任,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依法进行申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零四条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罢免和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个别代表。

3. 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包括

法律分析:从监督的内容上看,地方人大对于法院的监督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要审查法院是否正确行使审判权、有无滥用职权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第一条 为保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履行代表的义务,发挥代表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条 代表享有下列权利:

(一)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二)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三)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四)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五)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六)获得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所需的信息和各项保障;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条 代表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二)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

(三)积极参加统一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

(四)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五)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勤勉尽责;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热点内容
总经理亏损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3 23:50:44 浏览:443
劳动法特殊行业 发布:2025-10-03 23:33:40 浏览:794
中级经济法公司法律制度 发布:2025-10-03 23:15:42 浏览:847
2018四川产假劳动法 发布:2025-10-03 23:06:40 浏览:622
广东职工法律知识竞赛 发布:2025-10-03 23:01:33 浏览:830
空白信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3 22:58:01 浏览:341
刑法什么邢 发布:2025-10-03 22:50:41 浏览:232
证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是 发布:2025-10-03 22:34:12 浏览:375
清华大学2012法律硕士录取名单 发布:2025-10-03 22:33:01 浏览:363
法律咨询服务部是什么 发布:2025-10-03 22:32:16 浏览: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