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新闻

法官新闻

发布时间: 2021-01-13 11:21:58

① 重大新闻白山市通沟法庭法官厅长李栋在审离婚调解时说一个男人可以拥有两个老婆

这个法庭庭长。根本就不够格,怎么可以说一个男人可以拥有两个老婆这样的话呢?

② 哈尔滨“法官被刺身亡”一案,嫌犯杀人动机是什么

哈尔滨“法官被刺身亡”一案,嫌犯杀人动机是不服离婚判决

2020年11月13日专12时20分许,哈尔滨市公安局属双城分局接到报警:双城区人民法院周家法庭负责人郝某被捅伤。

周家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将犯罪嫌疑人吴某仁当场抓获,郝某经120急救人员抢救无效死亡。经审,犯罪嫌疑人吴某仁对因不服离婚判决,酒后持尖刀将郝某刺伤致死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2)法官新闻扩展阅读

事发经过:

根据当时现场的潘先生描述,13日中午12点左右,在潘先生办完事务从法院出来的时候,听见了收发室里有很大的争吵声。

后来争吵声中突然有人说“弄死你”之类的话,潘先生立即跑进收发室查看情况。潘先生跑入收发室的时候,两人已经处于肢体拉扯之中。

潘先生进入收发室后,死者郝某的胸口已经被刺伤,正在流血,衣服上被浸满了血液,而吴某仁手中正持有一把尖刀。

原本停手的吴某仁见有人进入后,上前对于郝某企图再刺一刀,但是当时郝先生迅速转身,对于吴某仁用力一推,直接将吴某仁推倒在了墙角。随后,法院工作人员迅速冲进了收发室,合力将吴某仁进行了控制,随即将其拖出了收发室。

③ 澎湃新闻报道的上海一批法官检察官被免,但上海国诚金融涉黑诈骗案的罪犯金黎珏,乐毅等人仍逍遥法外

涉黑上海国诚金融来信息服自务有限公司立案一年有余,立案当时怎么不公开收集受害人信息?到了检察院后抛出漏洞百出的审计名单才表示申请走流程公示收集信息途径呢?走申请流程也需要几个月吗?如此低效套路办案让老百姓如何看待?

④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审判新闻(法院新闻)吗

公开审判与新闻报道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一个是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一个是新闻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然而,两者又具有密切关系。原则上说,凡是公开审判的案件,都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报道。然而,新闻媒体在对公开审判的案件进行报道时,有一些不易把握的问题,值得研究。
公开审判制度是当代世界各国通行的一项审判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所谓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主要指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公开审判的反面是秘密审判,封建专制的秘密审判由于秘密进行,致使公民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为了防止对公民权利的司法侵害,近、现代国家纷纷在法律中规定了公开审判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既便于社会监督,又便于群众参与,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在我国,虽然法律规定了公开审判制度,但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公开审判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不是很好。近一两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的大声疾呼下,法院的公开审判已经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1998年4月15日,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教育整顿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法院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要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制度落到实处。各类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不予公开审理外,一律实行公开审理制度,不许实行“暗箱操作”。公开审理案件,除允许公众自由参加旁听外,允许新闻机构以对法律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并在必要时进行电视和广播对审判活动的现场直播。
在推行审判公开过程中,庭审直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程现场直播庭审活动,我们已经有两次:一次是关于电影纠纷审理的现场直播;一次是綦江虹桥垮塌案件审判的现场直播。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对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件进行的电视实况直播,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虹桥案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电视直播庭审案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这一举措,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我认为,庭审现场的电视直播有助于强化审判公开的积极效应(特别是目前中国各地旁听公开审判均有一定困难)。同时,电视直播较之媒体的转述或评论具有更强的保真度,更宜于社会公众对司法过程的监督。实际上实况转播无非是扩大了公开审判旁听观众的范围,是公开审判的扩大化,只要是全面的报道,并不会影响法官独立审判,如果说有影响,也应该是好的影响。
庭审直播的前提是公开审判,不公开审判的案件,是不能进行庭审直播的。但是对公开审判的案件,不一定完全适于庭审直播。对公开审判案件的庭审直播应当有所选择,并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对司法审判的社会监督;二是有利于普及、传播法律知识;三是有利于审判案件的顺利进行。根据这几项原则,能否对庭审案件进行电视直播,应当坚持两选两不选。
所谓“两选”是:一选原被告背景比较复杂,人们对司法机关能否公正审判存有疑虑的案件。电视直播这样的案件,使亿万双眼睛关注着法官的举止言行,关心着案件的是非曲直,法官纵使有偏袒一方的倾向,也不敢枉法裁判。对这样的案件的直播将会起到很好的社会监督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对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件进行的电视实况直播就属于这类案件。二选是非不易分清的案件。这类案件一般属民事案件,中央电视台所选择直播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国内十大电影制片厂诉电影作品著作权被侵权案件,就属此类案件。也有一些新型的刑事案件,如出租车司机捡到旅客遗失在车上的巨额钱款不还,是否属于犯罪行为等等,可以通过直播类似案件的审理过程,使广大观众获得新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能够起到很好的普法作用。
所谓“两不选”是:一不选可能披露犯罪方法,并可能渲染暴力的案件。一般来说,即使在文字报道中,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过程也不宜描写得十分详尽,更不应该借题发挥、大肆渲染。在电视直播特大犯罪案件的审理中,作案手法与过程是控辩双方不可回避的内容。电视直播时,无法对这些内容进行技术性删节,所以对犯罪案件的庭审直播,特别是重大恶性犯罪案件的现场直播,应当慎之又慎,必要时可以直播宣判结果,而不宜直播审理过程。二不选可能影响法庭审理的案件。比如广州电视台对一刑事案件的直播报道,案件涉及60余名证人,由于证人害怕因电视直播使其形象暴露而遭受打击报复,仅有3名证人到庭作证。这样的直播,除了对可能违法犯罪的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外,其它方面的正面作用则不会太大。
对公开审判的报道问题,实际上涉及司法与舆论监督的深层次问题。根据一些学者的意见,现实地看,对司法实施传媒监督的制度保障应集中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有关部门取消对传媒的不恰当限制;再就是司法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为传媒的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在这方面,可行的措施是:(1)凡公开审理的案件均应准予媒体采访报道。(2)司法机构通过新闻发布制度等方式,建立与传媒对话的常规渠道。(3)依法应予公开的法律文书均应允许传媒机构查阅。(4)对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司法机构应给予媒体某些特殊便利,配合媒体适时报道进展情况。(5)借鉴国外的范例,设立某些对记者的庇护性保护制度。
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尚不宜完全公开报道,对依法不公开审判的案件,当然更不能公开报道了(可以报道审判结果,不能报道审判的详细过程)。然而,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一些新闻媒体在公开报道的问题上又走得太出格了。比如,有些涉及他人隐私的案件,新闻媒体也公开报道了,甚至还配发被报道人的肖像照片,这显然是违法的。

⑤ 哈尔滨法官被刺死,嫌犯为何这么做

近日哈尔滨的一法官被刺死,上了新闻,这样的一个不幸的新闻又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悲哀与人的不幸,更是看到了生命如此的脆弱,我们更应该努力的珍惜生命,而不是随便的就此任由自己去放纵,自己去不知道珍惜。

就认为法官对自己不公,对自己非常的不公道,于是拿刀逼迫法官跟随自己到了收发室,并且刺中了这名法官的左胸一刀,在刺第二刀的时候及时被阻止了,但是这名法官还是非常不幸的死亡了。

⑥ 司法有权威,法官才不流血——说的是哪一个新闻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2月17日13时50分左右,江苏沭阳县法院法官周龙步行上班途中,被一名男子开车撞倒并连续刺戳。初步查明,行凶男子名叫胡小干,系一名长期闹访、缠访的被执行人。

不幸的是,从湖南零陵区6位法官无辜伤亡,到湖北十堰4名法官被刀捅伤,到北京马彩云法官被离婚当事人射杀,再到罹难的广西傅明生法官和如今的沭阳法官周龙,败诉当事人蓄谋报复、肆意伤害法官的血案一再发生。一次次挑战司法的权威和法治的尊严,一次次以法官的血肉之躯警示我们,在依法严惩凶犯、不断强化法官履职保障、舔舐法治伤口的同时,更要求根问本,严塑、强化司法权威,让尊重法律、信仰法治、善待法官真正成为社会风尚,让败诉当事人报复伤害法官的流血悲剧不再发生。

⑦ 法律新闻

”海南第一奇案”黄汉民侵财案悬而未决 法官辞职

法律之星-法制时事 2006年04月14日 14时42分

北京青年报消息:被称为海南第一奇案的诉黄汉民侵占他人财产案件曾经引起全国媒体关注。此案最早见诸媒体是2003年11月,事过几年,此案依旧悬而未决。近日,该案二审阶段审判长李传山,因受海南省高院领导压力,被迫辞职。

据了解,黄汉民是深圳市居民,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海南兴办房地产企业。2000年10月,黄汉民向公安机关举报蔡宝银、唐开兴夫妇等人非法侵占其公司财产,致使蔡宝银等被刑事拘留。 之后,黄汉民通过工商部门将蔡宝银的家族企业——海南新大洋公司和海洋资源集团公司的法人变更到自己名下,公司资产高达1亿多元。失去企业及其财产的蔡宝银、唐开兴夫妇被迫离开海南。

2002年末,海口市公安局原副局长丰凯因收受贿赂被逮捕,蔡宝银、唐开兴的申诉受到重视。海口市公安局开始对蔡宝银巨额资产被侵占案展开调查,并依法撤销了原来由丰凯主办的错案,以诬告陷害罪对黄汉民进行立案侦查。随后,黄汉民被海口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2004年10月,海口市人民法院对黄汉民犯罪事实作出一审判决。2005年8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黄汉民犯有诬告陷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犯有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

然而,2005年9月,海南省高院以公函的形式,发函给海口市工商局,要求暂缓办理海南新大洋石油公司变更工商登记手续。2005年10月,海南省高院作出对此案的再审决定。此后,受害人蔡宝银、唐开兴夫妇向最高人民法院反映,认为海南省高院再审决定不符和相关法律的再审条件。由此,该案被调至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审查。目前,该案正等待最高院审查结果,但并不影响已生效的二审判决的效力。

⑧ 看了新闻,如果法官冤判他人死刑,法官有过失吗,有什么过失

案件的审理,并不是一个人的过失。

冤假错案,国家的法律体制,你以为一个法官就能买单吗?
最多开除公职,丢了饭碗,还能有什么……

⑨ 如何看待法官刀文兵涉嫌杀人被捕一事

这个社会是复杂的,是混乱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走在社会上,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最深的一面隐藏起来,以此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所以,当在社会上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是不能够只凭借外貌就下定论的,还要做到能够时刻的观察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的波动,学会洞察人心。有的人也许外看起来是非常的得体的,但是在不为人知的背后坐下了令人发指的事情。有的人也许平时的着装和外表是相对差了一点的,但是却内心善良。很多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外面包裹的非常的华丽,但是就其深处,却是数不尽的黑暗和肮脏。而法官刀文兵被撤职无疑是这样的例子。

⑩ 急求南京法官彭宇案的事件原委介绍。判决结果。和背后黑幕

案情回顾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2007年9月4日下午4点半,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本案主要存在两个争议焦点。一、是否相撞;二、损失数额问题。 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当天,老太的代理律师表示:对判决事实感到满意,但40%的赔偿比预期要少。而彭宇则表示不服此判决。 和解撤诉: 200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在两会新闻中心就“司法公正 判决结束后,彭宇一脸郁闷地站在法院门”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时透露,南京彭宇案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申请撤回上诉,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且双方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都表示满意。[1]

热点内容
官兵法治讲堂 发布:2025-08-29 04:13:54 浏览:484
中国人民国合同法 发布:2025-08-29 04:09:45 浏览:40
2020行政法学自考重点 发布:2025-08-29 04:03:32 浏览:586
大三下学期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9 04:03:31 浏览:777
法院如何扣工资 发布:2025-08-29 03:23:21 浏览:8
合同法是特殊法吗 发布:2025-08-29 03:07:35 浏览:452
常设国际法院 发布:2025-08-29 02:58:24 浏览:40
合同法购物赔偿问题 发布:2025-08-29 02:50:41 浏览:118
古代经商法则 发布:2025-08-29 02:31:00 浏览:45
刑事诉讼法一百二条 发布:2025-08-29 02:29:39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