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案件审限

法院案件审限

发布时间: 2021-01-13 13:20:08

❶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黑龙江龙广律抄师事务所郑云鹏律师为您解答:

具体的审限与审理的程序有很大关系,以下为您列举一般案件的审限。

第一,一审简易程序审限为3个月。第二,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由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第三,二审程序,对判决上诉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由本院院长批准;对裁定上诉审限为30日。

如果您有其他任何需要,黑龙江龙广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

法院超出审理期限怎么办

法院在规定的限期没有审结案件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反映:

1、向同级检察院反回映。

2、向本法答院监察室反映。

3、向上级法院反映。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八十四条:因过失导致所办案件严重超出规定办理期限,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2)法院案件审限扩展阅读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❸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以及再次上诉

1、审理了六个月,属于正常现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2、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可以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交给第一审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六条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3)法院案件审限扩展阅读:

上诉须知

1.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

(1)上诉人、被上诉人的基本情况。系自然人的,载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或者出生时间、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等;系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载明其名称、住所、组织机构代码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

(2)作出一审裁判文书的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案由及上诉人收到一审裁判文书的时间;

(3)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4)致送法院的名称;

(5)上诉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6)上诉时间。

2.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3.如果您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4.为了及时启动二审程序,建议最好通过原审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

❹ 民事案件执行审限和行政案件执行审限的区别

根据《民事诉讼》高民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规定》申请执行期限2进入执行程序般6月执行完毕

《民事诉讼》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间二申请执行效止、断适用律关诉讼效止、断规定
前款规定期间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起计算;律文书规定期履行规定每履行期间起计算;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律文书效起计算
第二百四十条执行员接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向执行发执行通知并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民院自收申请执行书起超六月未执行申请执行向级民院申请执行级民院经审查责令原民院定期限内执行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民院执行

高民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规定》执行程序同阶段期限作明确限制归纳起主要包括十期限:
判决书执行申请间=判决效间(般7)+判决书确定给付间(般30) 申请执行期限:判决效2内
、案件般执结期限:6月主要指执行财产供执行案件执行院般应立案起6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即由行政机关作具体行政行由院采取强制措施保证具体行政行实现类案件般应立案起3月内执结)特殊情况须延执行期限应报请本院院或副院批准申请延执行期限应期限届满前5内提
二、院确定案件承办期限:7内院执行立案院应根据工作需要实际情况立案7内确定案件承办承办员确定院要适式及通知申请执行执行事根据律规定符合避条件官提申请避
三、始执行期限:3内院应收案件材料3内向执行发执行通知书通知执行按照关规定申报财产责令执行履行效律文书确定义务执行指定履行期间内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财产等情形民院获悉应立即采取控制性执行措施承办收案件材料经审查认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经批准立即采取相应执行措施
四、通知申请执行提供执行线索期限:3内根据律规定事自主张责任义务提供证据执行案件程执行院应根据规定收案件材料3内通知申请执行提供执行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于申请执行能提供要承担自举证利责任
五、执行员查证申请执行举证线索期限:5内;民院依职权调查期限:10内执行提供明确、具体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承办应申请执行提供财
产状况或财产线索5内进行查证、核实情况紧急应立即予核查申请执行提供执行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或者提供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确困难需民院进行调查承办应申请执行提调查申请10内启调查程序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承办般应1月内完执行收入、银行存款、价证券、产、车辆、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外投资权益及收益、期债权等资产状况调查
六、确定评估、拍卖机构期限:10内执行程根据案情进展院执行财产需要实施评估、拍卖措施承办应10内通定式完评估、拍卖机构遴选
七、发协助执行通知期限:5内执行涉及产、特定产及其财产需办理户登记手续承办应5内向关登记机关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关机关应根据院指定期限完协助执行义务
八、审查执行异议期限:15;办理完毕期限:1月院收执行异议承办应收异议材料及执行案卷15内提审查处理意见执行异议审查民院般应1月内办理完毕需延期限承办应期限届满前3内提申请
九、听证期限:10内;提审理处理意见期限:5内执行异议审查需进行听证合议庭应决定听证10内组织异议、申请执行、执行及其利害关系进行听证承办应听证结束5内提审查处理意见

❺ 法院的审限是多长!最好有法律条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二十日。

第二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十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审理第一审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的期限为一年;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十日。

对罚款、拘留民事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审理期限为五日。

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的规定,不受上述案件审理期限的限制。

审理涉港、澳、台的民事案件的期限,参照涉外审理民事案件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行政上诉案件的期限为两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二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

第四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裁定再审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❻ 民事诉讼超过审理期限怎么办

民事复诉讼:是民事诉讼制法律关系的主体所进行的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生的,由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诉讼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第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存在于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第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以诉讼权利义务为内容;第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受民事诉讼法调整。
既判力是指法院裁判生效后的效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任意推翻。一般来说,既判力的效力及于判决的主文部分。
民事诉讼的主管,即法院主管,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审判解决一定范围内民事纠纷的权限,也是确定人民法院和国家其他机关、社会团体之间解决民事纠纷的分工和职权范围。
期日是“期间”的对称,是指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会合进行诉讼行为的某一特定的具体日期。
期间是“期日”的对称,是由某一时间点到另一时间点之间持续经过的时间

热点内容
官兵法治讲堂 发布:2025-08-29 04:13:54 浏览:484
中国人民国合同法 发布:2025-08-29 04:09:45 浏览:40
2020行政法学自考重点 发布:2025-08-29 04:03:32 浏览:586
大三下学期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9 04:03:31 浏览:777
法院如何扣工资 发布:2025-08-29 03:23:21 浏览:8
合同法是特殊法吗 发布:2025-08-29 03:07:35 浏览:452
常设国际法院 发布:2025-08-29 02:58:24 浏览:40
合同法购物赔偿问题 发布:2025-08-29 02:50:41 浏览:118
古代经商法则 发布:2025-08-29 02:31:00 浏览:45
刑事诉讼法一百二条 发布:2025-08-29 02:29:39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