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违法保全法官担责吗

违法保全法官担责吗

发布时间: 2021-01-14 08:58:19

『壹』 债务人的财产已被法院作了保全担保人还有责任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5条所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版理案件期间,保证人权为被执行人提供保证,人民法院据此未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或解除保全措施的,案件审结后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其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时,即使生效法律文书中未确定保证人承担责任,人民法院有权裁定执行保证人在保证责任范围内的财产。在该案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担保人提供的担保是法院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出现的,可以视为执行担保,因此依据上述条款可以直接执行担保人的财产。

『贰』 法院财产保全后不通知债务人犯法吗

当事人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的,被执行者(即被申请人)不会事先收到通知。
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财产保全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被申请人为了逃避债务而转移资产,所以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之前不会通知被申请人,但在保全财产之后,会立即通知被申请人。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第一百零一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条
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第一百零三条
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叁』 人民法院违法采取哪些保全措施应承担责任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与本回案有关的财答物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财产保全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对违法采取对财产的保全措施的认定,可以考虑以下因此:采取保全措施是否确有必要;采取保全措施是否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采取保全措施是否超出措施种类和法定期限;采取保全措施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等。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构成了诉讼法上的保全措施,同样适用《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第3条规定。

『肆』 法官判错案该怎么处罚

法官判错案,需要看是否是故意行为,法官在审判工作中,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应当追究违法审判责任的相关责任人,根据其应负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1)应当给予停职、延期晋升、退出法官员额或者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依法办理;

(2)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依法办理;

(3)涉嫌犯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将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免除法官职务,必须按法定程序由人民代表大会罢免或者提请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

(4)违法保全法官担责吗扩展阅读:

法官承担违法审判责任主要有两种类型:

1、审判活动中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故意”在刑法和民法理论中均有详细而专业的解读,在此主要强调法官在审判活动中“明知违法而有意为之”。法官作为精通法律的专业人士,在裁判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如果法官在履行审判职责的过程中故意违反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规定,均应当承担相应的违法审判责任。

2、审判活动中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过失”是与“故意”相对应的一种主观过错,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后果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

『伍』 法官擅自解封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法官该付责任吗

如果已到办案期限,必须及时解封。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你可以考虑到纪检、检察机关报案。

『陆』 法官违法裁判责任追究制度

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看,对于法官责任的追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规定:

  1. 法官法第30条规定: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2)、贪污受贿;3)、徇私枉法;4)、刑讯逼供;5)、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6)、泄露国家秘密或审判工作秘密;7)、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8)、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9)、故意拖延办案,贻误工作;10)、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11)、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12)、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13)、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法官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使审判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或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向上述机关申请刑事赔偿的权利:1)、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2)、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3)、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1)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2)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3)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于上述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碍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国家赔偿法关于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

  3. 在刑法中,单纯以司法工作人员作为主体的犯罪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2)、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3)、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4)、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5)、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6)、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此外,法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还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等犯罪。

『柒』 投诉法官违法

根据法律规定,法官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对于法官徇私枉法,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当事人可向本院纪检部门反映。也可以向当地检察院进行反映。违法违纪法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官法》第三条 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七条 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四)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第三十二条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
(三)徇私枉法;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九)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十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二)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捌』 法院工作人员错误导致的保全损失谁承担责任

如果你说的情况属实,该法官的行为违法。
你们可以向法官所在地法院的监察室投诉。
或者向检察院投诉,要求追究法官的法律责任。

『玖』 擅自处分法院保全财产的法律责任

除把保全的财产追回外,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重的有可能构成刑事责任。

『拾』 财产保全被擅自处理法院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简称民诉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三)项规定:隐藏、转移、变卖、毁损版已被查封、扣押权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人民法院对违反此规定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4条规定“被执行人或其他人擅自处分已被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责令责任人限期追回财产或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发出执行通知书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根据上述规定,擅自处分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对责任人除应承担民事制裁或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劳动法每日上班时间 发布:2025-08-28 15:41:25 浏览:655
科技提升与法律服务 发布:2025-08-28 15:37:01 浏览:872
司法局普法工作计划 发布:2025-08-28 15:26:16 浏览:571
网上考试经济法b卷 发布:2025-08-28 15:22:19 浏览:33
保洁劳动保障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8 15:22:04 浏览:622
任懿君法官 发布:2025-08-28 14:58:08 浏览:145
浏阳市北盛镇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28 14:52:59 浏览:995
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解释 发布:2025-08-28 14:43:45 浏览:14
山东司法网站 发布:2025-08-28 14:29:04 浏览:661
姜堰人民法院网 发布:2025-08-28 14:23:39 浏览: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