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全国法院公告网

全国法院公告网

发布时间: 2021-01-14 13:51:11

法院公告老赖有用吗

有。目前有如下方式:

一、黑名单系统。

为了有效治理“老赖”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2012年7月、11月和2013年1月三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公开等情况进行通报,建立了网上的“老赖”黑名单系统。社会各界人士点击“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输入姓名就可以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二、最高法再与十家银行信息联网惩戒“老赖”。

2014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人民法院与银行业执行合作签字仪式”。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十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共同签订执行信息合作备忘录,鼓励各级法院和银行各分支机构推进网络查控机制建设,使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共同实施信用惩戒。

三、联网查询。

2014年10月,最高法正在推动建立覆盖全国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网络查控体系,成员包括已经和最高法签订网络查控和信用惩戒机制备忘录的20余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家工商总局、证监会、银监会、公安部等有关部门也会加入。

联通网络以后,某个法院遇到一个具体案件,可以通过网络方式直接查存款。能在全国范围内查到存款情况、金融产品情况、房屋情况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网络查控体系2014年年底建成。这种体系的建立,是制约‘老赖’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除此之外,2010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了限制高消费等一系列问题,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称,《规定》出台的目的是通过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避免恶意逃债,最终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

由于中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等原因,一些被执行人一方面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从事各种高消费行为。《规定》的颁布,为惩治“老赖”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㈡ 现在法院审判的案件全部公开吗在网上能查到吗包括去年的案件。求解答

审判是公开的,抄可网上查。审判案件绝袭大多数是公开审理,但刑事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不公开审理;

民事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在当地法院网站可查询,打法院立案庭的电话也可以查询,直接去法院也可。只要报案件号就能查询。

为贯彻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法释〔2016〕19号),规范全省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工作。

拓展资料

1、使用首页左上角检索。输入关键词不少于两个字,也可以输入具体案号,然后搜索可查询到相应的结果。

㈢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网能查到法院判决书吗

在中国最复高人民法院网,制一般的法院生效判决书都能查到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法院的生效判决书,都应当在互联网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联网设立中国裁判文书网,统一公布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
但是,如果判决书属于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联网公布,从网上是不能查到相应的判决书的:(一)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二)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三)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四)其他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第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联网设立中国裁判文书网,统一公布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
第四条 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
(二)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三)以调解方式结案的;
(四)其他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

㈣ 请问中国法院网是不是可以查到全国所有案件的执行公告结果呀

目前来说,这个网站是唯一一个可以查询的地方。但是如果法院不把案件登记进去的话,你是查不到的。

㈤ 中国法院网,承兑票号查询,属于公告的哪个类型

选择类型里面的 “申请公示催告”

核实承兑汇票是不是被挂失支付,最保险的方法专是通过自己的开户行向属 付款行发出查询请求。付款行会给回复的。

法院网上并不能查询到所有的公示催告信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法院都把公示催告信息发布到人民法院报。有些法院是发布到法制日报的。

㈥ 如何查询失信人员名单

1、网络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㈦ 中国法院网上的公告传票是全国的吗

所有的案件开庭的传票、诉状副本、举证、应诉通知书都可以通过公告送达。

是送不到本人手里最后才采用公告送达的,中国法院网上刊登的公告也在人民法院报上同时刊登。

㈧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登在哪

您好,最高院的公告等所有文件都在最高院网站的“权威发布”这里,网址是
http://www.court.gov.cn/qwfb/
而纸质的公内告,则一般的新容华书店有售。

㈨ 怎么能查询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一般的法院生效判决书都能查到的。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版地法院查询权,不是当事人需要委托律师一起去当地法院查询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网上查询的步骤:

1.网络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或者当地的法院的官网,点击进入。

(9)全国法院公告网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联网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查阅。

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书的制作,在形式上应当具备规范性、创新性、公开性、法律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㈩ 中国法院网的网站公告

请在使用中国法院网(以下简称“本网站”)前仔细阅读以下条款。如果不接受以下条款,请勿使用本网站;使用本网站则表明您已明知并接受这些条款。如果违反以下条款,您使用本网站的授权将自动终止,本网站亦保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1.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非商业使用,非经中国法院网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公布、分发或以其他任何方式用于任何公开或商业目的,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网站、平面媒体、影视广播、录音录像或数字化制品以及任何可能侵犯本网站著作权的范畴。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都可能构成对本网站著作权和其他权利的侵犯。
2.本网站对用户由于使用或不能使用本网站信息所引起的损害概不负责。
3.除个人识别信息,用户提交给本网站的其他信息均被视为非保密和非专有的信息,本网站对这些信息不承担任何义务;如果用户在提交时没有特别声明,视为同意中国法院网及其被授权人使用这些信息。
4.用户不得违背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共道德在本网站发布被视为侮辱、诽谤、淫秽或其他任何不良内容的信息。本网站有权随时删除该等信息,而不必事先取得提交者的同意,亦无义务事后通知提交者,本网站并保留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5.中国法院网对未经本网站选择的用户交流内容不承担责任(用户交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论坛等公开信息)。除非相关人对上述用户交流内容及影响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或异议,本网站不负有判断该等信息是否应予删除的义务。
6.向本网站投稿者必须是作者本人,本网站不接受他人代为投稿的作品,无论是否已注明原作者姓名及来源出处。如无特殊声明,作者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授权本网站全权代理该作品著作权相关事宜,包括授权本网站根据具体情况打击侵权行为。作者如不希望本网站代理其著作权事宜,请在来稿中注明:本稿著作权作者自行处理。
7.本网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对他人在本网站上实施的此类侵权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侵权的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自行承担。如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本网站负有移除被控侵权内容的义务;但著作权人不能出示身份证明、著作权权属证明及侵权情况证明的,视为未提出警告。向本网站投稿的作者视为同意本网站就上述情况采取的相应措施,本网站不为采取该等措施向作者承担法律责任,包括不承担因侵权指控不成立而给作者带来损害的赔偿责任。
8.本网站到第三方网站的链接仅作为一种方便服务提供给用户。本网站对任何第三方网站及其内容不进行控制,也不负任何责任。如果用户决定访问任何与本网站链接的第三方网站,其可能带来的结果和风险由用户自行承担。
9.中国法院网可依法修改这些条款。您应经常访问本页面以了解当前的条款,因为这些条款与您对本网站的使用密切相关。这些条款的某些条文也可能被本网站中某些页面上明确指定的法律通告或条款所取代。
10.因本公告或使用本网站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热点内容
劳动法病假应扣除多少钱 发布:2025-08-28 19:34:08 浏览:787
赤裸刑法 发布:2025-08-28 19:33:06 浏览:295
东和劳动法在线 发布:2025-08-28 19:20:58 浏览:439
协调成员国商标立法第一号指令 发布:2025-08-28 19:14:31 浏览:725
山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28 19:13:57 浏览:197
法院败诉了 发布:2025-08-28 18:53:14 浏览:428
司法所长包村 发布:2025-08-28 18:50:59 浏览:930
新民法利率 发布:2025-08-28 18:50:17 浏览:584
劳动合同法笫二十如何理解 发布:2025-08-28 18:50:17 浏览:309
民事诉讼法合议庭人员 发布:2025-08-28 18:48:38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