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在诉前的调解

法院在诉前的调解

发布时间: 2021-01-14 23:02:24

法院诉前调解程序在简易法庭之内吗

您好,诉前调解和建议程序是两个不同的阶段
诉前调解的特点
1、时间迅捷。回适用诉前委答托调解程序的案件调解时间不超过20天,若调解不成就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2、收费低廉。诉前委托调解时,当事人无需预交案件受理费,且民事、商事案件一般只有标准案件受理费的10%-20%,此外还有其他的各项优惠收费规定。
3、人员专业。主持调解的调解员来源于退休法官、退休警官、仲裁员、律师、人民陪审员和人民调解员等,素质优秀,经验丰富,能够及时成功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4、效力确定。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以法律文书赋予法律效力,从而有别于人民调解协议,达到一次性解决纠纷的效能。

⑵ 收到法院的诉前调解短信,可以本人不去吗,让律师代为办理调解吗

收到法院的诉前调解短信,本人是可以不去的。 可以由具有特别授权的代理律师,代为办理调解。

(2)法院在诉前的调解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的规定》第十一条对适宜调解的纠纷,登记立案前,人民法院可以经当事人同意委派给特邀调解组织或者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登记立案后或者在审理过程中,可以委托给特邀调解组织或者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

当事人申请调解的,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口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入笔录。

第十二条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名册中协商确定特邀调解员;协商不成的,由特邀调解组织或者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不同意指定的,视为不同意调解。

第十三条特邀调解一般由一名调解员进行。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或者当事人要求由两名以上调解员共同调解的案件,可以由两名以上调解员调解,并由特邀调解组织或者人民法院指定一名调解员主持。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申请更换特邀调解员。

第十四条调解一般应当在人民法院或者调解组织所在地进行,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征得人民法院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其他地点进行调解。

《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调解规定》第3条的内容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调解工作。

⑶ 法院诉前调解不成 法院多久能给立案

法院诉前调解不成,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3、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3)法院在诉前的调解扩展阅读

诉前调解具有灵活和简易等优点,但却没有法律规定且在程序上也呈现出非法律性、非正式性,所以为了当事人的利益应该严格控制其适用范围。根据司法实践,参考各地法院的做法,诉前调解只适用于以下一些调、撤率较高的案件:

(1)家庭纠纷类,如:婚姻、抚养、赡养、收养、监护婚、继承等。

(2)相邻关系类,如:宅基地和不动产纠纷等。

(3)小标的额案件,如:小额的债务纠纷、小额的合同纠纷等。

(4)人身损害赔偿类,如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

(5)民间借贷纠纷类,如诉讼标的额较小,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民间借贷案件。

(6)其他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纠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⑷ 起诉前调解是法院通知原告吗

先行调解是复由法院通知原告,民事制案件,开庭时法官都会先询问是否调解,被告要求调解,需要原告同意调解,如果原告不同意,法官会按程序判决。

开庭传票送达之后,当事人一方有正当理由的可以申请延期,申请延期被批准后,法官会通知改期开庭。没有延期开庭的,需要按传票时间开庭。

《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4)法院在诉前的调解扩展阅读:

调解员可以采用其认为有利于当事人达成和解的方式对争议进行调解。这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调解程序开始之后,调解员可以单独或同时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调解;调解员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的,可向他方当事人通报单独会见的情况。

当事人另有要求的除外;调解员可以对争议进行面对面的调解,也可以进行背对背的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可以要求当事人,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建议或方案。

⑸ 前几天收到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书,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你是否有纠纷被诉到法院
是否收到诉讼状,法院直接送达,需要你签收的
你是不是上海的居民
如果是本地的,打电话问问
一般法院不下这种通知,一般是电话征求意见。不同意调解。不用理会

⑹ 法院起诉前的调解算不算法院立案

诉前调解不算立案。

只有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和相关证据资版料,法院立案庭收到这些资权料,进行了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出具加盖法院公章的“受理(或立案)通知书”后案件才算立案。

另外,还应当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用。所以,只有具有“受理(或立案)通知书”的案件才算了立案,没有这资料的就不算立案。

(6)法院在诉前的调解扩展阅读:

诉前调解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官调解,在立案庭专设调解法官,负责主持诉前调解工作。另一种就是适度社会化调解。由调解法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委托相关基层调解组织依法调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工作优势,为当事人降低诉讼成本,为法院减轻负担。

为了与诉讼程序衔接,诉前调解的法院应当是对调解事项有管辖权的法院。对诉前调解的案件,立案庭在起诉后应当登记,以便纳入流程管理,同时也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如能够中断诉讼时效。调解过程中应当制作笔录,把诉前调解与证据交换结合起来,保全、固定证据,归纳争议焦点,即使调解不成,也可以为诉讼程序做好铺垫。

⑺ 诉前调解的调解程序

我国现行民诉法虽没有诉前调解的规定,但法院开展诉前调解的报道却常见诸报端并获得赞专誉,可见诉前属调解在实践中已具有存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在当前的审判实践中,诉前调解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为不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由在法院立案庭设立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来调解;一为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由法院立案庭的法官来调解或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共同来进行调解。

热点内容
法官用枪 发布:2025-08-28 12:16:05 浏览:601
征拆法规 发布:2025-08-28 12:13:33 浏览:7
广场舞行政法 发布:2025-08-28 12:13:27 浏览:520
八大进化法规 发布:2025-08-28 12:07:23 浏览:859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b 发布:2025-08-28 12:01:39 浏览:774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证 发布:2025-08-28 11:51:49 浏览:527
长沙县律师事务所咨询 发布:2025-08-28 11:50:25 浏览:820
论述题论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8 11:50:08 浏览:138
法律法规发条 发布:2025-08-28 11:44:26 浏览:723
民法典颁布的影响 发布:2025-08-28 11:35:07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