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可以起诉法院

可以起诉法院

发布时间: 2021-01-15 14:45:02

1. 可以起诉法院吗能立案吗

法院一般不能当被告,不会立案的,对法院判决不服或者程序有异议,可以申请二审或者复议。采纳谢谢

2. 我可以起诉法院吗

答:您事实应该可以起诉法院。

3. 我应该在哪个法院起诉

《民诉法》规定了起诉的管辖法院,这里提供规定条款,提问人可以依版据规定,结合自权己的情况比对一下。

《民诉法》规定: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4. 我能去法院起诉

只要符合起诉条件都可以去法院起诉。
去法院起诉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版白五个方面就可权以
第一我是谁,也就是要有合适的原告。
第二要告谁,起诉还要有四个的被告,也就是要起诉的对象。
第三个要告什么内容,也就是你的诉讼请求,法律规定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才可以。
第四为什么告,你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第五凭什么告,要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你的事实理由以及证明你的身份请求。
如果满足以上五个方面,你就可以去洗漱。

5. 可以到法院起诉吗

一、劳动纠纷

在工作中,有时我们会和公司或单位发生纠纷,例如:索要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索要加班费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工作中很常见,但是我们不能遇到这些问题就去法院起诉公司,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因为劳动争议是必须先要到仲裁机构去仲裁的,而且有的情形仲裁机构是一审终裁,不能再去法院起诉了,但大部分情形经过仲裁机构仲裁后,对该仲裁不服的,可以再向法院起诉。

二、合同中协议仲裁

在民事合同中,当事人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了解决纠纷的途径,就要按照约定的途径来解决纠纷,一般民事合同中约定的纠纷解决途径有两种:一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如果约定是第一种途径,那么在发生纠纷时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向法院起诉而寻找其他途径解决,但是如果约定的是第二种途径(仲裁机构确定有效),在发生纠纷时就只能去约定的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而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妇女怀孕期间

婚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否则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的,不受限制,这条规定是为了保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

四、判决不准离婚的

提起离婚诉讼后,被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或者经法院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原告在6个月内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又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是不予受理的,但是,如果是原来的被告提起离婚诉讼的,是不受这6个月限制的,即被告任何时间都可以提。

五、不归法院管辖的

不归法院管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该纠纷不归任何法院管辖,也就是说法院根本不受理这些纠纷,例如行政性纠纷,应该到有关机关去解决,属于行政诉讼的除外,或者生活中不构成法律行为的纠纷,例如朋友请客吃饭等问题,不在法院的受理范围;二是不属于受诉法院管辖的,意思是说不归这个法院管,应该到有管辖权的法院去起诉。
除了上述五种不能起诉的,其他都可以去起诉。

6. 合同纠纷可以向哪个法院起诉

可以在合同中在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所在地、被告住所所在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之一约定管辖法院,约定的法院有管辖权。

7. 可以起诉法院吗

如果你不服法院判决可以选择抗诉,由上级法院来重新审理。高院为终审。

8. 如何起诉法院

答案:起诉前你得有证据,实打实的证据,不然就算起诉成功,都不一定能成,如果起诉一般法院,可以像中级法院提出诉讼,如果起诉中级法院,可以像高级法院申请。也可以去纪检或其它单位

9. 起诉需要到什么法院,镇法院可以吗

起诉需要去被告的户口所在地的法院,可以去镇法院也可以去县级法院或者市级法院,那么法院的现状如何?又有什么作用呢

法院文化建设是提升法官队伍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与途径,已经成为法院各级的普遍共识。在当前基层法院在案多人少、各种文化资源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发挥法院文化育警的优势,对法院全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总趋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就当前基层法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基层法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法院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够。法院文化是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精神表现的总和。法院文化的价值功能应充分体现在最高院王胜俊院长提出 “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之中,而在我们一些基层法院中存在在着一提法院文化就是打打球、搞搞体育运动、组织个晚会、看两场电影等片面观念,由于存在这样的片面观念导致法院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严重制约。
(二)基层法院干警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不高。全国80%的案件在基层,法官忙于办案,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基层法院,每个法官年平均办案数量在250件左右,换句话说,就是每个工作日法官都在阅卷、庭审、撰写裁判文书之中,绝大部分法官没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即使法院组织一些文化活动,也是疲于应付,非常被动地参加。法官精力与时间不够是目前困挠法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
(三)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组织力量还很薄弱。当前,基层法院组织文化建设的只有政治处一个部门,而政治处通常编制主任1人、副主任1人、工作人员1人(或主任1人、工作人员1人),政治处主任一般由党员成员兼任,政治处平常工作除了负责组织人事、教育培训外,还要负责党建、老干部、工会、团支部、妇委会、人民陪审员、关心下一代等繁重的工作,根本腾不出力量来进行法院文化工作的筹划、实施,实践证明:组织法院文化建设这些务虚的工作,是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的。同时,组织法院文化建设需要丰富的文化工作经验,从基层法院的现实看,普遍不具有文化工作经历,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文化工作组织骨干队伍。因此,仅靠政治处的1-2人力量是难以承担起法院文化建设重任的。
(四)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显得不足。基层法院没有文化建设专项经费,都是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一点出来用于搞文化建设。自从2007年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出台之后,许多案件都是由法院贴钱办案,使得本身就非常有限的经费更加是捉肘见襟、雪上加霜,再加之文化建设是软指标,法院的经费首先要满足办公需要和办案需要,有余的情况下,才能拿出来搞一些文化建设。显然,对一些基层法院来讲,加强文化建设还不是一项硬指标,属可有可无的。
(五)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基本规范性不强。目前,各级法院都有宏伟的文化建设规划,但严格按规划抓落实的少之又少,由于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法院文化建设规范,也没有考核的硬指标,虽然各个地方存在文化差异,制定统一的规范也很困难,要求做到全国统一是困难,但最起码地要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来建立地区法院文化建设体系,法院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要建成什么样、法院软环境要建成什么样,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标,以便于基层法院更好地操作。
二、加强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法院“硬件”建设,提供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要狠抓法院“硬件”建设。注重努力营造庄严、公正的审判环境,着重体现审判机关作为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者的庄严稳重形象。在法庭外观设计上力求突出审判特色,明快中凸现庄重、威严,使人自然产生敬畏、尊崇之情。在审判法庭和办公区域要加强法院文化的营造,体现法院文化的内涵。庄重威严、宽敞整洁、布局规范、设备完善的审判法庭在无形中也会对审判法官的敬业爱岗、审慎裁判产生积极影响,优雅的工作环境。
(二)加强法院“软环境”建设,营造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要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大对高科技的投入,力争使办公设施进一步现代化、信息传输进一步网络化,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要不断增添文化场所,扩大阅览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和健身房等,努力创造宽松、和谐、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丰富法官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法官们的体质,培育他们的文明习惯,加强相互交流,努力陶冶法官们的精神情操。
(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法官的自有力量,组织适合法官群体的文化活动。要经常开展文体活动。要以卡拉OK比赛、扑克牌比赛、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广大法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加强身心健康锻炼和人文品格修养,形成努力追求业余生活高品位、高格调的法院文化氛围。让法官时时处处受到法院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热点内容
南京理工大学民商法 发布:2025-08-28 05:36:25 浏览:566
行政法比例原则的具体含义 发布:2025-08-28 05:36:23 浏览:218
劳动法中没有 发布:2025-08-28 05:14:51 浏览:294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 发布:2025-08-28 05:14:20 浏览:912
借据代签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8 05:00:00 浏览:122
法官作文 发布:2025-08-28 04:42:32 浏览:269
邢台市清河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28 04:42:01 浏览:468
民事诉讼法2014第235条 发布:2025-08-28 04:33:29 浏览:971
法律援助事业的性质 发布:2025-08-28 04:24:23 浏览:212
刑事诉讼法一百六十五 发布:2025-08-28 04:21:19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