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中级人民法院死刑执行

中级人民法院死刑执行

发布时间: 2021-01-17 01:12:57

① 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立即执行的命令,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后,交付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如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委托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的,由第一审中级法院执行,但必须有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场,并对执行负责。

法律链接:《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五十一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② 死刑缓刑执行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核准,无需上报.

死刑缓刑执行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核准,无需上报。这是《中华回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答法》所规定的法定程序。
第一百九十九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零一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零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③ 执行死刑的机关

哪个法院做出生效判决,就是哪个法院。比方说,一审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无期判决版,高级人民法院权改判为死刑,执行法院就是高级人民法院。一审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死刑立即执行判决,高级人民法院维持该判决,执行刑事就是该中级人民法院。

④ 中级人民法院判死刑不报最高人民法院咋办

不可能,中院判死刑,被告可以向省级高级人民法院上诉。对判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内法院容要进行死刑复核,并下达执行死刑执行令。以前省级高院可直接下达死刑执行令,并向最高院备案。现在死刑案件必须最高院进行死刑复核。

⑤ 中级法院可以判处、执行死刑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五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六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5)中级人民法院死刑执行扩展阅读:

中级法院主要职责是:

1、依法审判本院管辖的民事、行政案件和上级人民法院交由审判的案件;

2、中级以上法院依法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申诉、申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依法审理减刑、假释案件;

3、依法受理国家赔偿案件和决定国家赔偿;

4、上级法院依法对下级人民法院管辖不明的案件指定管辖和审理管辖争议的案件;

5、依法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执行的案件;

6、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7、调查研究审判工作中适用法律、执行政策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意见和司法建议,开展司法统计工作,参与地方立法和综合治理工作;

8、指导辖区内法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法制宣传和队伍建设工作;按照权限管理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协同市机构编制主管部门管理辖区内法院的机构编制工作;

9、指导辖区内法院的财务、装备、技术、鉴定等工作,并负责有关经费和物质装备的管理工作;

10、负责辖区内法院的纪检监察工作;

11、承办其他应由中级人民法院负责的工作。

⑥ 中院做出的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生效吗

死刑立即执行是,首先要上报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核,然后由最高院核准才可以执行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立即执行后的处理:

1、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机关。

2、通知罪犯家属在限期内领取罪犯尸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对于死刑罪犯的尸体或者骨灰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卷。

3、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一般的,死刑立即执行判决下来以后,需要高级人民法院核实,然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原审人民法院需要在7日内执行死刑,执行完毕后,需要通知家属。

(6)中级人民法院死刑执行扩展阅读

执行死刑立即执行时,犯罪分子及其家属可以享有的权利:

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2、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交付执行3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3、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即认真核对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基本犯罪事实及其他情况,确保被执行的人就是判决、裁定所确定的死刑罪犯,以防止错杀;还要询问罪犯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4、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

5、执行死刑完毕,应当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后,在场书记员制作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包括执行死刑前后照片)及时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⑦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是否应当经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

属于死刑复核来制度
2012年修改源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具体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三十五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六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第二百四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⑧ 中级人民法院被判死刑 什么时候执行

等高原二审判决,如果维持,还要经过最高院的死刑复核程序,如果复核通过,由一审中院执行死刑。理论上总共大概3,4个月时间。
如果不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没有必要请律师。

⑨ 中级人民法院有没有判死刑的权限

中级法院有权判死刑,被告人不上诉的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再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网不同意死刑的,发回重新审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9)中级人民法院死刑执行扩展阅读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四十四条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

第三百四十五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

⑩ 法院的每个司法警察都要执行死刑吗

不是,司法警察中只要很少一部分警察可以参与执行死刑。就一个地区而言,一年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很少很少。

而且原先死刑是由武警执行的,21世纪之初改由法警即司法警察执行,如果你报司法警察,那么你应该从事更多的是送达以及陪同律师会见罪犯,或者执行一些基本的法警所要执行的工作。

执行死刑要求的司法警察是公安类学校毕业或者军人考进的,对心理素质以及持枪证、身体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另外还需根据个人的意愿,故可不必担心。

(10)中级人民法院死刑执行扩展阅读:

司法警察的职权规范:

《人民警察法>第十八条: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权。本条授权除公安机关外的其他警察机关有权规范本系统人民警察职权,并非某些人所谓两高法警条例违法。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照《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条例》的规定包括:

(一)维护审判秩序;

(二)对进入审判区域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三)刑事审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传带证人、鉴定人和传递证据;

(四)在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中,配合实施执行措施,必要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五)执行死刑;

(六)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

(七)执行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依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的规定包括:

(一)保护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犯罪现场;

(二)执行传唤、拘传;

(三)协助执行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协助追捕在逃或者脱逃的犯罪嫌疑人;

(四)参与搜查;

(五)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

(六)送达有关法律文书;

(七)保护出席法庭、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检察人员的安全;

(八)协助维护检察机关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

热点内容
素描法官 发布:2025-08-27 11:53:41 浏览:224
法院代转 发布:2025-08-27 11:53:32 浏览:757
刑事诉讼法时效期限总结 发布:2025-08-27 11:42:01 浏览:913
厚大民法真题 发布:2025-08-27 11:41:58 浏览:757
非法持有毒品司法解释 发布:2025-08-27 11:22:56 浏览:932
会宁县律师 发布:2025-08-27 11:21:27 浏览:389
行政法题目及解析 发布:2025-08-27 11:20:03 浏览:927
没道德礼貌 发布:2025-08-27 11:19:18 浏览:523
单位购买理财产品违反了什么法规 发布:2025-08-27 11:18:23 浏览:399
文化道德图片 发布:2025-08-27 11:12:31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