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褚遂良书法院

褚遂良书法院

发布时间: 2021-01-18 15:21:42

① 著名书法家诸遂良的作品有哪些

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 主要代表作 《倪宽赞》[1] 《倪宽赞》墨迹,传为褚遂良书(亦有人认为是欧阳询书),真伪尚无定论。然此书颇得褚书三昧。楷书50行,共340 字。宋赵孟坚评论此帖说:“容夷婉畅是河南晚年书。”明杨士奇评云:“评者认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而詹景凤则谓:“燥而不润,觅贬天趣。”此帖原迹现在台湾。 雁塔圣教序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18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 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唐张怀瑾评此书云:“美女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秦文锦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能将转折微妙处一一传出,摩勒之精,为有唐各碑之冠。” 阴符经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传为褚遂良所书的《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 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很有可能是唐代学褚书的伪作。即便如此,大字《阴符经》也不失为书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备了褚体楷书的特点,还与“唐人写经”极其相似行笔起落多参以写经 史,写得自然古朴。元杨无咎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瞻,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石皆为 楷书,万文韶刻。现所选为前石拓本。《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 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 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 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

② 褚遂良书法什么时候能学到位

褚遂良,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或四年(596--658或659)。钱塘人(浙江杭州)。字登善,因封河南公,后世亦称褚河南。唐初名臣,初唐四大书家之一。为人刚正,维护礼法,因谏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而死。其书法宗二王学欧虞,别开生面,影响很大。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传世墨迹有《大字阴符经》,《倪宽赞》;碑贴有《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
褚遂良的书迹传世不少,真正可靠确为褚遂良所书的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等几种碑刻。对褚遂良的书法,历来评价极高,他上继欧、虞,下开颜、柳,是唐代书法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清刘熙载《艺概.》云:“褚河南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褚遂良的书法特点可以用“遒逸”来概括之,遒为遒劲,逸为飘逸。魏征向唐太宗推荐褚遂良善书时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如故你想得到褚遂良的书法形神兼备的真谛,那就要寻着他的学术足迹去苦练,了解他书法的特点,加上广泛的读帖和纠正,相信会成功的。但是你要循序渐进的学习,那估计要花上十年以上的功夫了。学书学书,学的一是眼力,二是笔下功夫,读帖就是练眼力。一笔一画怎么写,笔画之间怎么架构。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书断》评其书:“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褚书以永徽年的《房玄龄碑》及《雁塔圣教序》为代表,尤其是《雁塔圣教序》,是他五十八岁之作,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又说:“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而字外之力,笔间之意,不可穷其端倪”。褚书用笔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下三点:
一是逆入平出。褚书的很多点画都是逆锋入笔,注锋收笔,颇有隶书笔意。清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河南少时专师虞永兴,老来融释脱落直入汉室,故疏瘦劲练,一缕锐入。”褚氏间或以拖笔代替藏锋,以笔直接入纸,加以拧转,形成了独特的褚书风貌,然此种笔法多用在笔画雷同或留空较大的地方,当为其一大创新。
二是提按拧转变化丰富,线条S型线性明显。薛养贤曾说:“我的笔 没有一笔是直的”。读了褚书你会学得,这不是薛氏的发明独创,褚氏当是此中先贤。褚书的每一个笔划都包含着丰富的提按使转动作,仔细观察他写的《寻》《神》褚字的长笔画,你的印象会更深。
三是点画之间呼应紧密,绝少雷同。褚书点画之间的呼应是明显的,留下了很多“蛛丝马迹”,不像欧颜柳那样的内敛。这也可以说是褚氏学王逸少的具体表现,临《圣教序》参以《集王圣教》,会更有利于学习褚书灵动的笔法。
褚书因其使用一分笔而显得笔画较细,又由于其过人的用锋功夫,使得笔画如“铁线绾成”,体现了其“瘦硬通神”的特点,但其灵活飞舞的笔法,较细的线条,又使他具有了“媚”的特征。
三,褚书的字法特征
褚书结字总的特征是左低右高,宽博舒展。具体方法有三点:
一是随字而安,宜长则长,宜宽则宽,不刻意做作。如“蠢”字虽是两面个连写,也没有做压缩,“十”字几乎从未将竖拉长过。
二是字势灵动,绝少呆板。褚氏很注意字势的摆布,忽而以笔画形态的变化增强灵动感,忽而以左右的高低大小减少呆板,使得字势表现出“佳人舒广袖,罗汉舞长拳”的舒展灵动态势。
三是字距行距较大,间或设险破险。褚书比较舒朗,留空约在一个字的一半到全部的距离,尤其是在扁字笔画稀的地方多留空,在长字笔画稠的地方少留空,形成了“舒可走马,密又透风”的效果。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字中,褚氏惯用设险破险的招数。如“莫”字,上半部大胆左移,而在大字的撇上大做文章,使之成为支点,用最后一点去破险,很是耐读。此外还有“松”,“风”等字也是如此。
褚遂良出生在书香世家,其父褚亮入隋时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文才颇好。褚遂良少秉家学,博涉文史,工于书法,幼从史陵学书,稍长即受到其父友虞世南、欧阳询二位大家的影响。史陵之书我们尚未见到,以褚遂良贞观年间所书《伊阙佛龛碑》来看,其古雅峻严处迥异于虞书,加上平画宽结的特点,可以说褚遂良少年志学、博涉多体,以北朝墓志笔法结体相近。同年所书《孟法师碑》亦多魏书用笔,酷似欧阳洵。至于史载贞观元年太宗诏集京官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的子弟二十四人入弘文馆学书,“敕虞世南、欧阳洵教示楷法”,以及次年国子监恢复书学,设书学博士收徒讲学,传授《石经》《说文》《字林》等专业,加之,别置校书郎二十人,楷书手一百人入秘书省缮写校对四部图书的情况看,作为当时负责分判课写工程的秘书郎,褚遂良的书法必然受到当时楷书家的影响。之后,他还参与了朝廷收购征集王羲之书作的参校工作,能经见“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也是褚遂良学书的一大良机。史书关于褚遂良的政治生涯的记述中,每一环节均有其书名书事,尤以与唐太宗的亲近起缘于书法。

③ 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真迹的价格

据不完全统计,散落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的公元7世纪以前的书画墨迹(包括早期摹本)总数还不足100件。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真迹存世的作品我知道的现在只有两件。

阴符经: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传为褚遂良所书的《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很有可能是唐代学褚书的伪作。即便如此,大字《阴符经》也不失为书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备了褚体楷书的特点,还与“唐人写经”极其相似行笔起落多参以写经史,写得自然古朴。
《倪宽赞》墨迹,传为褚遂良书(亦有人认为是欧阳询书),真伪尚无定论。然此书颇得褚书三昧。楷书50行,共340 字。宋赵孟坚评论此帖说:“容夷婉畅是河南晚年书。”明杨士奇评云:“评者认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而詹景凤则谓:“燥而不润,觅贬天趣。”此帖原迹现在台湾。

另外碑刻有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18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

2002年12月举行的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北宋米芾书法《研山铭》被国家文物局委托机构以2999万元的创纪录价格买走。
2003年7月由故宫博物院行使“优先购买权”购得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的《出师颂》,成交价格为2200万元人民币。
2006年11月02日,怀素《食鱼帖》从880万元起价开拍,至1000万因未及保留价而流标。
2008年4月估价达8000万港元的宋徽宗《临唐怀素圣母帖》终于在20日被一名欧洲藏家以天价1.28亿港元买走。

综上所述,现在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真迹的价格大概值1.5亿元人民币左右。

④ 褚遂良书法特点技巧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书体大致相同,均用方笔,起笔露锋,钩等笔画的收笔直出未回锋,字画提按不明显,保持了欧、虞的书体特色。在风格上,吸取了虞世南楷书的宽绰典雅的结体特点和欧阳询楷书锋利刚劲的运笔特点。同时,将他们瘦长的字形进行了压缩。褚遂良前期的作品不仅残留北碑的影响,而且在运笔和结体上,大量掺入了隶书的体势,但也并非照搬硬套,而是选择性的吸收创新、化为己用。
《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是其晚期的作品,两者一个峻整严饬,一个空灵飞动,在用笔上由以骨取胜的平直的二分笔转向以筋取胜的一、二分笔兼用,笔画起伏多姿,跌宕有致,曲笔兼用,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颜真卿曾请教褚遂良用笔,褚回答用笔应当像“印印泥”。用这几字来形容褚书的沉着峻拔、凝重深厚非常恰当。褚书的新规范一出,天下竞相学仿,成为一时风尚。直到武周极盛时期,虽然褚遂良人已过世,官爵也被剥夺,但其在书法上的名望不减,并以其率直骾亮的人品和遒媚飘逸的书品被后人传颂,褚遂良的唐之“广大教化主”的地位也被越来越多人肯定。
初唐书法家中,以欧阳询、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欧、虞两人书法,保留隋朝书风较多,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1、端庄而秀丽。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
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
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
,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
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
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
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横溢的才华,恐怕
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
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
,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
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
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
,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
的姿态,在两亇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
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㳺刃有余,极富变化。
时而横入直出、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铺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
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
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⑤ 褚遂良在书法上有怎样的成就

褚遂良擅长书法。少年时师从虞世南研习书法,长大成人后又师法王专羲之。褚遂良的真属书颇得王羲之的清秀媚逸的风格。褚遂良的隶书、行书达到绝妙的境界。他曾将自己的书法传授给史陵。然而史陵的书法太古直,失之于疏瘦。

到了明清时期,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800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谓古今第一人。

⑥ 褚遂良的书法受了谁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在弥留之际,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入寝宫,将李治托付给二人内。还对李治容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大事就放心了。后来李治登上了皇位,起初李治升任了褚遂良,然后又将他贬为同州刺史,三年之后,又把褚遂良召回到了身边委以重任。之后褚遂良做了吏部尚书、国子监,之后又加任光禄大夫,总之这段时间就是褚遂良政治生涯的巅峰。
但是后来李治要立武曌为皇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极力反对,褚遂良还发了一篇文章浇了李治一头的冷水。褚遂良还摆出一副要死的架势,把官帽摘下扣头、把脑袋都扣破了。李治对这样的行为非常的恼火,也改变了褚遂良的命运。后来武曌当上了皇后,褚遂良就被武曌给赶出了朝廷,贬到了今天的长沙做都督,之后又被一再的贬职,一直到了越南河内一带。后来褚遂良在绝望之中给李治写了一封信,向李治求情,但是这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⑦ 褚遂良有哪些书法名帖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涉经史,工于隶楷。虞世南去世后专,唐太宗叹息:“属虞世南没后,无人可与论书者矣!”魏征就推荐褚遂良,并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宝爱王羲之书法,以金帛悬赏征购。一时天下王书争送至京,难辨真伪。惟遂良能品评鉴别,并编目藏入内府。其书法继承王羲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通,见重于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传世墨迹有《倪宽赞》、《阴符经》,碑刻有《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等。

⑧ 褚遂良留下了哪些书法作品

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他传世的书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圣教序》、《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墨迹相传有《倪宽赞》。

⑨ 褚遂良和颜真卿二人书法艺术成就孰高孰低呢

都是书法名家
艺术成就不是我们这样的后人去给他们做高低比较的
不过相对来说 颜真卿更普及 的确值得深思的问题

⑩ 中国当代写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最好的是谁,最好附带图片

:大雁塔 :Big Wild Goose Pagoda :古建筑 :唐代 :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 :现坐落于西安市慈恩寺内 [编辑本段]大雁塔简介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 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气势恢宏、古朴雄伟的唐代著名古塔。此塔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以示区别,人们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将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字体清秀潇洒。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西院浮屠(塔的意思)。 大雁塔初建时五层,表面砖砌,土心,后来塌毁,重建时为十层,公元704年唐武则天改建成为楼阁式的青砖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为单数层的惯例增高至10层。公元931年,五代时后唐王朝对大雁塔进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公元1604年,明万历23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塔基边长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边长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并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开辟砖券的大门。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据史书记载,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祈求阴福所造,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附近环绕曲江池、杏圆和乐游原,风景秀丽迷人。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的。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唐高宗和唐太宗曾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

热点内容
道德与法治心得 发布:2025-08-26 21:23:42 浏览:549
邮寄劳动法 发布:2025-08-26 21:23:32 浏览:188
辽宁省司法鉴定机构名册 发布:2025-08-26 21:14:08 浏览:330
法官具体整改措施 发布:2025-08-26 21:13:09 浏览:831
司法部6号 发布:2025-08-26 20:37:02 浏览:141
年闽清法院 发布:2025-08-26 20:36:08 浏览:97
2017年经济法题 发布:2025-08-26 20:27:56 浏览:845
劳动法对企业内部退职待遇 发布:2025-08-26 20:26:57 浏览:552
广东省动物防疫条例 发布:2025-08-26 19:58:21 浏览:773
司法部任永安 发布:2025-08-26 19:50:31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