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法官
1. 审判萨达姆的法官阿明最后结局如何
伊拉克特别法庭对萨达姆进行第一次审判,秘密法庭在前复兴社会党全国指挥部内的一个房间。这场审判的主审法官是里兹加尔·穆罕默德·阿明,这位也是一个猛人,很勇敢地成为了伊拉克唯一敢露面的审萨法官。那么,这个主审法官阿明到底是何方神圣,如此大胆,还有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总之,这个主审法官阿明还是一个注重自己职业操行的好法官。虽然,他因此“被辞职”,但是他的良好的职业操行也救了他一命。在阿明“被辞职”后,他基本上是“全身而退”。而他的接任者拉乌夫·阿卜杜勒-拉赫曼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虽然判处了萨达姆绞刑,但是最后他自己也被武装分子处死。
2. 由谁可以告诉我关于孟加拉的一切吗
建议你看看孟加拉驻华大使馆网站:
http://www.0848.com/mg/
还有中国驻孟加拉大使馆网站:
http://bd.china-embassy.org/chn/
【国 名】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面 积】 143998平方公里。
【人 口】 1.33亿,孟加拉族占98%,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孟加拉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口占88.3%,信奉印度教的占10.5%,信奉佛教的占0.6%,信奉基督教的占0.3%。
【首 都】 达卡(Dhaka ),人口约1000万。
【国家元首】 总统伊阿祖丁·艾哈迈德(Iajuddin Ahmed),2002年9月6日就任。
【重要节日】 烈士日(Shaheed dibash), 2月21日;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3月26日;国民团结日(National Solidarity Day), 11月7日;胜利日(Victory Day), 12月16日;开斋节(Eid-ul-Fitr),据回历推算;吉尔邦节(宰牲节, Eid-ul-Azha),据回历推算。
【简 况】 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濒临孟加拉湾。海岸线长550公里。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全年分为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气温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最低温度为4℃,夏季最高温度达45℃,雨季平均温度30℃。
孟加拉族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历史上孟加拉地区曾数次建立过独立国家,版图一度包括现印度西孟加拉、比哈尔等邦。16世纪孟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8世纪中叶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19世纪后半叶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归印度,东部归巴基斯坦。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政 治】 90年代以来,孟主要由民族主义党和人民联盟轮流执政。2001年10月,孟举行第八届议会选举,民族主义党(BNP)领导的四党联盟获胜,上台执政,BNP主席卡莉达·齐亚出任政府总理,副主席巴德鲁杜扎·乔杜里当选总统。2002年6月,乔杜里总统辞职。同年9月,无党派人士伊阿祖丁·艾哈迈德当选为新总统。
【宪 法】 1972年11月4日议会通过,12月16日生效。基本原则是“信仰真主,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 1982年3月实行军管后,宪法中止实行。1986年11月10日恢复执行宪法。至2004年5月,孟议会对宪法共进行过14次修改。
【议 会】 实行一院制,即国民议会(Jatiya Sangsad)。宪法规定议会行使立法权。议会由公民直接选出的300名议员组成,任期5年。第十四次宪法修正案规定,根据各党议员在议会中的比例,由当选议员遴选出45名女议员。议会设正、副议长,由议员选举产生。议会还设有秘书处以及专门委员会等部门。
本届议会于2001年10月选举产生,以民族主义党为首的四党联盟共获220席,其中民族主义党196席;在野党人民联盟59席,民族党艾尔沙德派获14席,民族党(曼派)获1席,农工社会主义党获1席,独立议员获5席。现任议长为贾米尔乌丁·西尔卡(Jamiruddin Sircar)。
【政 府】 本届内阁于2001年10月10日宣誓就职,分别于2002年3月、 2004年3月和5月进行了调整,目前共有51人。内阁主要成员有:总理(兼任国防部长、能源矿产部长、编制部长、吉大港山区事务部长)卡莉达·齐亚夫人(Begum Khaleda Zia,女),财政与计划部长M·赛福尔·拉赫曼(M. Saifur Rahman), 地方政府、乡村发展与合作部长阿布杜尔·曼南·布延(Abl Mannan Bhuiyan),卫生与家庭福利部长孔达卡尔·穆沙拉夫·侯赛因博士(Dr. Khondoker Mosharraf Hossain),司法和议会事务部长毛杜德·艾哈迈德(Barrister Moud Ahmed),交通部长纳兹穆尔·胡达(Barrister Nazmul Huda), 新闻部长沙姆苏尔·伊斯拉姆(M.Shamsul Islam), 商业部长阿尔塔夫·侯赛因·乔杜里(Alahj Altaf Hossain Chowdhury), 外交部长M· 莫希德·汗(M. Morshed Khan)等。
【网 址】 孟加拉国政府网址 http://www.bangladeshgov.org/
孟加拉国议会网址 http://www.bangladesh-parliament.org/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达卡、吉大港、库尔纳、拉吉沙希、巴里萨尔和锡莱特六个行政区,下设64个县,490个警管区,4451个乡,59990个村。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有首席法官一人及法官若干人,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分为上诉法庭和高等法庭两部分。首席大法官和一部分指定的法官审理上诉法庭的案件,其他法官审理高等法庭的案件。达卡有高等法院和劳工上诉法院。此外还有巡回法院、县法院、民事、刑事法院。现任首席法官为赛义德·穆达西尔·胡桑(Syed Jr. Mudassir Husan),2004年1月27日就任。现任总检察长为哈桑·阿里夫(Hassan Arif), 2001年10月14日就任。
【政 党】 党派众多,主要有:
(1) 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 (Bangladesh Nationalist Party,BNP):议会第一大党,2001年10月上台执政。1978年9月由前总统齐亚·拉赫曼成立。主张维护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信奉真主、民主、民族主义,保证社会和经济上的公正。基本政策是民主多元化、私营化、取消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建立市场竞争经济。对外政策坚持中立、不结盟,主张同一切国家友好。主席为现任总理卡莉达·齐亚夫人(Begum Khaleda Zia)。
(2) 孟加拉国人民联盟(Bangladesh Awami League,AL):议会第一大反对党,前身是1949年10月建立的巴基斯坦人民穆斯林联盟,1952年改现名。孟独立后至1975年为首任执政党。其宗旨是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1992年9月,人盟全国理事会修改了党章,放弃社会主义和公有制原则,实行市场经济,引进自由竞争机制;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主张同一切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曾于1996年至2001年执政。主席为前总理谢赫·哈西娜·瓦吉德(Sheikh Hasina Wazed)。
(3) 民族党(Jatiya Party, Bangladesh):1986年1月1日由前总统艾尔沙德成立。主张维护独立和主权,建立伊斯兰理想社会,提倡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进步,发展经济。1997年6月底,民族党曾发生分裂,前总理卡齐等成立民族党(扎-穆派),后于1998年12月合并。1999年4月,时任交通部长的曼久和原民族党副主席米赞成立民族党米曼派,民族党再次分裂。民族党主流派主席为前总统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沙德(Hussain Muhammad Ershad )。
(4) 伊斯兰大会党(Jamaat-e-Islami Party):1946年成立。独立初期因反对孟加拉国独立而遭禁。1979年重新开展活动。2001年10月,作为民族主义党领导的四党联盟一员参加大选,成为执政党之一。该党的最终目标是将孟变成一个伊斯兰国家,主张废除一切非伊斯兰法律,认为外交政策应反映伊斯兰的理想。主席为莫蒂乌尔·拉赫曼·尼扎米(Matiur Rahman Nizami)。
【重要人物】 伊阿祖丁·艾哈迈德:总统。1931年生于孟中部的什甘吉县,为孟著名教育家、无党派人士。曾任达卡大学教授、土壤科学系主任。1990年任达卡大学教师联合会主席。1991年曾任孟首届看守政府成员。后又先后担任孟公共服务委员会主席、孟高等奖学金委员会主席等职。就任总统前任孟国家大学副校长。
卡莉达·齐亚:总理,女。1945年8月15日生于孟加拉国迪纳吉普尔县。前总统齐亚·拉赫曼的遗孀。1981年5月,齐亚·拉赫曼总统遭暗杀后,卡·齐亚开始步入政坛。1982年1月,正式加入民族主义党(BNP),1983年3月当选副主席,1984年5月当选主席。领导以BNP为首的七党联盟进行了长达9年的反对军政府斗争,曾8次被拘押。1991年2月,孟举行首届由看守政府主持的大选,BNP获胜,卡出任政府总理,是孟历史上首位女总理。1996年2月,BNP在举行单方面大选,卡再次出任总理。由于其他主要政党抵制选举结果,卡将政权交给看守政府,重新举行大选。6月,BNP在大选中被人民联盟击败,卡出任议会反对党领袖。1999年,卡成立以BNP为首的四党联盟进行倒政府运动。2001年10月1日,孟第八届议会选举,四党联盟以压倒优势获胜,卡再度出任总理。
【经 济】 孟是49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孟近两届政府均主张实行市场经济,推行私有化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国投资,积极创建出口加工区,优先发展农业。几年来孟经济一直保持中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略有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2003/2004年度):519亿美元。
国内投资总额(2003/2004年度): 234亿美元
出口总额(2003/2004年度): 142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3/2004年度):444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3/2004年度):5.3%。
贷币名称:塔卡。
汇 率:(2004年9月):1美元≈62塔卡。
通货膨胀率(2003/2004年度):5.83%。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报告)
【资 源】 孟矿产资源贫乏。主要能源天然气目前已探明储量284200亿立方英尺(1立方英尺合0.0283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205100亿立方英尺。目前已开采56300亿立方尺。煤储量7.5亿吨。森林面积约200万公顷,覆盖率约13.4%。
【工 业】 2003/2004财年孟加拉国工业总产值约136.5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3%,年增长率为7.3%。工业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包括防止服装业、化肥业、水泥业、黄麻及其制品业、皮革及其制品业,以及冷冻食品业等;重工业薄弱,制造业欠发达。主要直接投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及中国大陆。近几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麻制品
33.6
32.6
31.9
棉布(万米)
1241
1473
1586
砂糖
12.3
9.6
20.4
化肥
190.4
207.4
175.2
纸
3.7
4.0
3.7
食用油
3.1
3.1
3.1
(资料来源:孟加拉国银行月度经济趋势)
【农 业】 2003/2004财年孟农业产值约11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占国内生产总值21.8%。近几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稻米
1890.4
2155
2521
小麦
150.3
180
185
黄麻
71.1
82
86
甘蔗
691
674
650
(资料来源:同上)
【交通运输】
公路:至2001年,总长20799公里。据1997孟加拉国交通综合调查,66%的货运及73%的客运由公路运输承担。
铁路:至2002年,总长2733公里。2001年发送旅客4210万人次,货运量为908万吨。
水运:内河航运公司拥有船只217艘,2001年净赢利2940万塔卡。海运公司2001年进出口货运量为199万吨,占孟加拉国全年总量约10%。计划到2005年拥有24艘海轮。
空运:民航拥有飞机13架;开通国际航线7条,国内航线26条;2001年客运量142.4万人次,货运量 39067吨;达卡齐亚机场和吉大港机场为国际机场。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报告、《孟加拉国2002年度经济观察》)
【财政金融 】 2003年,孟加拉国实行稳定与恢复性的财政政策。2003年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10.3%,公共消费上升7.2%。2003财年,财政赤字从上财年的4.7%下降到4.2%。截至2004年7月初,孟外汇储备约为30.3亿美元。近几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表(单位:亿塔卡):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收 入
2723.9
2767
3112
支 出
4103.8
3949.5
4390
差 额
1380
1182.5
1278
(资料来源 :《孟加拉国2002年度经济观察》及《孟加拉国2003—2004年度预算报告》)
【对外贸易】 与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对象有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泰国、中国等。主要出口黄麻及麻制品、皮革、茶叶、水产、服装等。进口以粮食、机械、交通器材、石油为主。据孟加拉国出口促进局统计,2003/2004年度孟主要商品出口比上年增长6.9%,总出口额达65.49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纺织品服装、冷冻食品、皮革及其制品、黄麻及其制品、生黄麻等。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盟和美国。近几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进口
93.89
89
96.58
出口
64.67
59
65.48
差额
-27.22
-30
-31.10
(资料来源:同上)
孟主要进口商品为服装面料及辅料(23.8%)、果蔬(16.1%)、石油及石油制品(9.7%)、交通工具(7.72%)、工业原材料(6.72%)、化肥及其它化工产品等。进口市场主要包括欧盟(30%)、印度(11%)、中国大陆(10%)、日本(9.4%)、新加坡(8.5%)、香港(5.2%)、美国(3%)。主要出口产品为纺织品服装(75%)、冷冻食品、皮革及其制品、黄麻及其制品(三项合计13.5%)。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盟(43%)和美国(39%)。
(资料来源:《孟加拉国年度预算报告》、《2003年孟加拉国媒体宣传手册》)
【外国援助】 国际援助是孟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孟投资发展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主要援助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及联合国机构。2003/2004财年,接受国外官方外援为7.92亿美元,比上年度下降50%。
【人民生活】 2000年孟统计局数据显示,孟尚有4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20%为极度贫困人口。平均每3977人有1名医生。工资指数以1970年为100,2002年工资指数为129。2003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孟在全球175个国家中排第139位。2003/2004年度医疗预算为292亿塔卡。
【军 事】 孟加拉国军队是在穆吉布·拉赫曼领导的“民族解放军”和原巴基斯坦驻东孟加拉步枪队、东孟加拉联队以及巴军中孟加拉官兵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总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理掌握军队实权。陆、海、空三军分立,实行志愿兵役制。军队参谋长为各军种最高行政长官和军事指挥官。准军事力量包括步枪队、乡村卫队、海岸警卫队、国家学员团和警察部队等。目前孟军总兵力14万人,其中陆军12万人,海、空军各1万人。准军事部队近463万人,其中步枪队3.8万人、警察9万人、乡村卫队450万人。陆军参谋长为哈桑·马苏德·乔杜里中将,海军参谋长为沙赫·伊克波尔·穆吉塔巴少将,空军参谋长为法克鲁尔·阿扎姆少将。2002/2003年度军费为393亿塔卡,占国内生产总值1.3%。
【文化教育】 学制为小学至初中10年,高中2年,大学4年。现政府重视教育,规定八年级以下女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全国有国立大学16所,私立大学50所。主要大学有达卡大学、孟加拉工程技术大学、拉吉沙希大学等。据孟2003年初级教育执行监测部门调查,孟人识字率为62.66%,其中男性为65.94%,女性为58.69%,成人识字率为54.80%。2003/2004年度教育经费为674亿塔卡,占年度预算的14%。
【新闻出版】 获得孟政府批准的报纸期刊共有1660多种。主要在达卡、吉大港和其他大城市出版。主要英文报纸有《每日星报》、《独立报》、《孟加拉国观察家报》和《金融快报》等;主要孟文报纸有《团结报》、《革新报》、《人民之声》和《新闻日报》。
通讯社:孟加拉通讯社(BSS)是孟加拉国国家通讯社。孟加拉联合通讯社(UNB)是该国最大的一家私人通讯社,成立于1988年。
广播电台:孟加拉电台建于1982年,总台设在达卡,每天用英语、乌尔都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尼泊尔语等对外广播5个小时。
电视台:孟加拉电视台(国营)开办于1964年,直属中央政府领导。该电视台在达卡和吉大港有二个站点,在全国有11个转播站。设有2个地面卫星转播站。除新闻节目外,电视台还播放一些外国故事片或连续剧及儿童、教育节目。此外,孟还有ATN、 Channel-I、 N-tv等私营电视台。
【对外关系】 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强调经济外交,在平衡同大国关系的同时,注重发展与穆斯林国家的传统关系,努力改善和发展同印度的关系,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孟积极参加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英联邦等国际组织的活动,致力于推动南亚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次区域和跨区域合作。孟主张全面、彻底裁军,反对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强调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主张裁军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国与国之间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卡·齐亚政府执政后,实行“东向”外交政策,注重发展与中国、日本及东盟国家的关系。
【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孟政府积极谋求保持并发展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系。美一直是孟最大的贸易和投资国。迄今美已类计向孟提供40多亿美元援助。2003年以来,孟同美、英、法、意、德、澳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均不同程度地取得进展。2003年4月,法外长访孟。法、德两国还先后派出三个军事代表团访孟。6月,美国务卿鲍威尔访孟,表示美愿在扶贫、反恐及经济建设等方面继续向孟提供援助。2004年6月,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孟,着重在希孟向伊拉克派兵维和和孟国内恐怖主义势力方面与孟方进行讨论。7月,德国外长菲舍尔来访。
【同印度的关系】 2001年10月孟民族主义党政府成立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作为瓦杰帕伊总理的特使,应邀对孟进行了友好访问。2003年两国外长互访,双边经贸联委会召开,两国自贸协定谈判启动,孟118种商品获准免关税进入印市场,开通达卡至阿卡塔拉公路客运。但两国间的水资源分配、边界划分和难民遣返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2004年印新政府上台后,孟政府着手改善同印关系,莫希德·外长5月以卡·齐亚总理特使身份访孟,转交卡·齐亚总理致印新领导人的贺信。9月两国先后举行水利资源和内政秘书级磋商。
【同巴基斯坦和南亚其它邻国的关系】孟积极发展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关系。2003年,卡·齐亚总理邀请巴总统穆沙拉夫访孟,与巴就消除历史积怨,共谋发展,两国友好往来频繁。孟支持斯里兰卡国内和平进程。2003年4月,斯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对孟进行正式访问。此外,孟还同尼泊尔和不丹商谈签署贸易和运输协定。
【同东南亚国家关系】近年来,孟政府注重加强以经济外交为基本内容的“东向”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同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2002年12月和2003年3月,孟缅两国总理进行了互访,双方正在进行自贸协定谈判。2003年2月,卡·齐亚总理出席在吉隆坡召开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时会见马哈蒂尔总理,敦促其取消有关招收孟劳工的禁令,使中断7年之久的孟劳工向马出口问题得到解决。6月,印尼总理梅加瓦蒂访孟,双方重申愿进一步加强双边政治和经贸合作,印尼还表示支持孟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及东盟地区论坛成员。7月越南外长访孟,双方就加强经济合作、扩大贸易与投资等交换意见。2004年3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访孟。4月和6月,孟先后接待缅甸总理钦钮大将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来访。
【对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的态度】孟政府重视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孟是南亚区域合作组织(南盟)的倡议国,多年来为推动南盟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孟推动孟印缅斯泰次区域合作组织(BIMST-EC)和孟中印缅(BCIM)经济合作论坛等次区域合作组织进程,努力探讨加强彼此经贸合作的新途径。2004年6月,孟签署孟印缅斯泰经合组织自贸协定。7月,卡·齐亚总理出席在曼谷举行的该组织领导人首次峰会。
3. 怎么GDP的注意事项
网络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网络 帮助
网络 > 浏览词条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孟加拉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处于北纬20034'-26038'、东经88001'-92041'之间。东南部邻缅甸,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连,南临孟加拉湾。大部分为肥沃、平坦的冲积平原。河道纵横密布,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业和渔业。但雨季极易泛滥。80%以上的地区为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水道纵横,河运发达,河流和湖泊约占全国面积的10%。沿海多小岛和沙洲。东南端为吉大港丘陵,海拔300—600米,最高凯奥克拉东峰,高1,229米。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沿海为季风型热带草原气候。月平均最高气温40.5℃,雨量自西向东递增,年雨量1,300—2,500毫米。6—10月是雨季,雨量占全年80%。常出现热带飓风。矿藏有天然气、煤、钛、锆等。
北:印度(孟加拉邦及梅加拉亚邦)
西:印度(孟加拉邦)
东:印度(特里普拉邦和阿萨姆邦)及缅甸
南:孟加拉湾。
147570平方公里,水域12海里; 85%的地区为低平的冲积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平均海拔不到10米。
达卡,人口约1000万,面积1416平方公里。
(孟加拉网址大全)
同北京时差: -2.00;格林尼治时间+6 小时
880
1.38亿(2003年世界银行数据),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0%。绝大部分是孟加拉人。85%信伊斯兰教,其余信印度教或其他宗教。讲孟加拉语。
1.74%(2003年世界银行数据)
916人/平方公里(2004财年),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62岁
2000年世界银行“上贫困线标准”(Upper poverty level):50%;“下贫困线标准”(lower poverty level):34%。
每 千人51人(1岁以下,2000年)。
64% (2001年,15岁以上者)
孟加拉族占98%,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孟加拉语95%,其它方言5%。英语广泛作用。
穆斯林(88.3%),印度教(10.5%),佛教(0.6%),基督教(0.3%),q万物有灵论者及部落信仰信徒(0.3%)。
塔卡(Taka,缩写为TK),1美元约合60塔卡。
亚热带季风气候。孟加拉湾飓风常侵袭内地,造成灾害。
冬季(11-2月)气温:平均最高290C,平均最低110C; 夏季(3-6月)气温:平均最高400C, 平均最低210C; 雨季(7-10月)。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最低温度为4℃,夏季最高温度达45℃,雨季平均温度30℃。
1194-3454毫米(6-8月雨季平均)。
草地,常青树木。
稻米,面包,蔬菜,豌豆,鱼,肉。
稻米,小麦,黄麻,茶叶,烟草,甘蔗,豌豆,油籽,香料,土豆,蔬菜,香蕉,芒果,椰子,木波罗等。
达卡机场(齐亚国际机场),吉大港国际机场,锡莱特机场(Chittagong and Osmani International Airport,Sylhet)
吉大港,蒙哥拉。
孟加拉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全国有大小河流700多条(包括支流),主要分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恒河下游、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贾木纳河)等。其中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内河航运线总长约6000公里。这里不仅河流纵横,密如蛛网,而且池塘众多,星罗棋布,全国约有50至60万个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4个池塘。
天然气,石灰石,硬岩石,煤炭,褐煤,硅砂,白粘土,放射性沙石,待开发的油田。
占国土面积的73%。
森林面积约200万公顷,覆盖率约13.4%。
人力资源丰富、廉价,但缺乏熟练劳动力。
实行议会制,总理为内阁首脑;总统为国家元首。
全国分为6六个行政区,下设64个县,490个警管区,4451个
乡,59990个村。
Bangladesh Nationalist Party(BNP,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议会第一大党)、 Awami League(AL,孟加拉国人民联盟,议会第一大反对党) 、Jamaat-e-Islami(伊斯兰大会党)、Jatiya Party(孟加拉国民族党)。
通过对古城镇、宫殿、寺庙、城堡等古迹的考察,孟加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公元1200年,穆斯林统治开始,社会安定繁荣;公元1757年,英国殖民统治开始;公元1947年,成立东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统治开始;通过武装斗争,1971年3月26日宣布独立,脱离巴基斯坦统治,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盛产黄麻,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有“黄麻之国”之称。
“千河之国”、“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境内河流众多,景色壮观。
二、经济概要
世界5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十分贫困,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产值占国民产值55%。耕地900万公顷,稻田约占80%。黄麻产量居世界前列,绝大部分供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0%。还产茶叶、甘蔗、椰子。工业以麻纺、棉纺、碾米、化肥、电力、水泥、制糖、制茶、造纸等为主。工业落后,但正在逐步走向工业化。出口黄麻及其制品;进口粮食和工业品。孟奉行市场经济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孟加拉国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增长战略,并在90年代初期加大实施这一战略的力度,全面修订工业贸易政策,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推行私有化政策。经历届政府努力,孟加拉国经济与社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GDP从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3.84%上升到90年代的4.88%,2004财年进一步上升至5.5%,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孟加拉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仍存在很大阻力。据世界银行统计,孟国尚有约5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upper poverty line)以下,其中34%的人口生活在极贫线(lower poverty line)以下;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基础设施如电力、港口、电信、交通等极为落后;经济基础过于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各级政府腐败现象严重。因此,孟欲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走出贫困恶性循环仍任重道远。
564亿美元,2004财年增长率为5.5%。农业占22.8%,工业占27.8%,服务业占49.4%。
421美元。
5.83%
6030万(男3750万,女2280万)。
农业62.3%,工业7.6%,其它30.1% (2000年)
(1)3.3%。
US2亿, 占孟GDP的31.7%。
US.58亿(2004年11月底)。
黄麻,茶叶,纺织,服装,纸业,新闻纸,化肥,皮革及制品,糖业,水泥,鱼类加工,医药,化工,陶瓷,基于天然气的工业等。
2004财年,进出口额为US5.06亿; 其中,出口US.03亿; 进口US$ 109.03亿(CIF价),逆差23.19亿美元。
主要出口商品为:成衣(约75%)、冷冻食品(主要为冻虾)、黄麻及其制品、皮革及制品(三项合计约15%),茶叶,化肥,陶瓷餐具等。
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约44%,主要为德、英、法、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美国(约42%)。
主要进口商品为:小麦,油籽,石油原油,原棉,食用油,石油产品,化肥,水泥,纺纱用人造短纤维,纱线,编织品,钢铁,资本货物及机械。
主要进口来源国(地区)为: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欧盟、美国。
据孟加拉银行统计,2004财年孟经常项目顺差1.76亿美元。
国际援助是孟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也是孟投资发展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2004财年,孟接受国外官方外援9.54亿美元,同比下降39.8%。援助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截至2004年6月30日,孟外债总值为172亿美元。
据孟加拉银行统计,2004财年孟国际收到顺差1.71亿美元。
GDP占比为18.3%。
GDP占比为23.6%
GDP占比为10.6%
GDP占比为8.1%
GDP占比为5.7%
GDP占比为14.8%
GDP占比为4.2%
公路:总里程222593千米。其中国家公路3144千米,地区
公路1746千米,支线路35454千米,乡村路182249千米。76%的货运及73%的客运由公路运输承担。
铁路: 总里程2768.37千米。2003年旅客周转量40.2亿人千米,货运量为9.5亿吨千米。
水运: 孟加拉内河运输公司(BIWTC)拥有船只215艘,2002/2003年度净赢利180万塔卡。孟加拉运输公司(BSC)拥有船只13艘,运输能力19.6万吨。
空运:孟航(Biman Bangladesh)现有飞机17架,国内航线7条,国际航线26条。国际机场3个(达卡、吉大港、锡莱特),国内机场5个。
三、政治概要
孟国家权力体系由三部分构成:行政、立法和司法。总统是国家元首,由议员选举产生。总理是内阁首脑。90年代以来,孟主要由民族主义党和人民联盟轮流执政。2001年10月,孟举行第八届议会选举,民族主义党领导的四党联盟获胜,上台执政,BNP主席卡莉达•齐亚出任政府总理。
实行一院制,即国民议会(Jatiya Sangsad)。宪法规定议会行使立法权。议会由公民直接选出的300名议员和由议员遴选的45名女议员组成,任期5年。议会设正、副议长,由议员选举产生。议会还设秘书处以及专门委员会等部门。本届议会于2001年10月选举产生,以民族主义党为首的四党联盟共获220席,其中民族主义党196席;在野党人民联盟获59席,民族党艾尔沙德派获14席,民族党(曼派)获1席,农工社会主义党获1席,独立议员获5席。现任议长为贾米尔乌丁•西尔卡(Jamiruddin Sircar,民族主义党)。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有首席法官一人及法官若干人,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分为上诉法庭和高等法庭两部分。首席大法官和一部分指定的法官审理上诉法庭的案件,其他法官审理高等法庭的案件。达卡有高等法院和劳工上诉法院。此外还有巡回法院、县法院、民事、刑事法院。现任首席法官为赛义德•穆达西尔•侯赛因(Syed Jr. Mudassir Hussain),2004年1月27日就任。现任总检察长为哈桑•阿里夫(Hassan Arif), 2001年10月14日就任。
孟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强调经济外交;在平衡同大国关系的同时,注重发展与穆斯林国家的传统关系,努力改善和发展同印度的关系,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孟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国家组织(OIC)、英联邦、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孟印(印度)缅斯(斯里兰卡)泰经济合作论坛、D-8(Developing Eight Countries-Bangladesh, Egypt, Indonesia, Iran, Malaysia, Nigeria, Pakistan, and Turkey)等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成员,积极参加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英联邦等国际组织的活动,致力于推动南亚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次区域和跨区域合作。孟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全面、彻底裁军,反对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强调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国与国之间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印巴矛盾制约南亚发展,孟现政府执政后,实行“东向”外交政策,注重发展与中国、日本及东盟国家的关系。另外,孟与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尼西亚、伊朗、意大利、日本、朝鲜、南韩、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瑞士、荷兰、菲律宾、土耳其、泰国、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等24个国家签署了外国投资促进和保护双边协定,与印度、匈牙利、阿曼、摩尔多瓦、埃及、毛里求斯、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白俄罗斯、巴林、西班牙、芬兰、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和越南等17国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正在进行之中;孟与比利时、加拿大、中国、丹麦、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新加坡、韩国、斯里兰卡、瑞典、泰国、芬兰和英国等20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正与奥地利、澳大利亚、白俄罗斯、塞浦路斯、芬兰、希腊、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伊朗、沙特阿拉伯、缅甸、摩洛哥、尼泊尔、尼日利亚、挪威、南非、西班牙、瑞士、菲律宾、突尼斯、乌兹别克斯坦等21个国家进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谈判。孟加拉国还参加了多国投资担保机构,美国海外私人投资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投资争议解决中心。
四、文化概要
现政府重视教育,规定八年级以下女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学制为小学至初中10年,高中2年,大学4年。全国有国立大学16所,私立大学50所。主要大学有达卡大学、孟加拉工程技术大学、拉吉沙希大学等。2003/2004年度教育经费为674亿塔卡,占年度预算的14%。
报纸: 获得孟政府批准的报纸期刊共有1660多种。主要在达卡吉大港和其他大城市出版。主要英文报纸有《孟加拉国观察家报》、《每日星报》、《独立报》和《金融快报》;主要孟文报纸有《团结报》、《革命报》、《人民之声》和《新闻日报》。
通讯社:孟加拉通讯社(BSS)是孟加拉国国家通讯社。孟加拉联合通讯社(UNB)是该国最大的一家私人通讯社,成立于1988年。另有南亚通讯社(私营,1995年12月27日成立)。
广播电台:孟加拉电台建于1982年,总台设在达卡,每天用英语、乌尔都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尼泊尔语等对外广播5个小时。
电视台:孟加拉电视台(国营)开办于1964年,直属中央政府领导。该电视台在达卡和吉大港有二个站点,在全国有11个转播站。设有2个地面卫星转播站。此外,孟还有ATN、 Channel-I、 N-tv等私营电视台。
孟加拉国节日繁多。主要节日包括:
开斋节(EID-UL-FITR):根据回历推算,每年有变化;
宰牲节,EID-UL-AZHA):根据回历推算,每年有变化;
独立日和国庆日(Independence Day):3月26日;
国民团结日(National Solidarity Day):11月7日;
胜利日(Victory Day):12月16日;
烈士日(Shaheed dibash):2月21日。
由泰戈尔所写的孟语诗歌《我金色的孟加拉》前十行谱成。
孟加拉国旗底色为深绿色,象征绿色的大地,中间为一红色圆轮,象征初升的太阳和为孟独立战争而牺牲的自由战士。
孟加拉国国徽中间为国花睡莲,花下为几条波浪线,代表水路和港口对国家的重要性,两边由稻穗组成的花环和顶端的三叶黄象征国家的最主要的农业作物,上端均匀排列的四颗五角星象征远大的社会和经济抱负。
睡莲。
喜鹊。
菠萝蜜。
孟加拉虎。
孟加拉国旗 孟加拉国徽 孟加拉国花 孟加拉国果
五、军事概要
孟加拉军队是在其国父穆吉布•拉赫曼领导的“民族解放军”和原巴基斯坦驻东孟加拉步枪队、东孟加拉联队以及巴军中孟加拉官兵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总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理掌握军队实权。陆、海、空三军分立, 实行志愿兵役制。孟武装力量由正规军事力量和准军事力量构成,孟正规军事力量分为陆、海、空三个军种,军队参谋长为各军种最高行政长官和军事指挥官。孟准军事力量包括步枪队、乡村卫队、海岸警卫队、国家学员团和警察部队等。目前孟军总兵力14万人,其中陆军12万人,海、空军各1万人。另有步枪队3.8万人、警察9万人。陆军参谋长为哈桑•马苏德•乔杜里中将,海军参谋长为沙赫•伊克波尔•穆吉塔巴少将,空军参谋长为法克鲁尔•阿扎姆少将。2003/2004年度军费为345.7亿塔卡,占政府非发展预算的10%。
备注:
1、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孟国失业率为3.3%。但孟“未充分就业”(underemployment)人口众多,据“马赫布卜•哈克人类发展中心“(Mahbub ul Haq Human Development Centre)和Oxford Press Limited联合发布的“南亚人类发展状况2003”报告,孟“未充分就业率”约为32%,其中男性为8.4%,女性为71.2%。而据美国政府“Word Factbook”数据,2002年包括“未充分就业”的孟国失业率估计为40%。
2、孟加拉国财政年度为7月1日- 6月30日。
3、本文中的主要经济指标除非另有说明,为孟加拉国2004财政年度数据。
六、历史
原为巴基斯坦一部分,称为东巴基斯坦。1972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地理、旅游、城市、亚洲、国家
参考资料:
1.世界各国网址大全:(含孟加拉网址)
2.新华网:
贡献者:
思维山、瞬弟弟、衬衣架、 高楼居士、Jerry_HK、carydesign、日光下的映山红、阿拉斯加猎人、鱼雁花月、41485441、 fjd0105、zy19842006、zicheng794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紫头鹦鹉、乾隆帝、云南、印度食鱼鳄、食鱼鳄、1月8日、伊斯兰教、诺阿卡利、萧向前、乞拉朋齐、迈门辛、鼋、国歌、印度英语、贾木纳河、海啸、褐河乌、柔毛润楠、多蕊木属、植物、汉藏语系、侯显、东印度公司、鲎、普拉西战役、英迪拉·甘地、沙贾汗、孟加拉伊斯兰教、孟加拉国穆斯林联盟、南亚箱龟 更多>>
“孟加拉”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网络词典):
1.Bangladesh, People's Republic of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1条):
·东了 hitmanzone 04-25 07:38
对本词条发表评论:
最多不超过1000字
返回页首
&;2007 Bai
4. 萨达姆被捕时淡定,据说却在绞刑前失声痛哭,是什么原因
被捕时很淡定,站在法庭上挥斥方遒,雄辩滔滔的萨达姆,站在绞刑架前那一刻失声痛哭。
这大约是人之常情吧。
很多死刑犯在上刑场的路上还能高声大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这位阿卜杜勒·拉赫曼法官恨萨达姆恨得牙痒痒,先是驱逐了萨达姆的律师团,然后让萨达姆自己为自己辩护,萨达姆自辩的时候,大法官屡次打断他,大声呵斥,最终判了他死刑。
大约萨达姆临死前,有不甘,更多的是恨。
恨米国,恨这个判自己死刑的法官,而他流泪更多的是不甘吧。
曾经叱咤风云,在国际上也有自己一号,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被人加上了绞刑架。
不过我想如果五年后,他在天堂或者地狱碰到卡大校时,和卡大校聊聊各自最后的时刻,我想或许萨达姆会没有那么恨恨不平了吧。
毕竟他最后时刻,照西方来看还算体面,算是贵族的死法。
5. 萨达姆的辩护律师是谁
不懂你想说明的是什么?我是不是很笨啊?
6. 马来西亚历代首相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第一任:
东姑阿都拉曼,或阿卜杜勒·拉赫曼(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 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是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同时亦被视为“马来西亚国父”。
1954年,东姑阿都拉曼成为了马来亚的首席部长。马来亚在 8月31日,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他成为了马来亚的第一任首相。他在1970年时辞职,阿都拉萨就成为第二任首相 。1990年因病逝世,享年87岁。
第二任:
敦阿都拉萨,或敦拉萨或阿卜杜拉·拉扎克(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自从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继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一直到1970年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后,他乃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首相之职位。
阿都拉萨出生于彭亨州,少年时期曾在著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较后获奖学金在新加坡莱佛土学院攻读。1950年在英国考获法律学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师。
他于1950年参加巫统,并且被选为巫统青年团团长。1951年出任巫统副主席。1955年,参加马来西亚首次全国立法议会之大选。1956年,联盟代表团前往英国谈判独立,他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除了副首相职位之外,他亦曾兼任乡村发展部长,国防部长之重要职位。
1969年,五一三事件发生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阿都拉萨出任国家行动理事会主任。1970年9月22日,东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职位,并且署理国防及外部长。
巫统在阿都拉萨的领导下。采取了一连串的新政策,积极推动国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经济政策,俾在20年内建立起一个马来人的经济社会,这给巫统带来了新的面貌。
这一路来,原本由巫统、马华和印度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在1969年大选中受挫,损失了许多席位。敦拉萨进行活动之下,最先在砂劳越与人民联合党,较后则槟城民政党,霹雳州人民进步党,以及泛马回教党,组成了州和中央联合政府。于是,国民阵线组织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关系方面,阿都拉萨积极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1974年五月,率领马来西亚代表团,官式访问北京,正式签署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协定。而在7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四次之全国普选。
这次之大选,国民阵线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在154个国会席位中,赢得了135个席位。而在州议会方面,全国360个席位中,国阵赢得了215个席位。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这可说是阿都拉萨的一项辉煌的成就。
在应付五一三事件以后的国内动荡局面,阿都拉萨所采取的策略,是尽量减少政党的政治活动手段,去促进各政党之间的合作。国民阵线的成立,乃基于这一精神,而国阵取得的成就,也说明此一策略获得了成果。同时,也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巫统的地位。
在巫统里头,当东姑担任主席,阿都拉萨乃担任署理主席,当阿都拉萨任主席后,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迈医生担任。但敦依斯迈医生于1973年8月突然去世。于是,胡申翁出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萨于1976年1月,在治疗白血病时在伦敦逝世,终年54岁。
阿都拉萨的长子纳吉在阿都拉萨逝世后,积极参政,并在政坛上一路青云直上。2003年,马哈迪从政坛退休后,纳吉就出任马来西亚第九任的副首相。
7. 马来西亚的首相
马来西亚历届首相资料
======
第一届
======
姓名:东姑阿都拉曼
任期:1957年8月31日 - 1963年9月22日
尊称:国父 或 独立之父
简介: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 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是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同时亦被视为「马来西亚国父」。1954年, 东姑阿都拉曼成为了马来亚的首席部长。马来亚在 8月31日,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他成为了马来亚的第一任首相。他在1970年时辞职,阿都拉萨就成为第二任首相 。1990年因病逝世,享年87岁。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11/default.asp
======
第二届
======
姓名:阿都拉萨
任期:1970年9月22日 - 1976年1月14日
尊称:发展之父
简介:敦阿都拉萨(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自从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继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一直到1970年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后,他乃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首相之职位。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74/default.asp
======
第三届
======
姓名:胡先翁
任期:1976年1月15日 – 1981年7月16日
尊称:团结之父
简介:敦胡先翁(1922年2月12日——1990年5月29日),又译做敦胡申翁,是一名马来西亚政治家,也曾经是一名律师。胡先翁曾於1976年1月15日至1981年7月16日任职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被称为“团结之父”。由于胡先翁生在一个富有民族主义与政治思想的政治世家,深受其家族影响,所以在担任公务员的同时,他也积极地投入了政治活动。1972年,胡先翁在巫统代表大会中获选为巫统副主席。1973年8月8日,被巫统最高理事会任命为代理署理主席(即第一副主席),以接替8月2日逝世的副首相敦伊斯迈医生。13日,晋升为副首相兼贸易与工业部长。1976年1月14日,首相阿都拉萨在伦敦病逝。15日,胡先翁在国家皇宫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17日,在巫统最高理事会的紧急会议中受确定为巫统代主席。1978年,在巫统党选中不劳而获,成为巫统主席。
======
第四届
======
姓名:马哈迪·莫哈末
任期:1981年7月16日 – 2003年10月31日
尊称:现代马来西亚之父
简介:敦马哈迪·莫哈末(1925年12月20日—)生于吉打州的亚罗士打,曾任于1981年至2003年间担任马来西亚首相一职,后于2003年10月31日正式把首相的职务转交于阿都拉·巴达威。1964年,马哈迪·莫哈末以医生的专业身份代表巫统竞选国会议员,竞选获胜后进入国会,历任各种内阁职位,1976年担任副首相,1981年出任首相。2003年,他在举行巫统大会上,宣布退休。马哈迪·莫哈末是一名深具争议性的政治领袖,他在担任马来西亚首相期间,被认为是马来西亚现代化的工程师。无论如何,他也备受批评,特别是他的权威式的领导方式及其裙带作风。拥有“Dr. M”之称的马哈迪·莫哈末,在国际舞台上也非常积极,特别是以热切推动「亚洲价值观」著称。
======
第五届
======
姓名:阿都拉·巴达威
任期:2003年10月31日 -
尊称:廉洁先生
简介: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Ab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1939年11月26日-),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1999年1月8日,前任首相马哈迪改组内阁,委任原外交部长阿都拉·巴达威为副首相兼内政部长,中止了外界对副首相人选的猜测,也使阿都拉一跃而为万众注目的政坛明星。阿都拉作为巫统元老及资深内阁部长,的确具备了出掌这两个重要职位的资格;而且,基於政治现实,马哈迪也有必要尽快委任一名副手,以填补权力真空;温文尔雅,形象清廉的阿都拉,遂成为马哈迪的选择。
8. 阿卜杜·拉赫曼三世的影响贡献
在位50年间,政治昌明,经济文化相当繁荣,史学家誉他为后伍麦叶王朝的“伟大中版兴者”。权善于治国,集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建立政教合一的中央集权制,各地总督、军事将领和法官由哈里发直接任命。对基督教徒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其进行宗教活动,并在政府中任职。拨巨资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改进耕作技术,发展农业,奖掖商业和手工业者,发展海上交通和贸易,国库收入递增,使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倡导伊斯兰文化教育,鼓励学术研究,创办科尔多瓦大学,吸引西班牙和北非的穆斯林及基督教徒学生前来学习。在科尔多瓦创办免费高等学校27所。下令在各地建清真寺、图书馆、书店、天文台、医院、公共澡堂。修建的宰赫拉宫,雄伟华丽,为全欧最富于魅力的宫廷。首都科尔多瓦东西方学者荟萃,大批穆斯林学者在学术文化的各个领域作出了贡献。 (杨克礼)
9. 审判萨达姆的法官阿明现在怎样
审判萨达姆的法官阿明因为当时参与了审判所以在逃亡过程中死亡,,曾寻求英国的政治庇护,但是仍然遭到拒绝,也同时遭到了长时间的追杀。
像伊拉克这种已完全失去主权的国家,在那种特殊时期,任何一个与萨达姆有联系的人,心里都明白自己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法官也不例外,但职业的属性决定了他们必须要面对这一切。
在2014年的时候,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被当地武装分子攻克。阿明曾经试图化妆成舞蹈人员逃跑,但是在路途当中不小心暴露身,死在了乱军当中。至于参与到萨达姆庭审的其他法官,基本上也没有几个好下场。
综上所述,审判萨达姆的法官阿明在逃亡过程中死亡,其人一生难以善终,其中拒绝被英国拒绝了政治庇护,所以当一个国家失去了国格之后,其法官的立场也会发生改变,其生命也难以得到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