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

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

发布时间: 2021-01-19 18:50:21

1. 《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多少天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判决并审结。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权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1)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扩展阅读

简易程序审理可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第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第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多少日内提起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90日)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诉讼特征:

(1)行政诉讼所要审理的是行政案件。

这是行政诉讼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与其他诉讼的区别。刑事诉讼解决的是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问题;民事诉讼解决的是民商事权益纠纷的问题,而行政诉讼解决是行政争议,即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2)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进行的一种司法活动。

这是行政诉讼与其他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和途径的区别。在中国,行政争议的解决途径不止行政诉讼一种,还有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等等。而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运用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3)行政诉讼是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以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其中进行审查的行政行为为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这就决定了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审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上有所不同。

(4)行政诉讼是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行政诉讼并不解决所有类型的行政争议,有的行政争议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而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均无类似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限制。至于,不属于行政诉讼解决的行政争议只能通过其他的救济途径解决。

(5)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具有恒定性。

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相对方,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管理方,即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双方的诉讼地位是恒定的,不允许行政主体作为原告起诉行政管理相对方。

(2)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法》其他情况的诉讼日期:

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3. 人民法院应当自行政机关申请之日起多少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

人民法院应当自行政机关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

4. 刑诉中: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 这句话中的受理是指接到案件后三日还是决定受理案件后三日

是决定受理之后,谢谢采纳

5.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受理后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首先要明白适用范围: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专管制、单处属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指刑法中规定的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控告被告人的案件,包括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和虐待罪等。3.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第一种情况拘留之次日算起;第二种情况向人民法院控告之次日算起;第三种被害人起诉之次日算起。不知说明白没有。

6. 我想问一下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之日起多少日法院开始受理谢谢!

法院从立案之日起就受理了。

也就是说你交纳了执行费,法院给你一个立案通知书版,那权里就是受理了。

执行案件,法律规定,一般应在6个月之内执行完毕,超过6个月仍不能执行完毕的,申请人可以申请上一级法院提级执行。

7.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几日内,将起诉副本发送被告

五日内必须送达。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回之日起五日内答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8. 法院受理案件后,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该七日是否包含受理案件当日

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5年4月13日最高人回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答1647次会议通过)
法释〔2015〕8号

第八条 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对刑事自诉,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次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三)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四)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既然你问的是“七日”,应该是民事或行政案件,“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而不是“次日起”,提交起诉状当日是计在七日内的。
刑事自诉案件写明是“收到自诉状次日起”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关于培训协议 发布:2025-08-26 13:16:52 浏览:712
鄂温克司法局 发布:2025-08-26 13:16:47 浏览:661
劳动法合同法解除样本 发布:2025-08-26 12:38:51 浏览:307
洛阳免费法律咨询所在哪里 发布:2025-08-26 12:34:42 浏览:392
非法学法律真题 发布:2025-08-26 12:22:05 浏览:104
万达贷法院 发布:2025-08-26 12:17:12 浏览:783
合肥司法拍卖网站 发布:2025-08-26 12:09:04 浏览:449
无过错责任的法律适用领域 发布:2025-08-26 12:07:04 浏览:455
法社会学多选题 发布:2025-08-26 12:04:41 浏览:679
调解书不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6 12:02:27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