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口供
1. 法院口供和证据那个有用
证据。法院哪有什么口供?
2. 法院起诉,原告和被告的派出所口供都要调取吗
立案时原告要提交被告身份信息的
被告若是个人,可以到法院立案庭申请开具协助调查函、之后到派出所去调取户籍信息即可。
被告若是单位,也可以请律师去调取工商信息
3. 在法庭上做假口供的后果是什么
1、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所以在刑事诉讼中,如果做假口供意图陷害他人的,可涉嫌诬告陷害刑事犯罪,依照法律规定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民事诉讼中,在法庭上做假口供妨碍诉讼的,可对其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法院会以公安局还是检查院录的口供看案子
主要是出示公安机关卷宗材料里的证据。口供也是一个方面,如果需要,公诉人可以宣读自行收集的被告人口供。
5. 上法院开庭需要公安局的口供吗
需要当事人在公安局的口供的。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即口供)为刑事诉版讼法权所规定的一种证据,在检察院向法院起诉时,检察院会将当事人在华安2所作的口供作为证据向法院提交,在法院开庭时,检察院的公诉人也会将口供及其他证据材料在法庭上出示,由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进行质证,并最后由法院根据质证情况在判决中进行认定,并据此对被告作出相应的判决。
《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6. 法院笔录和口供不一样
笔录是法院在审理案件时的记录,口供是指公安局审讯时的交待材料
7. 第一次开庭的口供和第二次不一样法院会认可吗
对于被告人的口供,法庭是否会予以认可,还应由法院根据具体的证据来进行认专定。
重证据不轻信口供是刑属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刑事诉讼中,对于被告人的口供,不管多次开庭时的口供是否一致,法庭都应该结合案件的其他证据进行分析,以判断被告人的口供是否真实,是否可以作为定案证据,而不能简单地以第一次口供或以第二次口供为准。
《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8. 在公安局录的口供和法院上说的不一样会怎么办
以下回答由“济南商律师”提供,如需转述请注明出处:
如果在公安局和在检察院的口版供不一样,一般来权说检察院会根据自己录的口供来进行起诉,公安机关的口供就不再作为证据提交。如果检察院把两份口供都提交的话,就会造成“翻供”,而使两份证据都没有效力了。
如果庭审的时候,当事人的口述由与检察院的口供不同的,构成“翻供”,则前一个口供的效力就会打折扣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9. 派出所的口供在法院上重要吗
派出所抄的口供在法院上重要,真实的口供,无论是有罪还是无罪的辩解,都可能成为证明力很强的证据。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犯罪,其本人最清楚。事实证明,经过调查核实符合案件客观情况的口供能使在侦察案件迅速突出。从这一角度看,口供所具有的作用的确独特,不可替代。这也是口供在侦查阶段一向被重视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61条也有类似规定。
作证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作证,任何人都没有拒绝作证的特权。
证人在诉讼中依法负担的义务主要有:
( 1)接到司法机关的通知后,应按时到场作证。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2)据实陈述和正确回答询问,如有作伪证或隐匿证据,要负法律责任。
(3)对司法机关询问的情况和本人陈述的内容保守秘密。
(4)遵守法庭纪律。
10. 法院是椐口供还是证据判
一、来口供,即被告源人的供述,与书证、物证、电子证据等一样,都是证据形式之一;
二、关于口供,《刑法诉讼法》第五十三条有明确的规定: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