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仲裁撤诉法院

仲裁撤诉法院

发布时间: 2021-01-22 12:51:43

㈠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后撤诉,之后又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可以受理吗

这种情况法院不受理。
还是要再提起仲裁,等仲裁出具仲裁裁决书或仲裁决定书后,15日内持裁决书或决定书到法院起诉,法院才受理。

㈡ 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后能否重新申请仲裁

可以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已撤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复函》(劳办发[1997]61号)的规定,当事人撤诉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当事人就同一仲裁请求再次申请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从撤诉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

但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以后,这一处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2号令)第三十八条规定:"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2)仲裁撤诉法院扩展阅读:

一、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或仲裁庭视为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不是仲裁协议失效的前提条件。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条款,即只要双方当事人因属于仲裁协议范围内的事项发生争执,就可以通过仲裁方式申请仲裁庭行使仲裁权给予解决。

尽管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但只要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没有最终解决,只要双方当事人没有就该争议达成新的仲裁协议,只要在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协议有效期内,当事人就可以依据有效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仲裁庭就可以据此行使仲裁权,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二、当事人重新提出仲裁申请意味着请求仲裁庭恢复行使仲裁权。无论是当事人主动撤回仲裁申请,还是由法院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所造成的仲裁程序终结,都只能看作是仲裁庭行使仲裁权的结束而非仲裁权的消灭。

仲裁权直接源于生效的仲裁协议,在仲裁协议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仲裁机构所享有的仲裁权是客观存在的,当事人当然有权请求仲裁庭重新行使仲裁权。

三、从实践上看,原仲裁庭仍然可以是重新行使仲裁权的主体。原仲裁庭了解案件情况,掌握更多的案件信息,由原仲裁庭进行仲裁,不但有利于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迅速地解决,同时亦可有效避免当事人利用撤回仲裁申请来规避法律以及更换仲裁员行为的发生。

因此,仲裁申请撤回后,当事人均可以依据仲裁协议申请原仲裁庭进行仲裁,原仲裁庭也应当受理。当然,如果双方完全自愿地对纠纷解决方式、仲裁权内容或仲裁庭组成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新选择。

㈢ 员工已经在仲裁撤诉,又去法院起诉法院能受理吗

根据《民来事诉讼法》第一源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㈣ 当事人起诉后又撤诉的如何仲裁

你好,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话,是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有的人在劳动仲裁程序中,可能又不想要仲裁了,想要申请撤诉。那么,根据现行法律,当事人起诉后又撤诉的如何仲裁呢?

一、当事人起诉后又撤诉的,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问题。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期间又撤诉,则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如何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仲裁裁决因当事人的起诉而失去效力。当事人撤诉后,双方争议即恢复到仲裁裁决作出之前的状态。

其理由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审判的前置程序,裁决与审判之间的关系,与诉讼中一、二审法院判决之间的关系不同,如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在二审撤诉后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仲裁裁决即失去效力,当事人撤回起诉后,面对的是一个失效的裁决书,则争议双方此时的状态与裁决前没有区别。另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后又撤诉,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其理由是,仲裁裁决作出并送达当事人后,在15日内处于一种未生效状态,15日期满双方均未起诉的,仲裁裁决生效。

15日内当事人起诉的,如果法院以判决或调解方式进行实体处理,仲裁裁决即失效。如果当事人撤回起诉,表明当事人在程序上放弃诉权,意味着当事人放弃依诉讼解决争议的权利,则未生效的裁决在15日期满即发生法律效力。

上述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仲裁裁决书送达之后的效力处于何种状态。第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的,仲裁裁决即失去效力,这显然是说,仲裁裁决作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这种说法使当事人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的规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我们可以设想,一旦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又撤诉后仲裁裁决即失去效力,那么当事人可以利用这种方式使仲裁程序成为多余。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也肯定了第二种观点,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又撤诉,则仲裁裁决发生法律效力。

二、反诉问题。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纠纷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时,均有向法院起诉的权利。由于双方当事人是不服同一裁决结果而起诉,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和法院审判,可以把两案合并审理,将后一起诉按反诉对待。在司法实践中,常见当事人提出反诉的另一种情况,即仲裁裁决书送达后,甲不服裁决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理;被告乙接到起诉状副本后在法定期间内提出反诉,该反诉时间从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算已超过15日。这类反诉是否成立,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出反诉,只要按普通民事案件的标准进行考查属于反诉的,即应予以受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案件与普通民事案件相比具有特殊性,认定反诉构成与否时也应考虑这种特殊性。即劳动争议案件反诉的成立,除应具备普通民事案件反诉构成要件外,还应具备当事人在仲裁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这一要件。像上面所例举的情况,乙的反诉不能成立。司法实践中,一般按照第一种观点处理案件,但笔者认为依第二种观点处理更顺畅。

三、非劳动争议民事案件,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存在这种情况,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一些非劳动争议案件误认为劳动争议案件而予以裁决,当事人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情况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其无权管辖的非劳动争议案件并作出裁决,是适用程序的错误。这类案件起诉到法院,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因法院驳回当事人的起诉而失去效力,当事人可依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另行解决纠纷。

网页链接

㈤ 劳动仲裁开庭后撤诉手续怎么办理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申请撤诉
按撤诉处理
申请撤诉
1.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申请撤诉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3)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撒诉,案件审理终结;申请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不论是否准许撤诉,都必须以裁定的方式告知当事人。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明确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依法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法院可不准撤诉。
撤诉处理
2.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
按撤诉处理的情况为:
(1)原告或上诉人未按期交纳诉讼费用。
(2)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3)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
(4)原告应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交纳,或申请缓、减、免未获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按撤诉处理。
(5)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诉处理。
(6)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诉处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诉处理。
法律规定
按撤诉处理和原告缺席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法律后果
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1)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㈥ 请问大伙,因迟到被劳动仲裁按撤诉处理,上诉到法院会受理吗

劳动争议案件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向法院起专诉的,法院不会受理。
当事属人应该另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收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不予受理通知书后,再向法院起诉。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三十八条 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㈦ 关于劳动仲裁案件上诉至法院,法院按撤诉处理,请问劳动仲裁是否生效

1、法院按撤诉来处理就等于没有源对劳动纠纷和劳动仲裁进行审判,同时,仲裁裁决书已经发生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2、如果公司不履行裁决书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㈧ 法院以立案开庭前突然要我撤诉,改仲裁怎么办

法院认为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协议约定有仲裁条款,应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版。
见:《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几个问题的批复》,自1998年11月5日起施行。
二、在仲裁法实施后依法重新组建仲裁机构前,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了仲裁机构,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人民法院审查,按照有关规定能够确定新的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有效。对当事人的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㈨ 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又撤诉的,仲裁裁决是否有效

不服仲抄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又撤诉的,仲裁裁决是有效的。
因为当事人起诉后又撤诉的,视为没有起诉。既然没有起诉,仲裁裁决当然有效,只不过其生效的时间应当自人民法院作出的准予撤诉的裁定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又申请撤诉,经人民法院审查准予撤诉的,原仲裁裁决自人民法院裁定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热点内容
民法典没有彩礼 发布:2025-08-25 00:43:38 浏览:336
公司法废止 发布:2025-08-25 00:38:56 浏览:742
有关超出门店经营法规 发布:2025-08-25 00:11:27 浏览:12
道德经反观 发布:2025-08-25 00:03:55 浏览:750
劳动法多项选择题 发布:2025-08-24 23:46:56 浏览:540
英国司法部 发布:2025-08-24 23:42:40 浏览:77
劳动法年假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8-24 23:33:48 浏览:624
以下法律责任属于行政处罚 发布:2025-08-24 23:27:33 浏览:898
全国法院工作 发布:2025-08-24 23:27:28 浏览:365
有关劳动法的详细案例 发布:2025-08-24 23:18:31 浏览: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