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功德
1. 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是不是有缺陷
因果是自然规律,并非佛在指挥。也非佛祖创立。
好比一颗种子,种到地下,如果条件具备,那么它自然会长成果实。假如果实没有人为采摘,它会自然成为下一个种子……无穷无尽地轮回。
您说的,一个人被害,当然一定是有因的,这个因可能是前世的,也可能是今生。害人者被绳之以法,也是其中的一个因果。因果当然不会在司法体系终止,下辈子,这些法官和警察一定会有善报,甚至升天,因为他们所作所为是为了维护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安全,一定是善有善报。
不要以为杀人都会是恶报,中国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卫国家保护中国老百姓,消灭的几百万日本鬼子,这些老一辈革命家是正义的,应该得善报。
您在分析因果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善与恶。
另外,因与果,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其中夹杂了无数的缘分。也就是说因与果之间,还有缘。缘是从因到果的必要条件。比如,种子在生长过程中,阳光或者水分断了(缘没有了),那就不会结果。肥料的多少也会影响将来得果实……您简单地认为,杀人者一定要被杀,接着再被杀,再被杀……无穷无尽一个杀一个,好比认定一个种子种下地,就会无穷无尽发发复复地结果再结果,事实上,一颗种子种到地里,后面是如何,是未知数——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
2.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核心:“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2)法官功德扩展阅读:
思想体系: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貌似为“性、道、教”先下了定义,而实质是为《中庸》一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认为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
道实质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处理天、人大小事务的无声、无息、无味、无色的一以贯之的自然法则。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规常理,自然的常规常理就是中,就是和。《中庸》一书认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
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
参考资料:
网络--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