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公诉案件审理
㈠ 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公诉案件应在多长时间内审结
一、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了审理期限,其内容如下:
1、 人民法院内审理公诉案件,容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4、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二、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规定的情形,其内容如下: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审查后,决定开庭审判的条件有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审查后,决定开庭审判的条件有:起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版事实 。
《刑事诉权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2)法院公诉案件审理扩展阅读:
第四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第五条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六条单位犯罪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单位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单位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七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前款规定的案件由被告人被抓获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㈢ 公诉案件到开庭需要那些流程
法院开庭到来审判需要的自步骤是:
1、宣布所审理的案件,查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
2、如果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听取到庭当事人的意见后,即酌情决定案件是进行审理或者延期审理。决定延期审理的案件,应当酌情确定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并再送达传票或通知书。决定进行审理的,即查明已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告知作证和鉴定在法律上应负的责任;
3、接着审判员告知当事人应有的诉讼权利,宣布法庭组成人员和担任法庭记录的书记员的名单,并讯问当事人要不要声请回避,当事人声请审判人员回避的,由院长裁定;声请书记员回避的,由法庭裁定。驳回声请回避的裁定不准上诉。为了使审理案件工作顺利进行,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如果认为自己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有回避必要的时候,应当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分别由院长或法庭裁定。
㈣ 从检察院提起公诉到法院审判要多久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包括庭前审查、庭前准备、法庭审判的环节。各环节时限如下:
一、庭前审查环节:按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7日内审查完毕; 按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3日内审查完毕。
二、庭前准备环节: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三、公诉案件审限:包含庭前审查和庭前准备时限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4)法院公诉案件审理扩展阅读:
覃XX故意杀人案
XX州人民检察院以鄂恩州检刑诉(2018)4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覃XX犯故意杀人罪一案,于2018年10月18日向本院提起公诉。
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1、李某1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8年12月19日对本案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XX州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李培军出庭支持公诉,代理检察员袁晨出庭协助检察员履行职务。
被告人覃XX及其辩护人谭绍杨、李沩,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1及其诉讼代理人杨秀梅、梁锦,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1及其诉讼代理人夏红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合议庭评议,现已审理终结。
度小法-刑事诉讼法
㈤ 法院审理时发现没有管辖权的公诉案件,检察院应该怎么处理案件
人民法院应依法决定将此案退回检察机关,再由检察机关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移送。
㈥ 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多久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第二百零九条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6)法院公诉案件审理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七十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㈦ 公诉案件审理中法院可以公诉机关建议撤回起诉吗
应该是公诉机关提出撤回起诉,法院审查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如果法院认可检察院做出的撤诉请求的,根据撤诉理由,则作出准许撤诉的的裁定。
㈧ 公诉案件到开庭需要那些流程
如果是公诉的案件,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审查起诉,最长可达七个月,当然这是针对复杂疑难的案件,一般的伤害案件不超过两至三个月,接着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一般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接着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对于伤害案件,最多一个半月审结,这样加起来最长大概五个半月。
如果是自诉案件,也就是被害人直接去法院起诉,如果被告被羁押的,那么则和公诉案件一样的审理期限,如果被告没有被羁押,一般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特殊情况可延长3月。
上述都是普通程序,如果适用简易程序,法院受理后应当在20日内审结,而伤害案件如果情节较轻,可能判处三年一下有期徒刑,且案件清楚,证据充分的,是可以使用简易程序的。
总结一下,公诉的伤害案件,适用普通程序时,从立案到审结六个来月,都是法律允许的;适用简易程序时,四五个月。
自诉的伤害案件,适用普通程序时,一般不超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时一个月。
更多相关问题http://tieba..com/f?kw=%B7%A8%C2%C9%D7%C9%D1%AF&fr=index直接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