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劳教
❶ 劳教、劳改与判刑有什么区别
一、区别:
1、性质不同:
(1)劳改是刑罚执行措施;
(2)劳教是行政强制措施;
(3)判内刑是刑事司法活动。容
2、适用对象不同:
(1)劳改对象是罪犯;
(2)劳教对象是违法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员;
(3)判刑对象是犯罪嫌疑人。
3、执行场所不同:
(1)劳改在拘役所、看守所、监狱等执行;
(2)劳教在劳教所执行;
(3)判刑是在人民法院。
❷ 二十年前没有被法院判决,但劳教了半年,有案底吗
被拘留不会有案底的。 被公安局拘留会留下违法记录,但不是犯罪记录。 违法记录非司法机关是不可以查询的,一般不会影响当事人今后生活。犯罪记录就会影响当事人今后的入学招工了。 《出具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工作规定》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的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事项不包括以下情形: (一)行政 1.治安调解协议,不予处罚决定; 2.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决定,以及交通违法罚款(申请校车驾驶资格的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 3.传唤(强制传唤)、继续盘问、拘留审查等行政性措施; 4.其他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二)刑事 1.刑事和解协议、撤销刑事案件决定; 2.因没有犯罪事实(含证据不足,不能认定有罪),或者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和法院作出的无罪判决; 3.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信息。 (三)行政案件办理或者刑事诉讼活动中形成的,记载案件受理、立案、调查取证、起诉、审判等内容的过程性信息。 (四)按照有关规定已被封存或者应当被封存的公民在未成年期间实施的违法犯罪的处理记录,但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教养期间,是否可以开除若干问题
1\没有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教养期间,是否可以开除若干问题
2\这事不是
最高人民法院
可以管的事
3\在当年,除私企外,
劳动教养都会被开除的
但是做规定的单位不会是法院
❹ 分别说明监狱和劳教所归法院还是归公安
都不归公安。而属于司法行政部门管理。
原来属于公安机关管理,后来与国际接轨,划归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现在国家司法部内设监狱管理司和劳教管理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厅局都内设监狱管理局和劳教管理局。
❺ 劳教的法律依据
【标 题】 国务院关于转发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通知
【颁布单位】 国务院
【颁布日期】 1982-01-21
【实施日期】 1982-01-21
【有 效 性】 有效
国务院关于转发公安部制定的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通知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国务院原则同意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现转发你们,望结合各地具体情况研究执行,执行中有何意见和问题,希及时告诉公安部,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1982年1月21日国务院转发、
公安部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及其《补充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结合劳动教养工作的具体经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第三条 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教育、挽救、改造的方针,教育感化第一,生产劳动第二。在严格管理下,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文化技术教育和劳动锻炼,把他们改造成为遵纪守法,尊重公德,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
第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组成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工作,审查批准收容劳动教养人员。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公安机关设置的劳动教养工作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改造工作。劳动教养场所,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机关,是改造人,造就人的特殊学校,也是特殊事业单位。
第五条 劳动教养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基本建设。列入地方基建计划。劳教生产,列入地方计划,接受有关生产部门指导。
第六条 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依据就是这个.希望回答能够解决您的问题
❻ 劳动教养是什么意思是服刑吗现在还有吗被劳动教养不需要经过法院审判
劳教就是坐牢,和劳改一样,劳教不需要经过法律程序,只要公安和劳教委员会要你去,你就肯定会去。
❼ 劳动教养决定错误,已经关了6个月,法院撤销劳教决定。那要是申请赔偿应该向哪里申请呢谢谢!
劳动教养决定的决定机关负有行政赔偿义务。向作出错误决定的机关申请赔偿。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
❽ 劳动教养是什么意思是服刑吗现在还有吗被劳动教养不需要经过法院审判而只需公安机关决定吗
劳动教养就抄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前苏联引进,但形成世界上中国独有的制度。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
❾ 劳教算犯罪记录吗有案底吗对工作有影响吗
一、劳教不算犯罪但是有案底,劳动教养只是一种行政处罚。
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前苏联引进,是世界上中国大陆和朝鲜独有的制度。
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嫌疑人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司法部、国家档案局关于罪犯、劳教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六条罪犯、劳教人员释放、解教、死亡和撤销劳动教养之后,其档案应进行整理,正副卷合并,每个人的档案组成一卷或数卷。其档案材料排列顺序如下:
(一)罪犯(含少年犯)档案:
1、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
2、入监登记表、健康检查表;
3、罪犯的历史、自传材料和本人重要的反省材料;
4、对罪犯改造表现的考核、奖惩材料,他人对罪犯的检举揭发并经过查证属实的材料,罪犯年终鉴定表,文化程度技术等级证明材料;
5、罪犯逃跑、行凶、破坏情况及处理结果等材料;
6、罪犯正常死亡、工伤情况材料和医院医疗鉴定结论等,罪犯非正常死亡的勘验材料;
7、对罪犯提出加减刑的呈批材料;
8、法院的加刑判决书,减刑、假释裁定书;
9、罪犯刑满释放、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材料;
10、罪犯出监鉴定表,罪犯释放证明书存根;
11、罪犯的照片、底片、指纹;
12、有保存价值的其他材料
(二)劳教人员(含少年教养)档案:
1、劳动教养决定书、劳动教养通知书、呈批表及劳动教养综合结案材料;
2、劳教人员登记表,健康检查表;
3、劳教人员照片、底片、指纹;
4、劳教人员考核、奖惩材料,年终鉴定表,文化程度、技术等级证明材料;
5、劳教人员工伤事故处理情况、伤残证明材料;
6、重要问题的反省检查及坦白检举材料;
7、劳教人员逃跑、行凶、破坏、犯罪情况及处理结果材料;
8、延长、减少劳教期限的审批材料;
9、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裁定、判决书;
10、劳教人员所外执行、所外就医、试工、试农、试学的审批材料;
11、劳教人员死亡情况及鉴定结论;
12、解除劳教审批表、证明书、出所鉴定表;
13、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二、对工作影响
主要体现在升学、入伍、就业三个方面。有了案底的人是不能入伍的,在就业的时候,是不能报考公务员,也不能参加司法考试;
在企业中应聘的时候,负有如实报告犯罪记录的义务,这可能会影响被录用的机率。在升学方面的影响,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
另外,在婚配过程中也会有影响。当然,如果是未成年人,那犯罪记录是要封存的,除了不能入伍,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在其他就业的时候,是不用负报告义务的,当然普通企业也是没资格去查询不到该人的犯罪记录的。
(9)法院劳教扩展阅读
《司法部、国家档案局关于罪犯、劳教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九条罪犯、劳教人员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短期为二十年以下(含二十年),长期为二十一年至五十年,五十一年以上为永久。
档案的保管期限应从罪犯、劳教人员释放、解教、死亡的当年算起。
第十一条罪犯、劳教人员释放、解教和死亡后,其档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劳改局、劳教局及所属监狱、劳教所分级集中统一管理,不得分散或随意转移。
(一)省劳改局档案部门负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知密犯、重要的反革命犯和重要知名人士的罪犯档案及已撤销的监狱的罪犯档案。
省劳教局档案部门负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与反革命案件有关的在全国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原职务相当于县(团)级以上干部及重要知名人士的劳教人员档案。
(二)其余罪犯和劳教人员档案由所在监狱、劳教所档案部门集中管理。
(三)已将所有释放、死亡的罪犯档案集中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改局管理的单位仍维持现状,所属监狱只管在押犯档案。
❿ 监狱和劳教所有什么区别
劳教即劳动教养,劳改俗称监狱,即劳动改造。
劳改和劳教的区别:
性质不同:劳改是刑罚执行措施,劳教是行政强制措施。
适用对象不同:劳改对象是违反刑法的罪犯,劳教对象是违法但尚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
适用程序不同:劳改需法院判决,劳教由公安部门决定。
执行场所不同:劳改场所有拘役所、看守所、监狱等,劳教场所主要是劳教所。
适用期限不同:劳改期限由1个月至终身监禁,劳教期限由1至4年。
法律后果不同:劳改对象再犯罪或成「累犯」,劳教对象再犯罪不构成「累犯」。
劳教是行政处罚,是《行政处罚法》规定之外的又一种行政处罚,是对严重违法者有期限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劳改是刑罚,准确的说是劳动改造,是监狱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强制劳动,对其进行改造的手段,是监狱三大改造手段之一。
2013年12月28日闭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
(10)法院劳教扩展阅读
犯人在服刑期间享有下列权利:
①选举权,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人可以行使选举权,但不享有被选举权;
②人身不受刑讯体罚和侮辱虐待权;
③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权;
④合法婚姻家庭不受侵害权;
⑤申诉权、辩护权、检举权、控告权。
但犯人不得借口行使权利无理取闹,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犯人在服刑期间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①严格遵守监规纪律;
②服从劳改工作干部的管教;
③积极参加生产劳动;
④接受政治思想和文化技术教育;
⑤揭发检举监内外的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