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最高法院凭吊

最高法院凭吊

发布时间: 2021-01-29 01:37:01

① 最高人民法

最高来人民法院成立于1949年源10月22日,办公大楼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以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为己任,秉持司法为民之理念,致力于构筑法治社会基础,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自成立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裁判发正义之声,以司法解释行法治之策,把握时代脉动,体察社会需要,满足人民期望,弘扬法治精神,是宪法法律的忠诚守护者。

② 最高人民法院

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向上级回公安机关投答诉或者反应,上级公安机关如果认为确实存在错误,可以撤销,并责令重新作出。
2、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提出自己对事故认定书,有异议,并阐明理由,人民法院有权决定是否采纳。

③ 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12条

《最高人民来法院自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 对案外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人民法院经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案外人就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的,判决不得执行该执行标的;
(二)案外人就执行标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案外人同时提出确认其权利的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中一并作出裁判。
这里所指的案外人,不是泛指除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一切人,而是专指除当事人以外,其法律上的权益因执行行为而可能受到侵害的人,即与执行标的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此类人不参与案件,但是是与案件的判决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不同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不同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因为这两种人都是即参与案件审理又有利害关系的人,而案外人就属于没有参与案件审理,但有利害关系的那一类人。

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自首含义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一般自首--刑法
2、被回采取强制措施的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特别自首/准自首--刑法)
3、特别自首/准自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注: 刑法第67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⑤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解释是什么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解释是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回工作的若干答规定》: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三分二统说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安全生产专监督管理属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一些地区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问题十分突出,由此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为依法严惩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违法犯罪行为,现就依法加强对涉嫌犯罪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刑事责任追究。

(6)最高法院凭吊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五条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设置、组织、职权和法官任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对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三)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规定提起的上诉、抗诉案件;

(四)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五)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核准的死刑案件。

⑦ 最高人民法院(A监督,B领导,C指导,D审查)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选择A: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版是最高审判机权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因此此题选择A:监督。

(7)最高法院凭吊扩展阅读:

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1、审理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2、审理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申请再审与申诉案件;

3、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4、核准本院判决以外的死刑案件;

5、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决定国家赔偿;

6、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除审判案件外,最高人民法院还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全国法院的执行工作。目前,每年全国法院受理大量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这些案件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执行局,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监督、协调。

⑧ 最高法院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合同法解释第24条问题的答复

  1.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理解与适用的请示的答复

  2. 【发布部门】 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法研[2013]79号

  3.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

  4. 【发布日期】2013.06.04
    【实施日期】2013.06.04

  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6. 【类别】 法律解释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理解与适用的请示的答复
(2013年6月4日法研[2013]79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浙高法[2012]331号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 (二)》)第24条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当事人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通知对方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须具备合同法第九十三条或者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条件,才能发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一方当事人在《合同法解释(二)》施行前已依法通知对方当事人解除合同,对方当事人在《合同法解释(二)》施行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答复下发之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不适用本款规定。
此复

⑨ 最高法院对累犯的司法解释

《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版免以后,在五年以内权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最高法院没有太具体的解释。

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什么是案件的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关于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的解释是司法解释

热点内容
加盖公司印章的借据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12:11:05 浏览:990
房屋备案登记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12:02:19 浏览:936
景洪市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22 11:42:43 浏览:15
水泥厂保安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1:42:36 浏览:729
法官考试民事案例分析 发布:2025-08-22 11:42:27 浏览:295
简述经济法的独立性 发布:2025-08-22 11:41:49 浏览:347
行政法律实务论文 发布:2025-08-22 11:27:30 浏览:437
华东政法2017民商法学 发布:2025-08-22 11:25:50 浏览:719
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条 发布:2025-08-22 11:17:38 浏览:496
外包业务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1:13:27 浏览: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