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华裔法官关

华裔法官关

发布时间: 2021-01-29 18:55:02

① 美籍华裔,在美国,不赡养父母,中国的法律管得了他们吗

华人移民美国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从早期卖猪仔式的劳工移民,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知识型新移民,华人在美国的待遇与地位有了很大变化,中美两国的关系也由不平等的、敌对的,逐渐转变为比较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何看待这200多年的华人移民史,如何评价伴随着华人移民而出现的美华文学?这始终是众多海内外专家和学者们所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著名华人作家黄运基在中国出版了长篇小说《奔流》(沈阳出版社1996年)、《狂潮》(沈阳出版社2003年)和中短篇小说集《旧金山激情岁月》(珠海出版社2004年)之后,又由广州花城出版社推出了散文集《唐人街》(2004年底),为我们对以上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文本。一、以个人经历印证历史发展文学与历史都要求叙写生活的真实与本质。历史的写作不能虚构,需要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作为基础,作者个人的经历在写作中不是特别重要;文学的写作不排斥虚构,但个人的经历、尤其是生活细节的真实,却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仅从个人经历来看,黄运基无疑在美华文学创作中占有先机:祖孙三代华侨,自己在美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在《唐人街》中所写的都是亲身经历的事情,以个人(包括家族)经历印证历史与时代的发展,使这部散文集具有特别真实和厚重的品质。黄运基在书中自叙:“我的爷爷在他17岁那年当‘契约劳工’,既是我们所理解的‘卖猪仔’来到新大陆建筑中央太平洋铁路。17年后他回国结婚,由于‘排华法案’的执行,使他回不了美国。”(《话说“华侨文学”》)这里的“排华法案”指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十年”的法案。该法案到1884年又作了修订,条款增加到17项,扩大了限制华人移民的范围;1888年再次升级为《斯克特法案》,禁止暂时离境的华工重返美国,把2万多名回中国探亲的华工拒之门外。黄运基的爷爷大概就在这2万名之列。早期华人移民在美国当苦力,开矿山、修铁路、垦荒地,对美国西部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当美国经济繁荣发展以后,这些华工却成了白人排斥和攻击的对象。由于美国限制华人入境,华人不得不采用一些不正常的方式移民,其中一项是“冒籍”。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火灾,移民局的档案全部被烧毁,很多华人趁机冒认是在美国出生,领得美籍证件。在“法官确定了土生儿孙国籍权利之后,又产生另一种冒籍手段。美籍华人到中国探亲回来,就向移民局报告生了孩子(通常是男孩)。这样制造了一个移民空额。几年后,居美华人可以转让或出售这些空额及有关口供资料,让其他华人冒籍入境”。既然是冒籍申请移民,就不能再姓原来的姓,必须改姓移民纸上的姓。黄运基的父亲于1924年以卓姓冒籍移民美国,1948年黄运基也同样以卓姓移民美国,所以黄运基中文名姓黄,英文名却姓卓。合法的姓变成不合法,不合法的姓反而变成合法的,这种现象在美籍华人中相当普遍。到了60年代,美国移民局发起所谓“坦白运动”,要求冒籍的华人移民向政府“坦白”自己是“非法入境”,然后根据情况由移民局重新登记移民手续,借机打击迫害华人社会的进步人士和异见分子。1962年,黄运基的父亲迫于压力向移民局“坦白”冒籍,黄运基则拒绝“坦白”,而被警察局以“非法入境罪”逮捕。接着,他父亲被迫在法庭上指证亲生儿子是“非法移民”,结果黄运基被判入狱三个月,监守行为五年。为了维护自己的公民权,他跟美国政府打了十年官司,终于在1974年才获准重新申请加入美国国籍。读着《唐人街》第一辑“岁月留痕”中的系列散文,仿佛跟著作者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历史,而作者的“美国梦”确实是跟中美关系的风雨阴晴连在一起的。黄运基为了寻梦,“15岁随父亲来到‘自由乐土’的美国,却还未踏足这片‘乐土’便失去了‘自由’,像俘虏似的被送进移民局关押起来,等候审问。就像父亲少年时来美国,被关在没有天使的天使岛上一样”(《失而复得的日记》)。50年代的美国,是极端排华反共的麦卡锡主义横行的年代。黄运基在军队服役期间,因为主张美中关系正常化、反对韩战,而被认为是从事“非美”活动,被军事法庭判处“不荣誉退伍”,勒令逐出军队,所有书籍、日记和几万字的长篇小说手稿都被没收。他顶着巨大压力,长期为中美两国建交而奔走呼吁,与几个朋友发起成立了“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他以一人之力创了名震一时的《时代报》,在创刊号上报道了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破冰之旅”;邓小平访美时,他以《时代报》记者的身份追踪采访,写下了一系列报道和评论;里根总统访华时,他作为美国记者团的成员一起随行采访;1974年他应中国外交部邀请,率领一个美国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25周年庆典;1979年1月1日,他在所有美国华文报纸中首先独家报道:美中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鉴于黄运基先生在新闻、出版、翻译、创作

② 关于高云翔、王晶涉性侵36岁华裔女子一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高云翔、王晶涉嫌性侵一名36岁的华裔女子一事,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件事主要就是两人在悉尼的香格里拉大酒店里和一名女子共处一室在室内还出现了血液和精液。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件事是并不简单,因为这个女子是在澳洲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而且在事后还有精神恍惚、自杀等倾向。所以说这件事基本上是可以认定二人多该华裔女子有性侵行为的。

最后,我们还是相信法律会还每一个人一个公道。它并不会错怪一个好人同样的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③ 特朗普移民令官司由哪位法官把关

美国来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源命令,终结拆散非法入境移民家庭,却寻求无限期延长拘留移民全家的时间,而这一命令的决定权落在洛杉矶华裔联邦法官朱美瑜(Dolly Gee)手中。有专家表示,行政命令恐难过关。

全美多个城市包括佛州、加州、得州的民众近日上街抗议,要求政府终止“零容忍”政策。当地时间6月23日,美国国土安全部表示,已有522名无证儿童与父母团聚,未来24小时会再将16名无证儿童送回父母身边。

④ 华裔警察案还有多少翻盘可能

媒体:纽约华裔警察梁彼得案还有多少翻盘可能

华裔警察误杀案开审
华裔示威游行
事件
喧闹了好一阵的“上海姑娘一顿饭逃离江西”事件,被证实纯粹是子虚乌有。但其激起的,却是人们最真实观念碰撞,比如地域歧视。
“歧视”这一恶疾,在国内可能体现成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对立;在国外,则常表现为种族之争。
就在昨天,美国时间2月20日,似乎一向在这个移民之国中显得安静隐忍的华人群体,却爆发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游行:全美三四十个城市的华人走上街头,声援一位被宣判为过失杀人罪名的华裔警官——梁彼得。
梁彼得,一位在纽约供职的华裔警察。2014年11月,他与同事在巡逻一栋公寓时,在黑暗中意外扣动了手枪扳机,子弹经墙壁反弹后击中一名黑人男子,致其死亡。今年2月11日,此案宣判,陪审团裁定梁彼得过失杀人、渎职等5项罪名成立,最高将面临15年监禁。
令华人群体爆发不满的,正是这一判决结果。
案件刚发生时,纽约警局局长布拉顿的用词是意外走火(accidental discharge);但宣判裁决的结果是“疏忽误杀”(negligence manslaughter)。在法庭上,法官Danny Chun表示该罪名成立,检方必须证明被告当时明知道有各种风险因素,却故意忽略这些因素导致他人死亡。对此,陪审团成员认为,梁的最大错误是“把手指放在了扳机上”,违反了警方规定。因此尽管陪审团知道梁彼得不是故意开枪,但认为这是明知风险而为,并造成了严重后果。
如此看来,陪审团的决定很有道理对不对?但为什么许多华人,会认为审判不公正?
这就要提到另一些背景因素。该案发生时,正值全美警民关系和种族冲突紧张的时期。在梁彼得案发生的4个月前,纽约史丹顿岛白人警察锁喉勒死非裔,紧接着密苏里州弗格森白人警察枪杀非裔少年,掀起“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生命也重要”运动。但美国司法系统对警察用枪留有很大余地,认为当处于危险境地时警察有权开枪,所以这两名白人警官都最终免于起诉。
所以,梁的支持者认为,美国近十年来都没有一位警员因为误杀被定罪,只能说梁彼得这一次是个不幸的替罪羊。对比之下,射杀无辜平民的白人警员没有受到法律制裁,而华裔警员只是因为子弹击中墙壁后的反弹,就将成为阶下囚,令人不满。“感觉梁先生像是过去错误的牺牲品”,美国网友Jose I.Piquero Jr.这样留言。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美国,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在种族问题要正确。即便是最毒舌的脱口秀主持,开起黑人的玩笑也还是要先掂量掂量。但同样作为少数族裔的华裔群体,似乎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有在北美留学的朋友认为,此次事件戳到了华人的痛处,甚至认为华人对黑人群体也是“积怨已久”。华裔群体勤劳能干、重视教育、依法缴税,能在华尔街谈笑风生的亦是不少,但这次一个梁警官,令大家产生了危机感:我们已经做得这样好了,但在大是大非上,为什么还要拿华裔开刀?这是不是双重标准?
令一些华人不满的,不仅仅是纽约警察工会PBA没有像支持一些白人警员一样出面支持梁彼得,更是像华裔市议员陈倩雯在梁彼得被起诉时,竟第一个站出来声讨。直到昨天梁彼得被定罪,华人政客都不见踪影。这让华人社群感到愤懑。
于是,华人群体开始抱团,发出反对的声音。
2月12日,有人在白宫网站发起请愿,号召撤销对梁彼得的指控。
13日,名为“天天”的网友开始通过微信等平台,组织华人在20日举行游行。包括纽约、洛杉矶、华盛顿等地在内的华人群体积极响应。《游行集结号》中写道会为游行队伍制作标语,并号召大家“穿上红色衣服”来支持梁彼得。
20日当天,在费城亲历游行的人表示,此次游行人数超过千人。“是费城历史上华人参与最多的一次游行”。参加游行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各种同乡会组织的,光是福建的同乡会就有好几个。其动员能力强大,头发花白的老人和坐在婴儿车里的小孩都不少。
那么,游行示威,有用么?梁彼得案发生转机的可能有多大?
梁彼得定罪后,他的代理律师罗佰能号召民众致信法官。因为美国法律规定法官有最终裁决权,可以推翻陪审团的裁决,只要其认为裁决结果与法理推断有着较大出入时,即可否定陪审团的裁决。
但曾任纽约警察总局副局长的华裔律师莫虎认为,无论是致信法官还是民众请愿,在司法程序上,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争取在动议时推翻此前定罪。二是争取不要入狱。根据目前的定罪,梁彼得最轻可判3年监外看管,最重可判15年。最好能争取到最轻量刑,如果被判入狱,要马上上诉至中级法院,高级法院,甚至是联邦法院,尽量减轻此案对梁彼得未来的影响。
华裔刑侦专家李昌钰在采访中则认为,梁彼得案中,他的辩护律师没能就“为什么开枪”这一核心问题做好辩护,“辩护的方向是错的”。“他没有找到最好的律师和专家。”
对于华人游行示威是否会改变审理结果,李昌钰认为“游行的话不会改变结果,一开始游行示威的时候应该在警察局门口”;“第二个游行要在检察官办公室门口,要求他不起诉”,但现在已经都太晚了。
同样,律师C. Aaron也认为,华裔和团体的抗议活动可能没有大作用。“我知道从梁彼得被大陪审团(grand jury)起诉到最近的宣判,华人白宫请愿、抗议、捐款等此起彼伏,但结果并没有影响到最终的判决结果,这就是美国司法独立的宗旨。按我个人的观点,与其凑钱帮他上诉,不如用来安抚被害家庭,达成某种程度的谅解,也许会对最后刑期的减少甚至缓刑有利。”
而针对华人律师认为上诉还有成功的机会,C. Aaron认为“在美国如果被陪审团定罪,老实讲上诉成功的机会很小”,“只有在法官犯了比较大的法律错误时上诉法庭才会推翻原判,如果没有法律使用问题的案子上诉法庭一般都不会受理的”。
所以,20日这一次庞大的华人游行,或许并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对案件本身可产生的实质性帮助很小。其更多的作用,也许体现在给了华人群体一个团结的契机。正如其标语写的“不做哑裔”。华裔群体要如何维护自身利益、更积极地融入美国政治,处理好种族之间的问题,这是梁彼得案之后最大的思考。
文/红拂出塞 材料参考美国中文网、新闻实验室等(来源:侠客岛)

⑤ 美国目前有华裔政府高官吗

有,但真正的核心都不是纯华裔,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华裔(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其实这种人很大程度上根本不算华裔了..
美国总统布什主政至今,任命的华裔官员共有七十五人,但这些华裔官员全部都是共和党人。
经布什任命的政府华裔官员有: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国防部副部长朱思九,农业部副部长任筑山,防务管理部助理副部长刘迈克,能源部原子废料局局长严斯台,劳工部财务长莫天成,国务院巡回大使周启康(主要负责艾滋病防御和保健事业),联邦检察官黄金玉,商业部助理副部长吴旭淳,副助理部长董继玲,教育部双语教育司副司长张曼君,劳工部第十区部长代表(管理华盛顿州、奥瑞根州等六个州)梁必明,劳工部第三区部长代表谭安祺,辅助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杨自国,全美唯一一华裔最高法院法官——加州最高法院法官陈惠明。

此外还有,白宫人事处处长梅冠芳,白宫宗教社会服务处副处长郭德威,白宫总统学者甄选委员会邝潮贤,白宫经济顾问公司经济司唐小莉。白宫亚太顾问委员会中有五位华裔:祖炳民、丁昭信、邓潮驹、王美燕、杨越国,祖炳民先生是该委员会主席。

布什还任命了二十几个华裔中层官员。但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布什任命的华裔政府官员都是共和党人。

白宫亚太顾问委员会主席祖炳民先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华人参政,不仅要参加政府工作,也要参加竞选,同时积极做选民、投票人。他认为华裔在竞选游说方面还很欠缺,美国华裔如果要争取更大的权益,就应该在游说方面下功夫,甚至组织大的游说公司。

美国华裔在选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选举出的新的华裔高级官员有: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国会议员吴振伟。还有一些华裔被选为中小城市的市长、市议员,其中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最多,超过一百人。

⑥ 美国一大学华裔教授为何被捕

据报道,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一名华裔教授被控欺诈总金额超过110万美元的政府资金。该教授的律师表示,被告否认自己涉及任何不法行为,并将对有关指控提出反驳。

美媒9月27日报道称,维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学教授张以恒上星期三因涉嫌欺诈美国政府资金被逮捕,法官昨天晚上在维吉尼亚州西区联邦法院召开的保释听证会上裁定他有潜逃可能,拒绝将他保释。

46岁的张以恒出生于中国湖北,2005年起受雇于维吉尼亚理工大学,2011年成为美国公民。他也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

张以恒的律师思科特·奥斯丁表示,被告否认自己涉及任何不法行为,并将对有关指控提出反驳。

⑦ 美国大学华裔教授遇刺身亡,美国的保释金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任何人在被法庭判罪之前,都是清白无辜的,顶多是有嫌疑,而人有家庭、有工作事业,因此,他们认为,不应该让一个清白的人因为审判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吧,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日程,甚至签订了合约在某个时候做某件事,如明星,保释金制度就是让他们即使是要面临审判也可以履行合约。

而且欧美法制的国家审判一个案件要很久,一来案件要排期在法院里面开庭,法院的房间数有限,要大家排好队,而来法官人数一般来说勉强够用甚至不够,这是因为一来要排除有利益冲突,比方说可能与当事人有关联的法官,二来就是法官这个行业在法律界里面工资比较低,可能一个官司下来,法官领十几万工资,而律师分分钟可以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天价律师费,好像美国有的律师甚至有自己的私人飞机。而且还要腾出时间给双方人员交换证据,调查取证,因此一个案件下来,最快都要四五个月,一般一年半载,而长的分分钟打两三年都有。再加上上诉等,分分钟打官司打5年一点都不奇怪。

因此如果没有保释金制度,那么嫌疑人至少一年多不用干活、没收入,如果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的话,事后被定为无罪,也是蛮冤枉。。。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方说连续杀人狂,或者危害公共安全非常严重的,或者是可能会湮灭证据的,就不会给保释了。

另外这里还有一段资料:
美国涉及保释金的法律源于英国普通法。最初的模式是,当某人涉嫌犯罪被捕后,如果他所在的社区有人担保他一定会如期出庭受审,这个人就可以得到释放,在监外等候审判。如果他逃之夭夭,担保人就要承担刑罚。后来,这种以人的生命和自由为担保的做法被以财产为抵押品的做法所替代。如今,金钱担保已经成为保释金制度的一个主要形式。
1、美国的保释制度:
无罪推定和拘押限时:
美国法律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犯罪嫌疑人受到审判并被判定有罪之前,必须假定嫌疑人是清白的。
警方逮捕犯罪嫌疑人之后,首先要搜集证据,但无权对嫌疑人进行审判,因为审判是司法部门的职权范围。从警方搜集证据到移交法庭审判,其间往往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警方拘押嫌疑人的时间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在把嫌疑人送交法庭之前,不得不释放嫌疑人。那么,嫌疑人趁此机会逃走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产生了保释制度。
2、按时出庭就收回保释金:
美国法律规定,在嫌疑人出庭受审之前,只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释金,保证一定准时前往法庭接受审判,就可以回家了。除非可能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嫌疑人不准保释之外,一般嫌疑人都可以保释回家。如果犯罪嫌疑人按时出庭受审,当局就返还保释金。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规定,不得对有权保释的犯罪嫌疑人课以过重的保释金。
保释金可以是现款,也可以是其他财产,甚至可以是房地产,或者是家属亲戚的财产。如果被告不准时出庭或者违反司法部门的其他命令,当局就可以把保释金全部没收。司法部门在决定保释金数额的时候,要考虑犯罪嫌疑人对损失保释金的承受程度,也就是说,嫌疑人缴纳多少保释金,才会由于不愿损失保释金而准时出庭受审。
但在美国,并不是所有州都实行商业性保释金制度,伊利诺伊州、肯塔基州、威斯康辛州以及俄勒冈州就取缔了商业性的保释金制度。

说得好请采纳。

⑧ 澳洲华裔一家五口遭灭门是怎么回事

据港媒报道,2009年澳洲悉尼华人林暋一家五口惨遭灭门,53岁嫌犯林暋的妹夫谢连专斌(Robert Xie)于2011年被拘控。属当地法院上月裁定他5项谋杀罪成,周一判处他5次终身监禁,同期执行。

2009年7月18日,53岁的谢连斌用硬物猛击林暋一家人,谢连斌和妻子林姝随后报警,称发现林暋一家五口伏尸大宅,部分死者更被打到面目全非,警方须经DNA检测确认身份。警方其后认为,谢连斌可能对自己在家族中的从属地位感愤怒,因嫉妒而动杀机。

⑨ 英国美国法院有中国人做法官吗

没有中国人做法官!
一般来说,除了像海牙国际法庭这类国际性的法庭会有不同国籍的人内当法官之外,一容个国家的法官都是由拥有本国国籍的人当的。因为中国不存在双重国籍,所以能在英国和美国当法官的人,肯定不是中国人(华裔花侨倒是有)。

⑩ 、美国一华裔大学教授为什么被捕

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一名华裔教授被控欺诈总金额超过110万美元的政府资金。该教授的律师表示,被告否认自己涉及任何不法行为,并将对有关指控提出反驳。

46岁的张以恒出生于中国湖北,2005年起受雇于维吉尼亚理工大学,2011年成为美国公民。他也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

欺诈是不应该,要严于律己。

热点内容
房屋备案登记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12:02:19 浏览:936
景洪市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22 11:42:43 浏览:15
水泥厂保安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1:42:36 浏览:729
法官考试民事案例分析 发布:2025-08-22 11:42:27 浏览:295
简述经济法的独立性 发布:2025-08-22 11:41:49 浏览:347
行政法律实务论文 发布:2025-08-22 11:27:30 浏览:437
华东政法2017民商法学 发布:2025-08-22 11:25:50 浏览:719
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条 发布:2025-08-22 11:17:38 浏览:496
外包业务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1:13:27 浏览:60
沈阳腾达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22 11:09:10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