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德法治对话

中德法治对话

发布时间: 2021-02-01 03:54:15

㈠ 中德文化差异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大量国际跨国公司涌入中国,公司内部会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公司的经营管理,如营销策略等也会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而不同。伴随着的企业跨文化冲突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企业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如何在借鉴欧美企业文化长处的基础上,形成华人企业自有的文化,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为企业带来效益,成为一个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德国企业是欧洲企业的代表,笔者今年有幸在某德国电池公司实习,该公司是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型企业,生产的电池产品位于全球前五位。通过在其公司的实习,了解了典型的德国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在企业文化构建方面。本文将德国企业文化与国内企业文化做出了相应的比较,指出了国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某些建议。

二、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学概念,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验后提出来的。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威廉·大卫,他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将企业文化描述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美国学者沃特曼和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把企业文化概括为“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的思想与策略,为企业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气氛,以帮助整体地静悄悄地进行经营管理活动。”
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制定,也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新的气氛,以适应竟争日趋剧烈的企业环境,形成高度灵活的应变能力。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道德、伦理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并在形成自己的个性,它是影响自己的成员思考、体验和行为的主要方式。

三、德国企业文化

1.企业培训。德国企业培训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能力的培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和实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给每个学员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参训学员的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国企业培训工作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笔者所实习的德国企业,每年都有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的培训课程。技术层面上的培训,通常是有公司组织专人培训,其他例如岗位要求的职称培训,公司都直接与相关学校挂钩,培训结束后要进行验收,并做详尽的记录。
2.牢固的质量意识。德国企业对产品质量一向是最重视的。他们认为没有物美价廉的产品,只有精品和次品。他们的许多产品都是以精取胜,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通过实习我感到,德国企业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我们可以感受到德国企业员工追求技术完美和注重质星的强烈意识。由此可见,技术不断进步,保持良好的质量,制造一流产品,是德国企业具有较强竟争力的重要原因。
3.注重独创性研究开发。德国研究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2.9%,居世界前列。德国人相信研究与开发决定企业未来,因而不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也不削减开发费用,并在研究中重视独创性和高度专业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潜力,这是德国研究与开发体制的长处。笔者实习的德国企业,由于国内ERP系统不能满足他们实际需求,于是自组研发了耗资千万的SAP系统,并组织专人对员工进行培训。

四、中国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实践。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盲目的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热中于搞文化活动,片面地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步降温。不难看出,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因为没有完整的企业文化的理论指导而走入的几个误区:
第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

㈡ 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的政治领域

(一)双方重视高层交往对双边关系的重要作用,愿保持两国领导人经常性联系及总理年版度会晤机制权,密切最高层合作。
(二)双方强调,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积极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加强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确保双边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德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尊重中国领土完整,中方对此表示赞赏。
(三)双方重视战略对话、法治国家对话和人权对话等对话机制对加强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双方同意提高中德战略对话级别。双方强调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对两国的发展均重要。双方认为十年来的法治国家对话十分成功并将定期开展该对话。
(四)中德将在联合国和国际金融机构等多边组织加强合作。双方支持联合国改革。中德将加强维和行动经验交流,继续合作支持阿富汗重建进程。
(五)双方强调,愿在中德军事合作框架内继续就安全和军事政策问题进行对话,以在此基础上深化互信,并逐步扩大两军交往。双方充分肯定在打击索马里海盗方面的共同努力。
(六)中方欢迎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进步和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德努力推动中国与欧盟伙伴合作协定谈判顺利完成,全面扩大和深化中欧关系。中德关系也将从中受益。

㈢ 学德语大概多长时间可以进行正常对话

这要看个人对语言的学习天赋,想要正常对话大概需要一年左右。

㈣ 为什么中国没有和德国交朋友

只要看你说的是什么朋友?
因为现在西方国家总的来说,德国和中国的关系还算是西方国回家里面最好的。答
1、双方历史积怨不多,现实地缘政治利益上没有冲突,决定了双方政治关系不会起太大风波。德国除了偶尔在西藏问题上呛一呛中国的肺管子,也不会有其他的矛盾。
2、目前双方有中德法制对话,而且德国还在协助中国制定商法典和民法典。 在经贸关系上,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
3、从2002年开始中国超出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德国现在是对华提供发展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欧盟中对华提供政府间援助最多的是英国),两国政府签订有《财政合作协定》。
4、财政合作领域主要涉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医疗、扶贫、轨道交通及金融等领域。截至2011年底,中德财政合作累计生效资金94亿美元。
5、从1997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工具性了13轮两国国防部工作对话,从2002年开始已经举行了5轮防务战略磋商,2005年首届中德高级军官安全政策研讨班在德举行,目前已成功举办7届。
6、此外,两军在军兵种、后勤、测绘、后备力量建设等领域的往来与合作富有成效,人员培训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

㈤ 中国和德国关系好吗

总的来说,德国和中国的关系还算是西方国家里面最好的。
双方历史积怨不多,现实地缘政治利益上没有冲突,决定了双方政治关系不会起太大风波。德国除了偶尔在西藏问题上呛一呛中国的肺管子,也不会有其他的矛盾。目前双方有中德法制对话,而且德国还在协助中国制定商法典和民法典。
在经贸关系上,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从2002年开始中国超出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德国现在是对华提供发展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欧盟中对华提供政府间援助最多的是英国),两国政府签订有《财政合作协定》。财政合作领域主要涉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医疗、扶贫、轨道交通及金融等领域。截至2011年底,中德财政合作累计生效资金94亿美元。从1982年起,双方还签订了《技术合作协定》,援助形式有技术合作项目、粮食援助、紧急援助、项目外奖学金生和资助研讨会。德国是欧洲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4月底,我从德引进技术累计16796项,金额557.3亿美元。
德国也是北约成员国中和中国开展军事交流合作最为活跃广泛的国家。从1997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工具性了13轮两国国防部工作对话,从2002年开始已经举行了5轮防务战略磋商,2005年首届中德高级军官安全政策研讨班在德举行,目前已成功举办7届。此外,两军在军兵种、后勤、测绘、后备力量建设等领域的往来与合作富有成效,人员培训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

㈥ 中国为何现在很少枪杀人

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是:虽不废除死刑,但是初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行,同时改善死刑行刑方式,尽量人道,减少犯人痛苦,让犯人死得有尊严。
所以目前注射死亡方式由试点开始大规模推广。
其实司法部的人在一次中德法制对话的休息时间也和我说过,这种方式比枪决成本要得多,既不需要刑场,也不要出法场,很节约。

㈦ 简单德语对话 天气怎么样中德对照

中文:天气怎么样?
德语: Wie schaut das Wetter aus?

希望可以帮到你!

㈧ 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于2002年11月在大学原比较法研究所德国法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校区,是大学下属的科研型教学实体。中德法学院的建院宗旨是促进和加强中国与德国以及欧盟法律界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及法制建设等方面的联系、沟通和合作,以具体、现实及有效的方式与途径, 积极推动和实践中德两国以及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法制国家对话, 努力寻求使中国法律完善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促进中国法制的发展和法治国家的建立。
中德法学院主要培养能够深入了解和研究比较法学、德国以及欧盟公法和私法的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培养的研究生应养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和公民责任,树立良好的职业理念和科学精神,具备复合型、外向型及创新型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实务工作能力。
中德法学院目前面向国(境)内外招收攻读比较法学专业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2004年9月已有首批硕士研究生入学。学院比较法学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为比较法学方法、比较法律体系、大陆法系法制和英美法系法制,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为比较法学基本理论和两大法系法制专题研究等;硕士学位的研究方向为德国法和欧盟法,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为比较法学总论、德国民法、德国商法、德国物权法、德国债法、德国宪法、德国行政法、德国刑法、德国刑诉法、德国民诉法、欧盟法概论、德国及欧洲经济法等。此外,学院还接收内地和港、澳、台及外国的在职人员学年(期)或课程的非学历专业进修。
中德法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以及兼职、特聘教授15名,承担学院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13名,全部具有在德国或欧洲其他国家留学和研究、讲学的学术背景,以及丰富的教学经历和科研成果;教学和研究领域涉及法哲学、法理学、法社会学、人权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法学、诉讼法学、欧盟法学、国际法学等。此外,根据学院与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和科隆大学的合作协议,参与合作的德国大学每学期派遣两位教授、学者来院授课,共同参与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并每年接收25名经专业和语言考核合格的硕士研究生赴德国合作协议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攻读硕士学位,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合格者授予所在德国大学的硕士学位。
中德法学院现任院长为谢立斌副教授。学院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学院专设图书资料馆,供教师及研究生教学、科研和学习使用。
中德法学院秉持全新的教育理念,传承大学的优良传统,采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坚守严谨的学术精神,开拓广阔的国际视野,组织科学的管理制度,培育一流的优秀人才。
中德法学院的学生都有机会出国交流,是公派的,国家会提供出国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但是这个院要求德语能力比较强,读研期间需要过德福。

㈨ 德国与中国关系好吗

大致和英国差不多吧,德国和英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的观点和中国很大不同,同时对于中国内部很多问题都指手画脚的。还有一点,德国在1990年代积极推动东欧剧变和北约东扩,尤其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支持前南斯拉夫分离的国家,这,事实上是严重损害中国海外利益的。当然由于德国在对经济贸易方面相对于英法两国更加务实(英法两国间情况不同,英国是由于当地媒体对于很多贸易产生的经济问题的浮躁态度,法国是由于自身经济在欧洲国家的特殊性,不象其他西欧国家那样依赖于贸易),所以,就德国人均对华贸易和对华提供技术转让的积极性,德国远走在英国之前。

不过有一点,德国和英国一样,和台湾政权都保持相当的距离,从不对台湾出售任何武器。同时,就反G传统来说,德国也不如大多数美洲国家那么强硬。

1972年联邦德国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在绝大多数美洲国家之前,在西欧大国,却属于相对较迟的一个。

附:

西欧大国和大陆建交时间表:

英国:1954年和中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法国:1964年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意大利:1970年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联邦德国:1972年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西班牙:1973年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满意请采纳

热点内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1021题库 发布:2025-09-16 23:07:34 浏览:938
立法投票在哪 发布:2025-09-16 23:03:11 浏览:127
烟草专卖行政许可撤回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6 23:01:05 浏览:824
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方面法律规定 发布:2025-09-16 22:53:41 浏览:626
三班倒人员工作时间劳动法 发布:2025-09-16 22:49:42 浏览:765
东莞劳动法夜班工资标准 发布:2025-09-16 22:36:05 浏览:566
黄平法学院 发布:2025-09-16 22:30:16 浏览:247
美国同性婚姻法什么社会问题 发布:2025-09-16 22:16:09 浏览:366
qq飞车官方条例 发布:2025-09-16 22:12:52 浏览:454
招募法律服务志愿者 发布:2025-09-16 22:08:03 浏览: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