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体道德经
⑴ 高分求【鲜于枢】楷书《老子道德经卷上》
看来要我有时间才能给你了。首先要查【鲜于枢】的内容,查完再写,回再拍照,再传,有点麻烦。不答过我确实需要悬赏。
另外,如果你方便就把 【鲜于枢】楷书《老子道德经卷上》的文字内容发邮件给我。这样我就不用再查了。 [email protected]
⑵ 练钢笔楷书,是临灵飞经好,还是赵的道德经比较好
一看哥们你练得就是庞中华的我建议你直接用钢笔临摹古代小楷字帖专给你推荐几个著属名的zhongshaojing《灵飞经》,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赵孟頫道德经,文征明的小楷也很好看我个人喜欢灵飞经和文征明的小楷我们今天看到古人的小楷都是原大的,古人也就写这么大,和今天的钢笔字差不多大正好符合我们临写另外不要贪多,找典型的字样先临摹,之后就会触类旁通
⑶ 经书阁的杨华道人用朱砂小楷书写道德经多少篇
据了解,杨华道人以抒写《道德经》书法作品而闻名,经书阁收集整理了杨华道人用朱砂抄写小楷《道德经》长卷500余部。
⑷ 我国四大楷书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
一、欧阳询 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时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二、颜真卿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三、柳公权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其主要作品有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跋、王献之《送梨贴》跋、《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刘沔碑》《魏先公庙残碑》《蒙诏帖》等。
四、赵孟頫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也。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
⑸ 小楷初学者,练灵飞经好还是道德经
小楷初学者,练灵飞经好还是道德经,两个都是经典权威,喜欢那个就学那个。选帖的原则:权威、喜欢、易学。
小楷,即是楷体小字。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
经典小楷代表作有: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等。
小楷的书写原则: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大字似的舒朗,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⑹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楷体
1.
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有(古代中国)
、
(古代埃及)
、
(古代印度)
、
(古代巴比伦)
。
02.
中国古代十大上古传说有: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筑木为巢、神农尝百草
皇帝战蚩尤、嫘祖造丝、仓颉造字、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03.
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创造了人类,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的始祖。
04.
中国古代传说中(神农氏)尝出了
365
种草药,写成(
《神农本草经》
)
,为天下百姓治病。
05.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蚕神是(嫘祖)
。
06.
中国古代传说中汉字创造者是(仓颉)
,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使我国古代社会过渡到了文明时代。
07.
中国古代传说中,
(大禹)为了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
【青铜时代】
08.
青铜器时代经历了(夏)
、
(商)
、
(西周)时期。
09.
中国最早的王朝是(夏朝)
,是(奴隶)制王朝,第一任国王是(夏启)
。
10.
中国古代商朝(妇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统帅,也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
11.
(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
12.
(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时期是周朝最为强盛的阶段,这个时期享有(
“成康之治”
)的美誉。
13.
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是指周朝哪个国君?(周幽王姬宫靺)
。
【春秋战国】
14.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造就了(春秋五霸)和
(
战国七雄
)
,
引发了思想界(
“诸子百家争鸣”
)
,
(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制社会。
15.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初期(齐)国的贤臣良将。
16.
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齐燕)两国联军攻打山戎部族途中的故事,统帅是(齐桓公)
。
17.
退避三舍成语典故讲的是(晋文公重耳)与(楚成王)的故事,古时候一舍等于(三十里)
。
18.
“仁义之师”指的是(宋襄公)带兵攻打楚国的故事。
19.
成语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吴楚)两国之争中的故事。
20.
中国古代“千古复仇第一人”是指吴国的(伍子胥)向(楚平王)复仇的故事。
21.
孙武是(齐)国人,辅佐吴王(阖闾)
。
22.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中原霸主是(越王勾践)
,他在吴国的历史典故是(卧薪尝胆)
。
23.
成语典故“兔死狗烹”讲述的是越国(范蠡)进谏越王(勾践)的故事,意思是“飞鸟打光了,好的
箭就该收藏起来了;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指(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
。
”
24.
吴越争霸之后,社会生产力发展,奴隶起义不断爆发,中国开始进入(战国时期)
。
25.
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
,名(耳)
,字(耳冉)
,著有(
《道德经》
)
,被后世尊为(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和(道教)的始祖。
26.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27.
战国时期神医(扁鹊)是(齐国)人,是(四诊法)的奠基人,意思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
断疾病的方法。
28.
(墨子)是莫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战国时期(鲁国)人。
,主张(非攻,反对战争)
。
29.
鲁班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叫(公输般)
。
30.
战国时期,晋国
(
豫让
)
漆身吞炭,秦国(商鞅)变法,鲁国(墨子)破云梯,齐国(孙膑)田忌赛马,
齐国(颜斤蜀)安步当车,齐国(孙膑)围魏救赵。
,齐国(孟尝君)鸡鸣狗盗,齐国(平安君田单)
巧布火牛阵。赵国(武安君苏秦)合纵,秦国(张仪)连横,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蔺相如)
完璧归赵。
31.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邹国)人,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他主张(仁政)
,著书(
《孟子》
)
。
32.
战国七雄是指(齐、燕、秦、楚、韩、赵、魏)七国。
33.
中国古代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员,夏商时期称(巫史)
,西周春秋称(公卿)
,战国以后称(宰
相)
。
34.
战国时期“将相和”的典故里,
“相”是指赵国的宰相(蔺相如)
“将”是指大将军(廉颇)
。
35.
屈原是(楚怀王)时期(楚国)的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他。
36.
“战国四将”是指(白起)
、
(李牧)
、
(廉颇)
、
(王翦)
,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
37.
“毛遂自荐”中的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他们出使楚国,联楚抗秦。
38.
战国时期秦国昭襄王派遣(李冰)在岷江上修建都江堰,他被四川人民尊称为“川祖”
。
39.
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
40.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吞并
20
多个国家,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富强国家;秦惠
文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夕侍奉秦国;秦昭襄王得到(范雎)
,
蚕
食诸侯领土,成就帝王大业;秦始皇得(李斯)
,开创秦国霸业。
41.
燕国荆轲刺秦王时,在易水河边与太子丹离别,荆轲吟唱: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42
“春秋五霸”是指:
(齐桓公)
、
(晋文公)
、
(楚庄王)
、
(秦穆公)
、
(宋襄公)
。
另一说“五霸”指:
(齐桓公)
、
(晋文公)
、
(楚庄王)
、
(吴王阖闾)
、
(越王勾践)
。
【统一中国】
43.
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是(秦朝)
,创建者是(秦始皇)
,名字叫(嬴政)
。
44.
秦朝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推行
(
郡县
)
制。
4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了三件规范的事:
①
规定车辆两轮间的距离为六尺,以方便交通。
②
统一了文字。
③
规定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
46
.历史上著名的刺杀秦王的人物有(荆轲)
、
(张良)
、
(高渐离)
。
47.
日本人尊(徐福)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是他将秦代的文明传入了日本,促进了日本经济和文
化的飞跃发展。
48.
秦二世(胡亥)时期,奸臣赵高的成语典故是(
“指鹿为马”
)
。
49.
秦朝末年最早的农民起义将领是(陈胜)和(吴广)
。
50.
消灭秦朝后,刘邦在灞上对老百姓约法三章:
第一.杀人要偿命。
第二.打伤人要治罪。
第三.偷盗的要判罪。
除了以上三条,其余秦朝的法律一概废除。
51.
下面这些典故讲的主人公是:
受胯下之辱(韩信)
;指鹿为马(赵高)
;孺子可教(张良)
;
(萧何)
月下追韩信;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52.
(暗度陈仓)是刘邦与项羽之间一系列战役的开端。
【大汉雄风】
53.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定都(洛阳)
,后迁都(长安)
。
54.
刘邦称帝后说:
“要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
;要说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
何)
;要说统领大军、攻城略地,我不如(韩信)
。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而我能够重用他们,所以我
能取得天下。但是项羽只有一个(范增)
,却还把他抛弃了,所以项羽势必会被我打败。
”
55.
西汉时期攻打匈奴的将军有:
(李广)
、
(卫青)
、
(霍去病)
。东汉时期有(窦固)
、
(班超)
。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下载券 1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23页未读,继续阅读
!@#$%^&&*()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您的评论
240
发布评论
用户评价
暂无评论
©2016 Bai 使用网络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广告服务 | 企业文库 | 网站地图
关闭
您有1份新手礼包尚未领取
3
在手机打开
下载1 下载券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
以下结果由提供:×
网络翻译
网络词条:×
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微信
评价文档:
领取
下载券1新版反馈
10万篇文档VIP专享免费中!
⑺ 楷书《道德经》除古代赵孟頫版外,当代哪位书法家的比较好,可作为书法范本使用的,求推荐
宋时,涿州范阳人高文举书写的道德经也非常好,现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留有真迹碑文!现代的楷书道德经,要数楼观台方丈任法融的了,有镀金版的,价格非常高哦!您去找找。
⑻ 书法字帖的楷书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赵孟俯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俯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俯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俯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俯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俯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俯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1299),赵孟俯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俯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俯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俯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俯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俯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俯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俯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俯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俯的为人。尽管很多人因赵孟俯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鉴于赵孟俯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俯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散藏在日本、美国等地的赵孟俯书画墨迹,都被人们视作珍品妥善保存。
赵孟俯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俯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俯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着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⑼ 赵孟頫的楷书适合硬笔书法吗
赵孟頫《道德经》和《汲黯传》,都是小楷,适合练习硬笔书法。
⑽ 道德经钢笔楷书字帖/国学经典中有临摹纸吗评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是区别于其他种类艺术的主要标志,是世界艺术的奇葩。
书法除具有交流功能之外,还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线条的布局或疏或密,或粗或细,或攲或正,造成空间的对比和变化,在矛盾中寻求和谐与统一,在相对的空间中,给人无穷的韵味和艺术感受。这是其他民族文字所无法做到的。这种复杂的美学原理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却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潜心修炼,小孩子学习书法时,往往望而却步。在楷书的教学过程中,我试图结合人体美学原理来探究楷书的审美情趣,我理解为汉字的形象就像人的形象,特别是楷书。朝着这条路去理解和书写汉字,真是太奇妙了,既可以使抽象的线条立时变得有血有肉,还可以指导我们把汉字写好,写规范。下面我就以楷书为例来说说我的理解。
古人讲“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就是把汉字比做人,楷书就像站着立正的人,行书就像行走的人,草书就像奔跑的人。楷书是书法的入门,也是其他书法的基础,古人早就说过“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所以楷书也是我们现在学习汉字书法通用的途径。写好楷书的价值和意义就自不必说了。
杜雄侠,1976年生,四川平昌人。中国当代特色艺术代表人物、国际优秀书画家、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坛百杰、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被录入《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作品选》、《今日翰墨中国书画家优秀作品选》、《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国际书画交流展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