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与法治救赎

道德与法治救赎

发布时间: 2021-02-07 03:29:41

Ⅰ 《道德法治》“道德”和“法冶"分别是什么意思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道德与法治》共18册,其中小学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初中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

(1)道德与法治救赎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才是真正的法治。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Ⅱ 道德与法治 罪恶灵魂之"是毒药还是解药

欣赏瓦鲁瓦尔的一句话:“人无德行必为举世所轻,即使他聪慧敏锐,亦形同草木。”道德是身为公民应自觉履行的准则,是一个人灵魂的力量。同时道德的存亡亦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盛与衰败。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只是很可惜,在中国,还存在着一些不讲道德的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问题鸡蛋”的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奶粉、鸡蛋、牛奶,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在某天忽然变成了致命的毒药时,着实令人毛骨悚然。但似乎在这件事的背后,还隐藏了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我开始了搜寻之路。三鹿是最先被曝光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企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的企业被曝光,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如蒙牛、伊利等。但这似乎也还只是冰山一角。紧接着,大白兔奶糖、巧克力,甚至连每天都在吃的鸡蛋里都被检测出蛋白质含量超标。这听起来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于是许多人都在质问:“我们每天都在吃什么?“到底能吃什么?”这不由又牵扯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三鹿,中国五百强企业,国内销量最高的奶粉企业,国家免检产品,这样的品牌中竟被检查出了工业用的三聚氰胺,实在令人费解。我不禁想问,这样的奶粉是如何经过生产,通过检验,最后被呈现到消费者面前的?这中间的原因,自己想想也该知道,只是不敢相信罢了。轻描淡写地说,不过是其中的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出了一点点的“小问题”或是“疏漏”。具有讽刺性的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有关部门与企业还在口口声声说着“食品安全”、“合格产品”。更讽刺的是,去年三鹿企业还被授予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蛋白质重构技术”的荣誉。原来所谓蛋白质重构技术就是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呀,我算是长见识了。再观近几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仅从 年 月金华火腿被检出添加农药敌敌畏事件算起,至今仅短短五年时间,就发生了十五起类似事件。这数字一列出来,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明白。我也不想在此多费笔墨去呼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生产者不要唯利是图,说得再多也只是我们这些受害的老百姓在议论,政府不行动,还是句空话。接着再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生产者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乱加添加剂?为什么有关部门会出现如此大的监管漏洞?很简单,利益所驱。为了利益,可以使生产者置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为了利益,可以使执法机关对这样的不合格产品大开“绿灯”。对于利益的盲目渴求,早已使他们道德沦丧,而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却要为他们的过错全盘买单。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在这样不公平的环境下,总会有人与他们同流合污。这样下去,中国的未来难以想象。我相信,这样道德沦丧的人一定是聪慧敏锐的,但他们亦形同草木,因为他们失掉了道德,失掉了人的灵魂中最宝贵的力量,那是金钱所换不回的珍宝。我也相信中国还不是一个道德沦丧的可怕社会。尽管外国报纸都评论“中国失去了道德”,但我知道那只是一部分的中国人,并不是全部。即使是一小部分,它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视的。在这次的事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社会道德意识的缺乏。纵观历史,从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到去年评选的道德模范,事实证明,我们的身边从不缺乏道德的楷模。但为什么人们却还是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就像这次的由“毒奶粉”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抓住犯罪嫌疑人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上抓起,而不是有关部门、三鹿集团、石家庄政府之间的相互推卸责任。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是痛心疾首的,但我们不应只肤浅地感叹这社会的黑暗,作为个人,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让道德常委一种生活方式,因为我相信道德是可以被感染的。同时,我也希望这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作为国家,他所面对的压力一定比我们每个人都大,但有些事情是在反思过后必须予以完善的。是不是该全面整治一下“官风官德”呢?是不是该加快公民道德建设呢?……剩下的该留给国家去思考了,我写得再多也只是一篇文章而不是一项政策的出台。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始终还只是个发展中国家,要想使中国完成伟大的复兴,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而道德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是一条更为漫长而崎岖的道路。面对新的形势,怎样建立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如何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标准,向整个社会,向每一个公民提出了新的挑战。道德,需要人人拥有。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

Ⅲ 道德与法治的作文600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们又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

因此,一直以来,法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很远的。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法律与道德是分不开的,那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村的张大爷一生操劳,抚育了六个儿子,他用全部财力和满身疾病换来了儿子们的成家立业。长子承包村里的鱼塘,一年纯收入三万余元,但对老人却“一毛不拔”,其他几个儿子也拒绝赡养老人。张大爷孤独地住在村外简陋茅屋里,靠邻里接济度日,也无钱看病,村委会干部多次出面调解,要求六个儿子共同赡养老人,但六个儿子却互相推脱,老人的生活一直无人照顾,村里人对此义愤填膺,主动帮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调解无效后,判决六个儿子每年共同支付张大爷三千元赡养费,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这样的故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在道德无法差遣人们去负起应负的责任时,法律就会体现出它的强制性。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详尽地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严禁遗弃、拒绝赡养老人的行为,但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尊敬老人。道德则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治与德治同样重要,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现在的中国便是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我们应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那么,我们青少年该如何护法、维德呢?

我们应该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以此,来维护法律与道德。

Ⅳ 道德与法治,让我懂得了什么

道德就是你做到位朋友就仰慕你做的不到位就得仰慕别人

Ⅳ 道德与法治英雄救美惹麻烦的李峰

《论语》中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内史掌王八柄及?事之法纳以诏王听治命孤卿大夫则策命以四方之事书则读之王制禄则费为之赏则亦如之故王以为左右手费芳未反]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天地以有为德]而兆民怀之,[怀归]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怀,其政美,其民而众称之。[其民为众所称举也]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无偶,威察若存,[其盛以明察帝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俱歆用永厥世而丰其年。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衔勒而专用棰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则民无修,民无修则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苟乱天道,则刑罚暴,上下相谀,[谄谀]莫知念忠,俱无道故也。”--摘自《孔子家语》
德唯善政,政在养民--《尚书》

Ⅵ 我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理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将专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属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将小学、初中政治课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无疑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将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今,法治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还是作为学生成长的素质工程,将法治纳入义务教育内容体系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Ⅶ 山东卫视《道德与法治》是真实的事吗

道德与法治播的剧集均出自重庆的栏目剧《冷暖人生》和云南的栏目剧《迷途》,因专为道德属与法治买下了两档栏目剧的播出权。2012年10月10日道德与法治播出的第一个故事小棉袄为道德与法治栏目组自己制作的作品。

Ⅷ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二者应如何相互促进

道德与法律相互渗透、相互依赖。道德与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都可以成为指引、评价人们行为的尺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法律侧重对人们的外部行为进行调整,道德则更多的规范人们的内心世界,二者从不同角度作为人们社会行为的调节者,维持社会的公秩良序,使之和谐、文明、健康地发展。

道德与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法律是人们共同生活下所必需的社会秩序保障系统,是调整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思想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巨大整合器,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是法律功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生活空间,一般说,违反法律的行为也违反了社会道德,但违反道德的行为却不一定违反法律,法律作为一种成文的规范,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频繁变动,因此法律对于社会具有滞后性,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充分的,道德在此时的作用就显而易见。

(8)道德与法治救赎扩展阅读:

道德对于人们的约束机制,是它能够在不良行为发生前阻止其发生,具有前倾性,则重治本;而法律则适应实际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良行为,后发制人,侧重治标,二者紧密联系,相和益彰。法律离不开道德的支持、配合,道德也需要法制的保障和辅导,既要发挥教育的感化育人作用,又要同法制的强制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制,才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保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效地发展。

Ⅸ 道德与法治是什么意思

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

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9)道德与法治救赎扩展阅读:

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它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法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总的来说就是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也就是强调两者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Ⅹ 道德与法治是电视剧吗

道德与法治是一档早间档栏目剧,于2012年1月14日开播,1月21日,改播普法栏目剧专,每期节目播两个故事,12月1日,属扩版到130分钟,每期播三个故事,成为播放时间最长的一档电视栏目剧。
该节目由张林、赵旭、王晓龙主持,每日7:34分在山东卫视播出。
类型
法制栏目剧
首播时间
2012年1月14日
中文名称
道德与法治
在线观看
爱奇艺

热点内容
劳动法对兼职工资的规定 发布:2025-07-01 12:28:14 浏览:884
韶关找律师 发布:2025-07-01 12:26:47 浏览:251
刑事诉讼法第九 发布:2025-07-01 12:25:59 浏览:949
理解合同法解释二的二十九条 发布:2025-07-01 12:25:59 浏览:21
法院司法行政职位 发布:2025-07-01 12:20:55 浏览:404
法院防疫暗号 发布:2025-07-01 12:19:23 浏览:97
郑州正言法律咨询公司 发布:2025-07-01 12:14:30 浏览:13
劳动法用人规定 发布:2025-07-01 12:09:19 浏览:576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法律 发布:2025-07-01 11:54:04 浏览:1000
德国法刑法 发布:2025-07-01 11:53:53 浏览:467